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前我国草莓主栽品种以日本和欧美品种居多。日本品种品质好,香味浓。但耐贮性、抗病性较差;欧美品种生长势较强,果实硬度大,耐贮运,但偏酸,味淡。为满足生产和消费需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从1990年开始进行大果、质优、丰产、硬度高、耐贮运的草莓新品种选育工作。“星都2号”是从“全明星”ד丰香”后代中筛选出来的草莓新品种。

  • 标签: 草莓品种 星都2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欧美品种 果实硬度 果树研究所
  • 简介:本试验以中国系统种夏芳为材料,用医用催产对雌蛹、母蛾进行喷雾法和雌蛹瞬时浸渍法处理。调查了母蛾产卵速度、产卵数、产出卵率及不受精卵率,探讨了催产对母蛾产卵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催产处理雌蛹或母蛾对产出卵率有降低的趋势,对不受精卵率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提高产卵速度。

  • 标签: 催产素 家蚕 产卵速度 产卵数 不受精卵率
  • 简介:分别以相对比吸附、洗脱率为指标,考察桑椹花青在X-5等10种大孔树脂上的静态吸附和脱吸附性能。结果表明X-5大孔吸附树脂是富集和初步分离纯化桑椹花青较为适宜的树脂类型,经大孔树脂纯化后桑椹花青的杂质明显减少,其色价可达32.7,可以制成色素粉末,适宜保存。

  • 标签: 桑椹 花青素 大孔树脂
  • 简介:据《Scientia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8.06.097),意大利学者尝试利用反射光谱鉴别葡萄叶片的矿物质缺乏症状。该研究中的葡萄分别培养在5种不同的水培营养液中:不缺(对照)和缺(缺铁、缺镁、缺氮、缺钾)营养液。

  • 标签: 缺素症状 葡萄叶片 反射光谱 鉴别 水培营养液 矿物质缺乏
  • 简介:为研究家蚕(Bombyxmori)线粒体DNA(mtDNA),我们用一种简便的提取分离技术获得了纯净完好的离体线粒体制品。在离体线粒体电镜制样过程中,发现琼脂予包埋、乙醇脱水处理将破坏线粒体膜结构。改用线粒体沉淀直接固定,丙酮脱水处理电镜样品,线粒体膜结构得到保存,效果良好。

  • 标签: Bombyx mori Mitochondria.
  • 简介:我国每年因蚕病损失的产茧量高达数千吨,其中70~80%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蚕病所造成的.通过样品纯化后进行核酸性状分析,确认为都是DNV.从而证明我国主要蚕区的“病毒性软化病”应是DNV所引起的浓核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有的放矢地在病毒增殖过程中,切断其中的任何环节就有可能抑制病毒增殖,从而产生治疗效果.以蚯蚓为原料的第一代蚕宝中,添加“扶正”“祛邪”的十味中草药,配制成《四号蚕宝》.1987年在铜梁初试,1988年经西南农大蚕学系和四川省蚕丝学校作了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四号蚕宝》对防治DNV病效果显著,对CPV病有一定抑制作用,对NPV病无作用.《蚕宝》经检测,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维生和无机盐钾等.所含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比例,与桑叶蛋白的十分相似,添食后改善蚕体营养,提高抗病力.蚯蚓是息风清热、通络利尿的传统中药,还有增强体液免疫之作用.加入补虚、壮阳、清热等中药后,在各地各季蚕的试用中,从未发现对蚕体有任何药害,且普遍反映添食后蚕喜吃、蚕体壮、蚕病少,能防治“水亮蚕”故而颇受欢迎.

  • 标签: 蚕宝素 蚕病 添食 机理初探 浓核病 攻毒试验
  • 简介:“四号蚕宝”对病毒性浓核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添食后增产9.7~18.8%,平均增产14.2%.但对血液型脓病的防治效果不佳.“四号蚕宝”应掌握从四龄起委开始添食,用清水或白酒(效果更好)稀释50倍,每天添食一次,直至上簇为止.若出现病毒性浓核病,以原液兑白酒5~10倍添食,连续添喂2次以上.

