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饲料蛋白(如:鱼粉、豆粕等)短缺现象愈发严重,价格不断上涨。在人们努力寻找这些蛋白替代物的过程中,一种“人见拍之”的小昆虫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它就是苍蝇。

  • 标签: 饲料蛋白源 蝇蛆 替代物 鱼粉 豆粕 苍蝇
  • 简介:只要是见过喷红波罗的人,一定都会被它那亮丽的外表所吸引,尤其是它全身嵌满的红点,头部由红点连成的花纹及橘红的底色.三者搭配协调.让其魅力四射,这种魅力是其它观赏鱼无法相比的。

  • 标签: 波罗 观赏鱼 头部
  • 简介:  2006年,不少传统水产品种价格行情低迷,养殖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因此,在池塘养殖难增效的状况下,如何在水产养殖管理过程中有效控制养殖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关键.……

  • 标签: 养鱼成本 成本关键点 控制养鱼
  • 简介:欣逢黑龙江省水产学会创建3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从事水产科技工作40多年,又是60年代的老会员,抚今追昔,思绪万千,仅抒情怀,聊表祝贺。黑龙江省水产学会创建于60年代初,历经艰难曲折的历程,在比较困难时期,水产学会团结广大会员,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渡过了难关。如今已经发展壮大起来了。目前,已成为全省水产科技领域里举足轻重的群众学术团体。

  • 标签: 水产学会 水产科技 艰难曲折的历程 水产生产 黑龙江省 渔业现代化建设
  • 简介:  一、广州地理位置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珠江是由东江、西江和北江以及注入三角洲诸河等水系所组成,通过虎门、蕉门、洪奇门和横门汇入南海.……

  • 标签: 严控陆源 实施总量 总量控制
  • 简介:对湖北省部分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耐药性调查,重点监测了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状况。分离鉴定了117株大肠杆菌,用12种常用药物对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均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并对四环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等常用药物呈普遍耐受。大部分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对单诺沙星和诺氟沙星的抗性率达到了64.1%和56.4%.时恩诺沙星抗性率为38.5%;沙拉沙星的抗性率相对较低,但中介菌株的比例达到了23.9%,环丙沙星的中介菌株的比例达到了29.1%。

  • 标签: 大肠杆菌 耐药性 氟喹诺酮类
  • 简介:11月29日,农业部在广东湛江召开全国水产种业建设和苗种生产监管工作会议,农业部渔业局局长赵兴武,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长文斌、副局长陈良尧等出席。会议透露: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各类水产苗种繁育场()15306家,生产规模达46万公顷;广东省现有水产苗种场1970家,年产优质水产苗种9040亿尾(粒),其中淡水苗种7860亿尾,占全国的70.2%;海水苗种(贝)1180亿尾,占全国的18.5%。

  • 标签: 水产苗种 繁育场 农业部渔业局 广东省 监管工作 苗种生产
  • 简介:在2个温度条件下,对2种有不同规格的倒刺鲃鱼种进行耗氧率与窒息的测定。结果表明:耗氧率随着鱼体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而窒息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尾重3.53g的小规格倒刺鲃鱼种在水温27.312~28.3℃和30.012~31.0℃时耗氧率分别为0.3577mg/g·h和0.3199mg/g·h,窒息分别为0.3270mg/l和0.3131mg/l;平均尾重7.62g的大规格倒刺鲃鱼种在水温27.3℃~28.3℃和30.0℃~31.0℃耗氧率分别为0.2819mg/g·h和0.3009mg/g·h,窒息分别为0.3659mg/l和0.4784mg/l.

  • 标签: 倒刺鲃 鱼种 耗氧率 窒息点 温度 鱼体体重
  • 简介: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40%以上。我国家鱼的人工繁殖的成功为水产业带来了重大突破。如今生物工程(Bioteehnology)正以惊人的成就震动着整个世界。最近克隆羊的成功人们还称之“提前宣告生物学世纪的到来”。生物工程是利用生物体和生物过程生产有经济价值的产品的科学,包括有基因工程(也叫遗传工程)、细胞工程、

  • 标签: 水产业 经济增长 生物工程 产品 成功 世界
  • 简介:本文分析鳗鱼养殖生产过程产生药残、农残的主要危害有环境因子、鳗池土壤、水源、水质、苗种、饲料(包括生物饵料)、水产药物等投入品,以及鳗鱼包装运输受污染,提出了避免鳗鱼药残的关键控制有鳗鱼苗种、生物饵料、水源、水质、土壤、配合饲料、药物使用、成鳗等,必须采取相对应措施加以控制。

