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喷施”是一种含有机质和多种元素成分的植物生长叶肥,对农作物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索“喷施”在桑树上的使用价值,我县蚕桑站特于今年8月正秋蚕期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导于后。

  • 标签: 喷施宝 增产效应 叶肥 增产效果 对比试验 蚕期
  • 简介:我国每年因蚕病损失的产茧量高达数千吨,其中70~80%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蚕病所造成的.通过样品纯化后进行核酸性状分析,确认为都是DNV.从而证明我国主要蚕区的“病毒性软化病”应是DNV所引起的浓核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有的放矢地在病毒增殖过程中,切断其中的任何环节就有可能抑制病毒增殖,从而产生治疗效果.以蚯蚓为原料的第一代蚕素中,添加“扶正”“祛邪”的十味中草药,配制成《四号蚕素》.1987年在铜梁初试,1988年经西南农大蚕学系和四川省蚕丝学校作了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四号蚕素》对防治DNV病效果显著,对CPV病有一定抑制作用,对NPV病无作用.《蚕素》经检测,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维生素和无机盐钾等.所含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比例,与桑叶蛋白的十分相似,添食后改善蚕体营养,提高抗病力.蚯蚓是息风清热、通络利尿的传统中药,还有增强体液免疫之作用.加入补虚、壮阳、清热等中药后,在各地各季蚕的试用中,从未发现对蚕体有任何药害,且普遍反映添食后蚕喜吃、蚕体壮、蚕病少,能防治“水亮蚕”故而颇受欢迎.

  • 标签: 蚕宝素 蚕病 添食 机理初探 浓核病 攻毒试验
  • 简介:近年来桑园施肥偏重于N,而忽视叶面追肥,导致土壤板结,使桑叶的产量逐渐下降,从而影响了蚕茧产量和质量。近年来笔者开展了桑树叶面喷施叶,以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的探索试验。叶属于多元素叶面喷施肥,主要成分是N、P2O5、K2O,还加入多种微量元素,对农作物、经济作物具有壮株,增强光合作用,融合了“营养、调节、促进”的特点,能及时补充植物体所需养分,提高植株的养分吸收利用率,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为了探讨该产品在桑树上的应用效果,为今后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7年春季在桑树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叶面喷施肥 桑叶质量 试验报告 桑园 蚕茧产量 光合作用
  • 简介:“四号蚕素”对病毒性浓核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添食后增产9.7~18.8%,平均增产14.2%.但对血液型脓病的防治效果不佳.“四号蚕素”应掌握从四龄起委开始添食,用清水或白酒(效果更好)稀释50倍,每天添食一次,直至上簇为止.若出现病毒性浓核病,以原液兑白酒5~10倍添食,连续添喂2次以上.

  • 标签: 蚕宝素 添食 情况报告 空白区 对比试验 铜梁县
  • 简介:用“四号蚕素”进行小批定点与普遍应用试验.结果:①对夏秋蚕的病毒性软化病及细菌病有抑制作用.在“北面”试区,用药户比不用药户的产茧量多30%左右;在“中部”试区,凡添食“四号蚕素”的蚕农都比历年产茧量有所提高,而未添食的,蚕在五龄第五、六天就死亡70%.②对中肠型和血液型脓病无防治效果.③在添食过程中,用酒作添加剂的效果明显优于用水作添加剂的试验.

  • 标签: 蚕宝素 添食 大面积生产 试验初报 病毒性软化病 蚕病
  • 简介:1988年从西南农大引进“四号蚕素”进行原蚕添食试验.结果:88年晚秋批7532品种比对照增产7.43—7.81%,932品种比对照增产9.84—13.49%.两添药区以50倍区比70倍区增产大.89年夏季批,932品种比对照区增产3.50一8.97%,也是50倍区比70倍区增产大.两批添药区茧层量比对照提高1.90—8.92%,以晚秋批932品种提高显著.两批茧层率比对照略有提高,为0.05—2.92%.晚秋批虫蛹统一生命率,7532试区比对照提高5.83—7.30%;932品种试区与对照几乎无差异.

  • 标签: 蚕宝素 添食 原蚕 932品种 试验初报 对照区
  • 简介:根据“蚕壮”内含Fe、Mn、Zn、Mo、B等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成份的特点,我们对四至五龄的原蚕进行了添食试验,以了解此添加剂对原蚕种茧产量、蛹体生命率、羽化率、产卵量、不良卵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蚕添食“蚕壮”后,克蚁产茧量增加9.00~14.6%,死笼率最高降低3.5个百分点,蛹体生命率提高3~7个百分点,克蚁制种量增加5.47~16.86%,不良卵率降低1.65~4.25个百分点。

  • 标签: 原蚕 添食“蚕壮宝” 克蚁产茧量 死笼率 蛹体生命率 克蚁制种量
  • 简介:仪陇县养蚕量不断减少,今年较最高年的发种产茧下降50%左右,养蚕农户减少1/3,由于单产低、质量低、效益低,蚕农养蚕积极性低,普遍出现了有桑少养或不养蚕的现象,剩余桑叶可增养的潜力达到百分之二、三十,观紫镇今年春蚕种发不发去,比去春减少24.5%,春蚕结束成片桑青叶绿,资源损失严重。观紫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了原因,研究改进了养蚕办法,从多种经营模式中选用了

  • 标签: 养蚕 仪陇县 经营模式 消毒防病 共育户 共育室
  • 简介: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2期《冰温结合SO2两释放对"玫瑰香"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冯志宏等)报道,为了指导葡萄低硫、安全贮藏,研究了冰温结合SO2两释放对"玫瑰香"葡萄贮后品质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 标签: 贮藏品质 SO2 葡萄 冰温 安全贮藏 贮藏效果
  • 简介:2001年初,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在铜梁县开始实施,大庙镇院村2社被定为实施示范社.全社36户、125人,其中在家务农的31户、104人.有耕地6.47hm2,其中田3.3hm2、土3.1hm2.在课题实施前的2000年,全社有桑树32000余株,其中小桑园1.3hm2、18000余株,年养蚕120张、产茧3500kg、收入42360元,单张产29.2kg、收入353元.从2001年开始大育苗、大栽桑,大力引进蚕桑新品种,积极推广养蚕新技术,到2003年发展到全社养蚕223.6张、产茧7678kg、收入92136元,单张产茧34.3kg、收入412.06元.全社户平养蚕7.2张、收入2972.1元.课题实施3年来,增加养蚕103.6张、增产蚕茧4086kg、增加收入49776元,分别增长86.3%、115.8%、117.5%.单张产茧增加5.1kg、增收59.06元,分别增长17.5%和16.7%.全社实现年667m2桑养蚕3.1张、养蚕直接收入1279.66元.现将该社实施蚕业课题的情况小结如下.

  • 标签: 结构调整 蚕桑科学 养蚕经济 大庙镇 石院村 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