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1月中旬以来,受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区出现了大幅度降温天气,寒冷天气已持续1个多月,局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冰冻、雨雪天气,据调查,桑树生长受到冰冻危害,雨雪灾害还造成养蚕房屋和大棚等养蚕设施倒塌和不同程度的损坏,全区蚕房倒塌共80间,严重损坏有142间,为了帮助蚕农抗冻救灾,恢复生产,下面介绍养蚕大棚的重建技术:

  • 标签: 养蚕设施 倒塌 灾后 降温天气 雨雪天气 养蚕大棚
  • 简介:据商务部土畜频道,美国亚利桑拉泊德勒农场采用低压法贮藏蔬菜水果获得成功。该法是采用真空泵抽去贮藏大部分空气,控制在100毫米汞柱(最低为8毫米汞柱)以下的低气压环境中,用增湿器调整相对湿度为90%左右。由于减少了贮藏的氧含量,排除了大部分二氧化碳和乙烯等气体,使果蔬的呼吸维持在最低水平上,因而有利于果蔬的长期保鲜贮藏。经实验,用该法贮存200天的果蔬,其损失率只有2%~3.5%,远远低于其他方法。

  • 标签: 水果蔬菜 贮藏室 低压法 新鲜 毫米汞柱 低气压环境
  • 简介:在桑园的秋冬季节,实施间作蔬菜,不仅为泡菜企业提供原料,而且使蚕农在不影响桑树生长的前提下还额外增加了较大的经济收入。丹棱县蚕桑站科技人员经过近两年的不断实践,基本掌握了桑团问作蔬菜的配套栽培技术,2010年底丹棱县桑园间作蔬菜面积已推广到133hm2,每亩增收1000多元,目前这项技术正在全县范围及周边区、县内大力推广。

  • 标签: 桑园 间作 蔬菜 蚕农 经济 增收
  • 简介:文章阐述了广东蔬菜种植业清洁生产模式,论述了通过蔬菜节水灌溉、物理控害设施、重复利用废弃物、控制肥料配比和面源污染控制来实现清洁生产的策略与方法。

  • 标签: 广东省 蔬菜产业 清洁 生产模式
  • 简介: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桑园,建园后有效生长期可长达25~30年,这期间蚕茧价格难免有波动。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桑园单一的采叶养蚕经营,抵御不了茧丝行业大滑坡的影响,只有搞好桑园间作,走综合经营之路,才能稳定收入,迎接低潮后的茧丝行业再度兴旺。如何搞好桑园间作,提高综合经济效益,2004年以来,笔者通过大庙镇石兴村2社养蚕大户伍承兵家的实践进行了探讨,效果十分明显,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实行桑园间作的可行性1.1桑园栽植模式及桑品种2000-2001年我县发展桑园6851hm2,宽窄行栽植,即宽行266.6cm,窄行66.6cm,株距50cm,667m2栽桑可达800株。这种栽植模式,进可攻,退可守。当茧丝价格上扬时,主抓养蚕,兼顾间作蔬菜等;当茧丝价格大滑坡时,以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附带养蚕。这样,不至于出现毁桑、挖桑或桑园撂荒的现象,保住桑树资源。另外,选择枝条直立、萌发早、硬化迟、抗逆性强、产叶量高的湘7920、农桑、嘉陵20号等桑品种,为桑园间作蔬菜提供有利条件。1.2桑树剪伐形式为冬季重剪我县桑树剪伐形式采取冬季重剪,即春季桑树萌芽开叶后至休眠期前,中途不伐条。桑树从春季开叶到春桑叶大量收获时间为5...

  • 标签: 提高综合 桑园间作 经济效益探讨
  • 简介:本试验以两对蚕品种78l×232·734和芳华×星宝为材料,春、夏两季三~四龄蚕在过渡饲育.结果五龄发病率春、夏处理比对照平均都低;单产也明显提高;全龄经过春季缩短25小时,夏季略有延长.

  • 标签: 中蚕过渡室 饲育
  • 简介:随着蚕种生产规模的扩大,曲江县蚕种场在1991年夏季开始利用窗式空调降低制种室温,在炎热的七月中下旬制种,取得了成功。使得安排蚕种生产计划有了充分的回旋余地,使二化性蚕种生产

  • 标签: 蚕种生产 制种室 中央空调机 种茧保护 交配环境
  • 简介: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进行综合有效的分析,并详细介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应用工作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提出工作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艺术设计专业 工作室教学模式 应用要点
  • 简介:叠式蚕框育蚕,操作方便,程序简化,蚕房、蚕框消毒方便,节省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便于集中管理,提高共育及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小蚕共育质量,是取代传统蚕框育蚕的良好的育蚕方式.

