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简述了我国鲟鱼发展现状,着重从苗种来源、商品鱼规格、产业技术创新和加工业发展4个方面分析了制约鲟鱼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 标签: 鲟鱼 主要问题 措施
  • 简介:孙吴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中上游,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泡沼星罗棋布,有大小河流34条,山溪500余条,自然泡沼270多个,水面面积12.8万亩,宜渔水面3万多亩,已开发利用1.5万亩。水域的主要类型是河流、水库、泡沼、池塘,自然水面多集中在黑龙江干、支流周围,一般底质平坦,淤泥较深,水深一般在1.2-2.5米左右。水域附近多为农田、草塘,土质肥沃,在自然降水的作。用下,大量的营养物质随流水汇人泡沼、河流之中,为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 标签: 鱼类养殖 高纬寒地 黑龙江省 水面面积 自然降水 开发利用
  • 简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养殖场取患病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组织样本,进行传染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hematopoieticnecrosisvirus,IHNV)分离鉴定、电镜观察、回归感染及遗传进化分析研究。细胞培养结果显示:患病虹鳟组织样本能够感染鲤Cyprinuscarpio上皮细胞(carpepithelialcell,EPC)产生典型细胞病变(cytopathiceffect,CPE),收集病毒悬液命名为XJ-13。滴度测定实验表明:该病毒为10-(6.15)TCID_(50)/mL。回归感染实验表明:该分离株在浓度为10-5PFU/尾的剂量使体质量5g的虹鳟死亡率达87.5%。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患病虹鳟组织悬液感染的EPC细胞内存在大量的子弹状病毒粒子,PCR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为IHNV。XJ-13的糖蛋白氨基酸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株与我国IHNV-Sn1203株具有最高的同源(99%),与美国参考株WRAC的同源为94.6%。结果表明:IHNVXJ-13是造成该养殖场虹鳟大量死亡的病原。

  • 标签: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糖蛋白 进化分析 鲤上皮细胞(EPC) 虹鳟
  • 简介:以水产业发展需求为依据,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际出发,以水产养殖学专业为范例,构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即课程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与第二课堂、养鱼协会社团活动、假期社会实践紧密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校内实验实习和校外实训实践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4年不断线实践教学环节,为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在本校2014、2015两届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 标签: 水产养殖 实践教学 改革 实践
  • 简介:秋季是鱼类养殖生产的关键"冲刺"阶段,此时既是鱼类加快生长、催肥长膘的旺季,也是鱼类浮头、疾病的多发时期,一旦技术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轻则造成养殖鱼类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死亡事故的发生,有的甚至给养殖生产造成前功尽弃、"全军覆没"的严重后果。因此,养殖者绝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而是要全神贯注,精准发力,打赢"冲刺之战",确保全年养殖的丰产丰收。现将相关技术简介如下,供养殖者借鉴参考。

  • 标签: 技术管理 防控措施 疾病 秋季 养殖生产 鱼塘
  • 简介:本文结合高等院校水生动物标本室的特点,从保存标本的实际情况出发,简单分析了我院水生动物标本损坏的原因,并对水生动物标本室标本的管理及保养提出了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 标签: 水生动物标本 管理 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