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今年秋季,我场种茧育遭到蚕蝇蛆危害,在种茧育调查中蝇蛆率达到3%~4%,重者达到6%以上.针对此情况,在我场晚秋丝茧育中,捉取蝇蛆病蚕进行药物添食与浸体,现将试验结果公布,以供生产借鉴.

  • 标签: 防治试验 蝇蛆病 药物添食 种茧育 丝茧育
  • 简介:<正>由于传染性软化病的流行所发生的蚕茧大面积歉收,在70年代中期宣告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1979年出乎预料地大量发生内层污染茧,而内层污染茧多数都是死笼茧,内污染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脏病所致,因而防治脓病的重要性也被人所认识。最近在农家发生的蚕病,大体可以说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整个饲育期间发生数量少,在上簇以后发生量多。在(土奇)玉县乡下饲育的夏蚕,在60年代稳定之后,夏蚕迅速普及,在70年代后期夏蚕

  • 标签: 脓病 夏蚕期 蚕病防治 蚕作 软化病 蚕茧
  • 简介:消毒是蚕病综合防治最主要和有效的措施。将“三消”贯彻养蚕全过程,对于保全蚕头、提高单产从而增加养蚕效益意义十分重大。

  • 标签: 养蚕 消毒 措施
  • 简介: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为害蚕种生产的毁灭性蚕病,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该病流行为害曾给我场的蚕种生产造成过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彻底控制这种毁灭性蚕病的发生,我场全体职工高度重视,自1993以来,我场坚持不懈地开展了长期性的防除微粒子病的攻坚战。通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努力,防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蚕种微粒子病率大幅度下降,蚕种质量显著提高,成功铸就了全省乃至全国文明的蚕种品牌一“桑花”牌。现将我场在原蚕生产防微工作的一些体会概述如下。

  • 标签: 微粒子病防治 蚕种生产 家蚕微粒子病 防微工作 经济损失 蚕种质量
  • 简介: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桑生产的传染性蚕病,一旦传染,将给蚕桑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90年代我场就因微粒子的危害导致蚕种烧毁。为了战胜微粒子病,我场在防治微粒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完整的防微体系,加强了防微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标签: 家蚕微粒子病 防治方法 传染性蚕病 蚕桑生产 危害 蚕种
  • 简介:作者在对蚕种场1.03hm^2被白蚁危害桑园受害情况调查基础上,概述了桑园白蚁的形态、发生原因、在桑树上危害的特点及其1年的基本活动规律和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受害桑树单株桑叶减产达40%-50%、平均条长减少27.99%、弱条率增加676.92%、平均条数减少22.28%;用30倍杀螟松液针对蚁害部住喷或灌蚁巢,不仅可防治危害,同时对蚕儿也很安全。

  • 标签: 白蚁 桑树 危害 防治
  • 简介:防微工作是蚕种生产过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蚕种场提高产品质量的首要课题,其好坏直接影响种场的兴衰成败。而作为“蚕种生产第一车间”的农村原蚕基地在防微控微方面又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种场因原蚕区微毒侵染而造成蚕种超毒烧种甚至停产停业的现象已司空见惯。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认为原蚕区防微工作必须在抓好消毒的同时,重点落实“三件事”,即原蚕区桑园防微治虫工作、蚕沙规范处理工作及冬消和冬季清园工作,才会取得实效。现就原蚕区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浅谈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微粒子病防治 原蚕区 家蚕 防微工作 蚕种场 生产过程
  • 简介:蚕种生产是特殊的种子生产.由于它计划性强,生产环节严密,技术要求严格,特别是蚕种的质量检验程序有特殊的要求,国家早有规定:必须统一计划、制造、经营和管理,严禁非生产单位和个人制造与经营蚕种.为了加强我区蚕种的计划管理和质量管理,本刊全文刊载农业部今年2月29日印发的《家蚕良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治技术要点》(草案)供各级蚕种场学习并请认真贯彻执行.

  • 标签: 微粒子病防治 蚕沙 原蚕区 家蚕 蚕室 技术要点
  • 简介:当前农村的养蚕方式,除小蚕期部分蚕农进行联户共育外,大蚕期及绝大部分养蚕户的小蚕期都是分户饲养方式,由于千家万户分户饲养,其技术水平、养蚕条件、消毒防病等工作水平不一,给技术指导和防病技术推广带来一定难度,致使农村蚕区蚕病病原普遍扩散,特别是近年来,蚕病危害逐年加重,夏秋蚕期经常暴发脓病及僵病,2003年中秋蚕睢宁县大面积暴发蝇蛆病,