  • 标签: 鳗鱼养殖 安全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HACCP
  • 简介:5月中下旬繁殖季节,用方正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的卵子分别与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方正银鲫♀×麦穗鱼♂,简称FM)、方正银鲫(方正银鲫♀×方正银鲫♂,FF)和荷包红鲤(Cyprinuscarpio)(方正银鲫♀×荷包红鲤♂,FH)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孵出的仔鱼在网箱中饲养,测定和统计各组子代的存活率、绝对增重率和性比等。结果表明:FF子代的成活率(91.15±1.78%)极显著地高于FM(87.50±2.13%)和FH(85.00±1.04%)(P〈0.01),FM和FH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FM(20.17±4.33g)、FH(23.13±3.58g)子代的出池体质量显著高于FF(18.90±3.82g)(P〈0.05),无论雌性还是雄性子代,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而组内、性别间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FM(99%)、FF(73%)和FH(99%)子代的雌性百分比明显偏向雌性(P〈0.01),且组间差异极显著,异精子受精后子代中雌鱼比例明显增高(P〈0.01)。本研究结果证明:银鲫生长性状中存在"异精效应",异精子对子代的存活率和性别比例有显著影响,对生产中积极利用异精子提供了数据支持。

  • 标签: 方正银鲫 异源精子 绝对增重率 存活率 性别比例 异精效应
  • 简介:从1985年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应用不同外基因导入虹鳟鱼、鲤鱼、鲶鱼等有经济价值的养殖鱼类。但受精卵发育到何时注基因射外获得高的成活率(孵化率)和整合率一直是研究人员所关心的问题。法国的Chourout等在1986年就做了虹鳟鱼受精卵不同发育时期注射外基因与孵化率关系实验。美国的Thoms.T.then等人也做了鲤鱼等受精卵在不同发育时期注射外基因对其成活率、整合率影响的研究。由于外基因对受体鱼的整合机理比较复杂,不仅这方面的研究不多,而且各实验室之间的研究结果也很不一致,因此至今对某种鱼类的受精印发育到何时是注射外基因的最佳时期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本研究以鲤鱼受精卵为材料,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在受精卵的不同发育时期把鲤鱼MT启动因子基因,大麻哈鱼CH基因的融合基因导入受精卵中,按孵出的鱼苗数分别计算成活率,再通过斑点杂交和SouthernBlot杂交检查整合情况,计算整合率,以探索外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的最佳时期。

  • 标签: 转基因鱼 发育 整合率
  • 简介:我国应用猪瘟兔化弱毒株疫苗对猪进行免疫已近50年,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不能正确使用疫苗、不能适时免疫以及疫苗中含有过多的过敏原而使猪瘟疫苗达不到好的效果。为消除接种猪瘟疫苗时的母抗体干扰和仔猪的过敏反应,哈药集用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白同臣等建议:(1)在猪瘟免疫时,要适时免疫尽量消除母抗体的干扰带来的不利影响。

  • 标签: 猪瘟疫苗 母源抗体 过敏反应 仔猪 干扰 接种
  • 简介:近年来,常有许多关于特种转基因鱼实验的报道(Zhu等,1985等)。由这些实验结果来看,转基因的整合频率略低于75%。但是,由于存在染色体外DNA,常使基因整合率的估计变得复杂而困难。

  • 标签: 虹鳟 外源DNA 卵子 转基因鱼 特种 基因整合
  • 简介:从急性患病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肝胰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对该菌株进行了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生理生化表型鉴定、16SrRNA和毒力基因分析及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呈短杆状、两头钝圆、端生鞭毛,为革兰氏阴性菌;发酵葡萄糖产酸,氧化酶、触酶试验阳性,高盐浓度不生长;16SrRNA序列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基因相似性为98%以上,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表明该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在该菌中可检测到肠毒素基因,且回接感染能导致健康银鲫发病,表明该菌具有致病性。

  • 标签: 异育银鲫 系统性出血 维氏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 简介:这样一来红色和褐色的水草就特别容易搭配,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特别是有茎的水草如血心兰、红柳、红蝴蝶等.最受欢迎.在圆形状的水草方面.则以红蛋叶引人注目。

  • 标签: 水草 红色系 一点红 对比效果 褐色 红柳
  • 简介:鲩鱼绦虫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鱼病,在两广分布较广,感染率高。特别是对一些小规。格(1—2寸)的鲩鱼种,在越冬期间危害更大,死亡率高达80-90%.多年来,我们对防治鲩鱼绦虫病,采取过不少措施,但都不能彻底解决。1974年7月,我场三口鱼塘,20多万鲩鱼种感染了绦虫病,当时用槟榔粉、南瓜子,敌百虫等拌玉糠投喂治疗,

  • 标签: 绦虫病 治疗 鱼种 鱼病 鱼塘 敌百虫
  • 简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16、20、24、28和32℃下测定了当年(体质量0.57~3.82g)和1冬龄(17.39~54.40g)拉氏Phoxinuslagowskii的耗氧率及其昼夜变化和窒息。结果表明:拉氏昼间耗氧率高于夜间,当年苗种耗氧率峰值在中午和傍晚,而成鱼的仅在傍晚;在16~32℃范围内,体质量为(1.72±0.60)g的拉氏耗氧率(OR)随温度(T)升高而增加,其关系式为OR=0.1734e0.2277T(R2=0.9911),窒息点在1.53~1.65mg·L-1之间,平均(1.59±0.04)mg·L-1;在20~24℃下,拉氏(0.77~52.4g)耗氧率(OR)随体质量(W)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其关系式为OR=0.3248W-0.2206(R2=0.8076),窒息点在1.10~1.55mg·L-1之间,均值为(1.29±0.19)mg·L-1。

  • 标签: 拉氏 耗氧率 窒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