  • 标签: 蚕宝素 添食 情况报告 空白区 对比试验 铜梁县
  • 简介:两广2号,即7532·湘晖×932·芙蓉(简称:两广2号,下同)经济性状较优,性能稳定.主要表现在易于繁殖,体质强健,产卵量多,产附好.根据其主要特性在繁育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1把好催青关,促使孵化齐一原种出库前在外库用1~12.8℃的温度保护3-5d,促使丙2胚子发育整齐.

  • 标签: 繁育技术 蚕种 经济性状 性能稳定 温度保护 胚子发育
  • 简介:蚕与蜜蜂并称为人类两大畜养昆虫,几千年来的蚕、蛹、蛾食用历史足以证明其食用的生物安全性,食用蚕类食品已成为产地民间饮食习惯,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对人体防病、治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如已开发成功的白僵蚕、冬虫夏草、蛾公酒、延生护宝液等,都是以蚕、蛹、蛾为原料生产的药品和保健食品。

  • 标签: 保健食品 柞蚕胚胎精华素 产品开发 生物安全性
  • 简介:来自博茨瓦纳的研究人员以田间试验评价了苄基嘌呤(BA)对马鲁拉树(Sclerocaryabirreasubspeciescaffra)着果和矿物质营养的影响。在幼果直径达8~10mm时,用浓度为O、50、100、150mg/L的BA水溶液分别处理。结果表明,BA处理显著(p〈O.001)降低了着果率,减少幅度为48%-67%。同时,处理树中叶片和果实矿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空白)。

  • 标签: 矿物质营养 苄基腺嘌呤 着果率 矿物质含量 试验评价 研究人员
  • 简介:用“四号蚕宝”进行小批定点与普遍应用试验.结果:①对夏秋蚕的病毒性软化病及细菌病有抑制作用.在“北面”试区,用药户比不用药户的产茧量多30%左右;在“中部”试区,凡添食“四号蚕宝”的蚕农都比历年产茧量有所提高,而未添食的,蚕在五龄第五、六天就死亡70%.②对中肠型和血液型脓病无防治效果.③在添食过程中,用酒作添加剂的效果明显优于用水作添加剂的试验.

  • 标签: 蚕宝素 添食 大面积生产 试验初报 病毒性软化病 蚕病
  • 简介:据《ScientiaHorticuh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7.09.005),来自日本山梨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电刺激对增加葡萄果实中花青和白藜芦醇积累的作用。

  • 标签: 白藜芦醇 葡萄果实 花青素 电刺激 积累 研究人员
  • 简介:1988年从西南农大引进“四号蚕宝”进行原蚕添食试验.结果:88年晚秋批7532品种比对照增产7.43—7.81%,932品种比对照增产9.84—13.49%.两添药区以50倍区比70倍区增产大.89年夏季批,932品种比对照区增产3.50一8.97%,也是50倍区比70倍区增产大.两批添药区茧层量比对照提高1.90—8.92%,以晚秋批932品种提高显著.两批茧层率比对照略有提高,为0.05—2.92%.晚秋批虫蛹统一生命率,7532试区比对照提高5.83—7.30%;932品种试区与对照几乎无差异.

  • 标签: 蚕宝素 添食 原蚕 932品种 试验初报 对照区
  • 简介:依靠科技,提高品质,这是我们的兴场方针.我场是重庆市最大的家蚕普种繁殖场,也是新品种孵化基地.近年来,场领导针对重庆市的气候特点--高温多湿,一直思考着如何为重庆蚕业提供适合本地区的优良品种,数次与全国多家科研院所和蚕业研究机构合作,试繁了数对家蚕新品种.2003年春季,我们从广西蚕业指导所引进了932·芙蓉和7532·湘辉这一对原种,通过近三年的试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其在饲养过程中表现出的性状达到了我们的"选育"目标:抗逆性强、好养、单产高.特别是"好养"这一特点表现十分突出.现将试繁结果汇报如下.