  • 标签: 蚕病防治 农村 技术推广 饲养方式 消毒防病 联户共育
  • 简介:桑赤锈病是危害桑树芽叶病害之一,在河池各地蚕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桑芽、嫩叶、嫩梢。发病时,芽叶上布满金黄色病斑,造成叶片畸形卷缩,黄化脱落。严重时,桑芽不能萌发,已萌发的桑芽盘曲变形,甚至导致整个桑园无一张完整叶,严重影响了桑叶产量和质量,影响到蚕茧的品质。桑赤锈病在河池以秋、冬季为害较重,蚕农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用药不规范、防治不及时及不彻底等现象,本文通过对桑赤锈病发生规律、危害特点进行观察和调查,探索其防治技术措施,提高防治效果,为蚕农提供桑赤锈病的防治技术,促进当地桑蚕产业的发展。

  • 标签: 桑赤锈病 防治技术 桑树
  • 简介:按照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要求,为稳定我国蚕种生产,推进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成果的应用,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组织开展家蚕微粒子病治疗药物“防微灵”在全国范围内的试验示范。为了防微灵示范试验的顺利开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于2015年4月10日在广州召开了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技术培训研讨会。

  • 标签: 家蚕微粒子病 培训研讨会 防治技术 广州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加工
  • 简介:氟化物是一类原生质毒剂,对桑树和家蚕的生长与发育有着明显的毒害作用,这不仅影响家蚕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弱中肠、皮肤等器官的生理机能,使蚕体抵抗力下降,而且也会造成桑树叶片质量受损,营养价值降低,这些都是桑蚕良种繁育的潜在威胁。因此,本文详述了蚕桑生产防控氟化物危害的措施。

  • 标签: 氟化物 桑蚕良种繁育 危害与防治
  • 简介:在蓖麻蚕生产中,软化病(细菌性胃肠病和细菌性败血病的总称)发生得比较多,尤其在五龄期发病严重,对生产威胁较大.本试验用消特灵、绿迪奥、蚕用绿霉素、大蒜白酒液(自制)蚕药在蓖麻蚕五龄期分别添食,结果表明以上药液添食后,五龄蚕期病死蚕率比对照区明显降低.

  • 标签: 蓖麻蚕 药物添食 防病效果 软化病
  • 简介:本文总结了S对动植物、尤其是对桑蚕的危害,并用重量法和比浊法测定了桑叶中的S含量,回收率满意;测定结果表明,测定区域桑叶S含量对蚕影响较小。

  • 标签: 桑叶 硫含量 重量法 比浊法
  • 简介:桑叶全程消毒是种茧育防微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普种生产过程中,正确认识桑叶消毒,正确运用桑叶消毒技术,坚持桑叶全程消毒不走样,能够有效控制微粒子病发生,提高蚕种繁育质量。

  • 标签: 桑叶消毒 控制 蚕种质量
  • 简介:青尺蠖Ascolisselenaria(Schiffer-miileretDenis)乃是桑树害虫之一.在四川地区分布较为普遍.本试验测定了温湿度与青尺蠖生长发育的关系,高温多湿促进青尺蠖生长发育加快,历期缩短,生命率降低,青尺蠖幼虫龄期数大多数为4龄,少数5龄.平均每头青尺哎幼虫食桑面积为17920±3940mm~2,折合为食桑量为3074.35±621.77mg,在总食桑量中,4龄食叶量所占比例最大,达90%,而3龄食桑量增长倍数最大,为2龄的12倍.故防治青尺蠖的适期为幼龄幼虫期(1~2龄).

  • 标签: 青尺蠖 生长发育特性 危害损失
  • 简介:近年来,四川省蚕种生产家蚕微粒子病危害损失严重。主要原因是蚕种胚中带病源增多所致。控制病毒危害的关键措施首先是各级蚕种繁育单位和管理部门全员应具有常备不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危害的意识;其次是坚持执行发现除去病源措施。抓住全过程严格消毒防病,减少养蚕环境病源,做好原种病毒补正检查,减少原种带毒危害,认真做好蚕种繁育各阶段病毒预知检查,严格淘汰带毒蚕卵、蚕、茧、蛹、蛾,禾发现病毒的蚕蛾分小批制种,地、市把住普种母蛾微粒子病合格检验关,超毒蚕种由主管单位监督烧毁处理,原蚕区使用的普种必须是经过全检母蛾无毒的蚕种,逗硬执行这些办法,一定能够控制家蚕微粒子危害

  • 标签: 蚕种生产 控制病毒措施
  • 简介:桑天牛对桑树的危害,轻者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产叶量下降,重者可使桑树枯死,造成严重的损失。特别是近年来,我县桑树被云斑天牛危害甚重,并有迅速蔓延的趋势。

  • 标签: 桑天牛 云斑天牛 产叶量 施药方法 普治 蛀孔
  • 简介:桑苗立枯病是桑苗在苗床期间的主要病害,一般在桑苗长出真叶前后、桑茎木质化之前危害,发病严重时苗床内幼苗成片萎倒死亡,损失严重。

  • 标签: 苗立枯病 桑苗 防治 苗床期 木质化 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