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桑产业”是桑树开发利用新领域,饲料桑、食药桑和生态桑是广西重点开拓的三大途径,通过介绍和分析三大途径的特点和方向,以期为广西“桑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桑产业 饲料桑 食药桑 生态桑
  • 简介:由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完成的“优质蚕种繁育及随时孵化创新技术产业应用”项目成果,于2014年4月获得了201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本项目是由林健荣教授和叶学林高级农艺师带领的研究团队,根据广东蚕区蚕桑生产的要求与特点,对传统的蚕种繁育技术、随时孵化供种技术及随时解除滞育孵化的机理进行技术集成与创新研究,创建了一套适宜南方蚕区优质蚕种繁育的技术新体系。

  • 标签: 技术产业 蚕种繁育 孵化 创新 优质 应用
  • 简介:桑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在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均可栽植,我县属盆地丘陵地区,秋季雨水较多,气温也较为适宜,适合秋季栽桑。现简要介绍其栽植步骤和方法:1选地整地栽桑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地块。首先清除杂草、杂树等,然后进行深耕,深耕最好达到30cm以上,才能为根系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深耕后应将土块打细、整平,使土壤平整疏松。

  • 标签: 栽桑技术 经济作物 丘陵地区 土层深厚 选地整地 清除杂草
  • 简介:结合富顺县春蚕饲养的主要特点,采取春蚕舒适化养蚕高产技术,春蚕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蚕农增加了养蚕收入,极大的调动了广大蚕农的养蚕热情,全县发种量逐年稳步上升.

  • 标签: 春蚕 高产 措施
  • 简介:俗话说“养好小蚕半丰收”,说明小蚕饲养在整个养蚕中的重要性.目前,江苏小蚕饲养基本上实行了共育制度.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小蚕集中在一起饲育,使其在消毒较为彻底的环境下不受、少受病原感染,保证发育快、整齐,蚕体健壮,为大蚕饲养打下良好基础的一项养蚕技术.它是一种全新养蚕技术,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管理,有效防止蚕病发生,确保蚕体强健好养,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同时,小蚕共育可节省劳力、房屋、饲养成本等,从而降低养蚕成本,增加蚕农收入.小蚕共育在江苏已推广多年,但近年来,随着我县乡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养蚕业受到环境污染、劳动力紧张、生产成本上涨等多种因素的挑战,给我们蚕技人员带来了新课题,笔者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多年,对小蚕共育方式、技术措施进行了一些总结改进,供同行们在生产中参考.

  • 标签: 小蚕共育技术 养蚕技术 技术推广工作 小蚕饲养 消毒防病 饲养成本
  • 简介:近年来,四川果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省果桑种植面积已达6666.7hm^2,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德昌县、攀枝花市盐边县、南充市南部县、嘉陵区、西充县、阆中市、绵阳市涪城区、德阳市中江县、内江市东兴区、资中县、资阳市雁江区、乐山市五通桥区、宜宾市高县、珙县等地。随着四川果桑大面积推广栽植,随之而来的是桑葚菌核病发病率的大幅上升。

  • 标签: 综合防治技术 菌核病 桑葚 大面积推广 种植面积 攀枝花市
  • 简介:劳动力的缺乏已制约着蚕业的稳定和发展。通过介绍小蚕自动温湿度控制器饲养技术、大蚕简易蚕房的建造技术、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以及方格蔟室外预挂、室内营茧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为解决蚕业生产劳动效率低的问题提供参考。

  • 标签: 小蚕自动温湿度控制器 简易蚕房 条桑育 室外预挂室内营茧
  • 简介:自动旋转桑蚕方格蔟是蒙山县农技人员根据桑蚕生活习性研究发明的一种桑蚕方格蔟。该方格蔟操作方便,桑蚕能自动上蔟,自动倒蔟,减少人力投入,省工省时,减轻了蚕农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桑蚕茧品质,提高解舒率,增加蚕农经济收益。

  • 标签: 自动旋转 方格蔟 上蔟技术
  • 简介: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自引进以色列水果栽培技术后,番石榴产量翻了几番。这项试点工程于2008年成功引进阿拉阿巴德地区,该地区有约40户果农种植有番石榴40hm^2。这是一种密集型栽培技术,比传统栽培方式更节约土地。目前每公顷土地约种植277株树苗。种植户计划将增至400株,种植密度远远大于传统栽培模式。

  • 标签: 番石榴 新技术 产量 印度 水果栽培 节约土地
  • 简介:漂白粉是养蚕制种生产上重要消毒药物,应用范围极其广泛,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只有全面掌握漂白粉的特性及其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原理,才能正确使用,从而达到全面彻底有效的消毒目的.1漂白粉的特性1.1漂白粉的化学成分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生石灰中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OCl)2,另含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钙CaCO3和氯化钙CaCl2.

