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对虾养殖与气候息息相关,在华南地区前几年是暖冬,而且春来得早,尤其在广东粤西及珠三角,有些虾农冒险提早放苗,在湛江有的虾农在农历12月就放苗企图博一博、争取早上市卖好价的侥幸心态,认为只要博到就可发财,于是激发不少人提早放苗,又没有任何防寒措施,显然是不科学的。因广东每年三月份都有一次强冷空气南下、即使粤西沿海气温有时也降到10℃左右,所在此之前放苗,早晚温差变化大、虾苗经不起水温激变往往冻死,即使幸存者也受到抑制很难养成的,天有不测风云,特别是今年冬春的天灾,虾农来不及收虾几乎全部冻死在池塘、损失惨重。

  • 标签: 对虾养殖 健康养殖 气候 华南地区 防寒措施 强冷空气
  • 简介:本文综述了鱼类补偿生长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生理机制,以通过其理论探讨建立科学的饲养模式,为水产养殖生产提供新的投喂途径。

  • 标签: 补偿生长 饥饿 限食 恢复投喂 生理机制
  • 简介:生物体在遭受到营养限制、疾病危害、环境因子胁迫等作用时,生长和生理机能往往受到制约和影响,当使这些受到环境胁迫的生物恢复到适宜的生存条件时,它们在生长繁殖和生物量等方面的恢复补偿能力有时会发生超出未受过胁迫的正常生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超补偿生长作用[1,2].生物的超补偿生长现象最初是在一些高等动植物中发现的,它是许多生物所拥有的一种生理生态学适应性特性,也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波动变化的外界环境和服从自然选择的结果.鱼类的生长是摄入含能食物、同化自身和异化环境的动态平衡过程[3].由于自然界中季节变化、环境突变和食物分布不均匀性,鱼类在生长和存活中经常会受到摄食不足或饥饿的胁迫,造成生长停滞和负生长现象,当环境胁迫得以改善或消失后,鱼类表现出快速生长,其生长速度超过正常生长速度的现象,此种现象称为"补偿生长(compensatorygrowth)".本文重点介绍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研究历史、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影响补偿生长因素、生理机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水产养殖动物 补偿生长 胁迫 生物量 生长繁殖 环境因子
  • 简介: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消息:10月中旬过后,天气转冷,北方皮毛动物养殖开始活跃。同时内陆毛猪市场回升,二者用料需求增加带动了国内鱼粉市场。南方港口(广州港、福州港、上海港)鱼粉价格较为稳定;直火鱼粉65%以上蛋白报价8500元/t。成交价格8300元/t以上.部分品质较好的可以达到8400元/t.蒸气鱼粉65%以上蛋白鱼粉报价8500元/t.67%蛋白报价8600—8700元/t.超级蒸气鱼粉报价9300-9500元/t。北方港口鱼粉价格略有上升。较南方高100—200元。VAQ新货65%以上蛋白市场报价8600元/t,市场成交价格集中在8300-8400元/t.SD65%以上蛋白鱼粉报价8700元/t,成交8600元/t左右。

  • 标签: 市场报价 鱼粉 气候 行业信息网 动物养殖 蛋白
  • 简介:梁俭委员提出,我国对有些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但是,由于没有免疫死亡、流产补助的专项经费,对免疫反应造成的死亡和流产一直未给予补贴,已严重影响强制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 标签: 动物免疫 补偿机制 强制免疫 动物疫病 专项经费 免疫反应
  • 简介:在23.7℃~31.2℃条件下,将初始体重约为31.65g的新吉富罗非鱼(NEWGIFT,Oreochromisniloticus)饲养在12只直径1.0m的圆形不锈钢桶中,每桶20尾,采用4种不同投喂模式饲喂47d:A组(每天投喂,对照组)、B组(隔天投喂)、C组(隔1d投喂3d)和D组(隔1d投喂5d),研究了不同投喂模式对新吉富罗非鱼补偿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D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包括对照组)(P〈0.05),达到164.76%;B、C、D组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和D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都达到70%以上。B组和C组新吉富罗非鱼仅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而D组显示了超补偿生长效应。这种补偿生长效应主要通过饥饿后食欲增强,摄食量增加实现,但饲料效率的提高对补偿生长也有一定的贡献。研究结果为罗非鱼的科学养殖及其补偿生长效应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新吉富罗非鱼 投喂模式 饥饿 补偿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