  • 标签: 家蚕品种 试繁 家蚕新品种 试验 重庆市 气候特点
  • 简介:台湾的果桑研究起步于1979年,苗栗市农业改良场利用当地的野生桑与国外引进的品种杂交,先后培育出编号为46C019和72C002两个高产、优质、专用果桑品种,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台湾广泛栽植.近几年,首先在江苏引种栽植145hm2,所生产的桑果汁饮品全部销往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由笔者在宿迁建立了4.5hm2苗木繁育基地;目前,已推广到大陆多个省、区、市,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该品种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地区均可栽植,具有产量高,果型整齐,桑椹大,口感好,成熟齐等优点,是鲜食和加工桑果饮品的优良品种.

  • 标签: 果桑品种 台湾省 栽培技术 20世纪90年代 品种杂交 果汁饮品
  • 简介:本试验以N.bomycis作对照,对SCM6感染蚕的生殖(?、?)采用临时装片和石蜡切片对生殖内容物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SCM6可侵染蚕的生殖细胞.但侵染生殖细胞的频度较低.

  • 标签: SCM6 蚕生殖腺 观察
  • 简介:穗果2号是从广东桑自然杂交后代实生桑中筛选出的挂果多、果型大的优良单株经培育和品比试验后选育而来。其经济性状好,座果率90.2%,平均单芽座果数6粒/芽,果长径4.1~5.8cm,果横径1.4~2.0cm,果形长圆筒形,单果重4.0~11.0g,盛熟期平均单果重8.0g,二年生植株米条产果量1097.10g。鲜榨果汁糖度9.0%~15.0%,酸度1.69g/L~3.90g/L。糖酸比3.08~5.30,pH4.5~5.4,色素含量OD538吸光值为120~270,出汁率70%~78%。

  • 标签: 果桑 新品种 “穗果2号” 选育 经济性状 座果率
  • 简介:1989年秋季,我们曾对桑树10品种:嘉陵4号、嘉陵8号、嘉陵9号、嘉陵新9号、嘉陵10号、嘉陵15号、嘉陵16号、荷叶白、新一之濑、小官桑(对照),进行了秋叶产量调查。初步结果是:嘉陵新9号、嘉陵9号、嘉陵8号和嘉陵16号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今年春蚕期,我们又对这10个桑品种进行了春叶产量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于后。一、试验材料、调查日期及

  • 标签: 春叶 品种比较试验 产量分析 春蚕期 新一之濑 调查日期
  • 简介:前期从自然界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纤维酶产生菌BacillusmethylotrophicusSWU6菌株,为提高该菌株发酵产酶能力,本研究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法(DNS)对该菌株产酶所需碳源、氮源、温度、pH值、装瓶量、接种量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比较优化前后等量发酵上清液中CMCase酶活大小。结果表明:SWU6菌株产纤维酶的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最适培养温度为50℃,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5.0,最适装瓶量为20%,最适接种量为2%;在最优发酵产酶条件下,SWU6菌株发酵上清液中的CMCase酶活达到454.69U/mL,明显高于优化前利用基础培养基发酵所产的CMCase酶活,且酶活提高约3倍。通过发酵条件优化后,SWU6菌株单位体积发酵液显示出了更强的纤维酶活性。

  • 标签: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纤维素酶 发酵条件 优化
  • 简介:丰田2号(试验号浙9102)和丰田5号(试验号浙465),是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初育成的桑树人工多倍体新品种.据育种单位和浙江桐乡市田间栽培及室内生物测试,丰田2号等多倍体品种的产叶量和养蚕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当地蚕农竞相推广的首选良种.为将多倍体桑品种新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江油从1998年起,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等科教单位引进30余个近年来育成的桑树三、四倍体新品种,近年多年多点的实用经济性状的选拔试验.第一批(1999~2003)8个供试新品种中,以丰田2号和丰田5号达到桑叶增产能力强,养蚕效益高的选拔目标.现简介如后.

  • 标签: 人工多倍体 桑品种 丰田2号 丰田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