  • 标签: 小蚕共育 应用试验 蚕房 共育室 操作方便 用工
  • 简介:分析玉林场大型小蚕共育存在的问题,发现共育规模过大,熟练工人难招,小蚕分送成本大,管理人员工作超负荷,不利于确保小蚕的饲养质量。建议根据当地劳动力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小蚕的饲养规模,科学管理,制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保证小蚕共育健康发展。

  • 标签: 玉林市 大型小蚕共育室 潜在问题 建议
  • 简介:对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新选育的雄蚕品种——雄蚕1号、雄蚕2号进行省级实验鉴定试验,结果经SPSS软件分析显示:雄蚕1号虫蛹生命率显著高于对照(两广二号),雄蚕2号略高于对照;雄蚕1号和雄蚕2号的全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茧层率分别为21.58%、21.73%,比对照高1.5%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干茧出丝率分别为42.02%、42.32%,比对照高2%以上,显著高于对照。一茧丝长分别为905.0m、977.5m,分别比对照长66m、138.5m;净度分别为96分、94.75分。

  • 标签: 雄蚕 虫蛹生命率 出丝率 一茧丝长
  • 简介:2013年,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参加国家桑蚕品种鉴定的1对新蚕品种粤蚕8号进行了实验鉴定。通过蚕期饲养表现、茧质调查成绩、丝质鉴定成绩及综合经济性状的对比分析,客观反映了粤蚕8号在广东点的饲养情况及性状表现。

  • 标签: 粤蚕8号 饲养 茧丝质量 品比鉴定
  • 简介:2012年依照《2012年国家桑蚕试验实验鉴定实施方案》对1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鉴定,调查了其饲养成绩、茧丝质和综合经济性状,结果表明:该对新品种孵化齐一、发育整齐,茧丝成绩和综合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

  • 标签: 2012年 桑蚕品种 国家鉴定 实验室鉴定 广东
  • 简介:春制越年蚕种保种时间长.从六月上中旬蚕卵产下至十二月上中旬浴消整理入库,要经过高温多湿的盛夏,也要经过温度多变的秋天和初冬.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霉变,产生大量死卵,再出卵,胚子过早活性化,不耐冷藏,增加冷藏死卵等.增大折扣率,降低蚕种质量.尤其是川东地区,经常发生伏旱和秋干,保种任务就显得格外艰巨了.如是设计和建设好保种就成了保好蚕种最有效的措施.

  • 标签: 设计和建设 有效措施 蚕种冷库 川东地区 蚕种质量 越年蚕种
  • 简介:“重庆市开放示范研发平台”授牌仪式2009年12月1日重庆市科委举行,依托西南大学建设的“蚕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等9个研发平台经过严格程序评审,被重庆市科委授予重庆市首批“开放示范研发平台”。市科委委领导和各专业处室领导,以及我市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工程中心及依托单位负责人100余人参加了授牌仪式。

  • 标签: 蚕桑学重点实验室 研发平台 重庆市 示范 工程中心 科委
  • 简介:为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服务西部蚕业的发展,2007年6月19日,向仲怀院士与夏庆友、鲁成教授前往广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签订了“关于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广西蚕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合作协议,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总站签订了“关于在广西成立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实验广西工作站”的合作协议,这是重点实验继新疆工作站之后的又一个工作站。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蚕桑学重点实验室 工作站 农业部 合作协议 产学研结合
  • 简介:针对广西小蚕供应与蚕农需求有矛盾的现状,分析了传统的共育模式和分饲养共育小蚕两种模式的收蚁间隔、生产经营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认为分饲养共育小蚕能合理利用蚕室蚕具和人力,并能有效做好蚕室消毒防病工作。通过比较不同间隔时间收蚁方式的优缺点,推荐间隔6d为共育基础时间的分饲养共育小蚕技术。建议通过增加共育生产线来提高共育小蚕饲养批次,加强蚕室的消毒防病以及统筹管理工作,从而达到分饲养的高成功率、高收益的目标。

  • 标签: 分室饲养 小蚕共育 收蚁 间隔
  • 简介: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Motic数码显微互动系统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以形象的画面展示教学内容,实现师生互动,使教师能够高效率地对全体学生给予指导。另外,计算机强大的图像处理等也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有助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 标签: 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 遗传学 实验教学
  • 简介:2007年4月25日,重庆市科委国际合作交流处受科技部国际合作交流司委托,组织以市科委副主任张文为组长的专家组来我所,对夏庆友教授、向仲怀院士承担的中日国际合作项目“家蚕重点功能基因及遗传资源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科技部国际合作交流司姜小平处长出席验收汇报会并讲话。姜处长和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 标签: 国际合作项目 重点实验室 蚕学 大学 西南 合作交流
  • 简介:为进一步培养本科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蚕丝文化,并为广大优秀大学生提供一个亲身体验实验浓厚科研氛围和优良人文环境的交流平台,由西南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承办的“2013学术夏令营”活动于7月20日正式开营。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夏令营 生物学 基因组 学术 家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