  • 标签: 制种生产 漂白粉 应用 养蚕 CA(OH)2 化学成分
  • 简介: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BaculovirusSurfaceDisplay,BS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膜展示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杆状病毒表面囊膜蛋白基因与所要展示的目的蛋白基因进行融合,形成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的囊膜蛋白在表达同时,目的蛋白也随即进行表达,并与囊膜蛋白共同运输至病毒囊膜处,特异的与锚定部位结合,展示在杆状病毒表面。该系统由于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和较高的展示效率,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转导与基因治疗、较复杂的真核蛋白展示、新型疫苗研发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领域。本文对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 标签: 杆状病毒 表面展示 囊膜蛋白 融合表达
  • 简介:本文分析认为桑蚕削口茧仓储条件应通风、干燥、遮光、防潮、防鼠与防火。削口茧入库前必须认真检查,让其水分含量控制在10.5%以下,利于防止霉变。削口茧出库加工包括选茧、煮茧脱胶和漂洗。建议应用蒸汽煮茧脱胶,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燃料。

  • 标签: 桑蚕削口茧 仓储 加工技术
  • 简介:随着我国“东桑西移”战略结构调整,百色市桑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增加桑农收入,开展夏伐桑园套种红薯模式的试验研究,总结出在夏伐桑园中套种红薯的有关技术措施。

  • 标签: 夏伐桑园 红薯 套种 栽培技术
  • 简介:为加快新建果桑园投产见效速度,笔者2013年在我市柏垭果桑示范园对果桑摘芯快速养型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养成了主干和一支干两级树干,且主干直径达3cm以上,一支干直径达1.5cm以上。现将主要技术要点分述如下。

  • 标签: 技术 果桑 养型 摘芯 试验示范 示范园
  • 简介:两广2号,即7532·湘晖×932·芙蓉(简称:两广2号,下同)经济性状较优,性能稳定.主要表现在易于繁殖,体质强健,产卵量多,产附好.根据其主要特性在繁育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1把好催青关,促使孵化齐一原种出库前在外库用1~12.8℃的温度保护3-5d,促使丙2胚子发育整齐.

  • 标签: 繁育技术 蚕种 经济性状 性能稳定 温度保护 胚子发育
  • 简介: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人员多数是老、弱、病、残,农村养蚕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大大削弱,传统的养蚕技术和繁重的养蚕方式严重制约着蚕桑生产的发展.为此,我们对养蚕过程中用工集中或技术性强的环节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探索出一套省力化养蚕技术.现就该技术与同行商讨、共勉.

  • 标签: 省力化养蚕技术 乐至县 农村劳动力 经济发展 农村养蚕 蚕桑生产
  • 简介:德昌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安宁河流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我省重要的优质茧生产基地。德昌县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7℃,年均降水1049mm,无霜期300d以上,常年日照2147h,年均相对湿度63%。

  • 标签: 饲养技术 大蚕 安宁河流域 亚热带高原 丝绸之路 生产基地
  • 简介:德昌县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优势和方便快捷的区位交通优势,德昌不仅是四川首批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更是发展果叶兼用桑的一方宝地.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德昌县的果叶兼用桑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果叶兼用桑园年均售果收入5000~8000元/667m^2左右,高者可达10000元/667m^2以上.桑葚采摘后,全年还可产桑叶2500~3000kg/667m^2,可养蚕3~4张,养蚕收入5000~6000元/667m^2.既采果又养蚕两项收入667m^2桑地产值可达到1~1.5万元,综合效益大大提高.

  • 标签: 桑园 果叶 无公害 技术 栽培 气候优势
  • 简介:宜宾市农业局牵头制定的《宜宾市优质桑蚕茧生产技术规程》9个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正式发布实施(川质监办函[2014]24号)。该规程包括桑苗繁育、优质丰产桑园栽培管理、桑蚕种催青、小蚕共育、大蚕新型省力化饲育、桑蚕消毒防病、桑蚕自动上蔟与省力采茧、桑蚕鲜茧收购定级和桑蚕茧烘炕与贮运9个技术标准构成。宜宾市是全省第二大优质蚕茧产区,

  • 标签: 生产技术规程 优质丰产 标准发布 桑蚕茧 宜宾市 质量技术监督局
  • 简介:为筛选桑果高产抗病品种之需要,引进若干果桑品种作了多年的生产比较试验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台湾果桑品种72C002引入江油等地试种,表现出抗旱耐瘠性较强,发条数多,生长旺盛,花芽多,座果率高,单果质量3.2g左右,对葚茵核病的抗性强等优良特性;投产期每667m^2的鲜果产量,在不同栽植密度下为1370.40~2320.36kg,比红果2号增产14.92%~26.58%。适于作为果桑规模化产地菌核病疫区的首选高产抗病品种用于生产。

  • 标签: 桑品种 720202 引种 高产 抗病 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