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用线粒体DNA的D-loop和Cytb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吉林延吉、敦化和辽宁法台3个区域的29尾拉氏PhoxinuslagowskiiDybowsky的遗传多样性。经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了783~785bpD-loop和818bpCytb的同源序列。两者多态性遗传参数统计显示,29尾个体分别存在47(D-loop)和89(Cytb)个变异位点,分别检测出15(D-loop)和11(Cytb)个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H_d)分别为0.8966(D-loop)和0.8990(Cytb),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0246(D-loop)和0.0498(Cytb),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19.2857(D-loop)和40.7365(Cytb)。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79.02%(D-loop)和81.69%(Cytb)变异来自群体间,20.98%(D-loop)和18.31%(Cytb)来自群体内。单倍型呈明显的地理差异,分成2个分支,一个以延吉群体为主,一个以法台群体为主。拉氏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群体间遗传分化明显。该结果可为拉氏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 标签: 拉氏 D-LOOP CYT b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 简介:基因鱼的研究,是广大水产工作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随着有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它必将造福人类社会。本文从转基因鱼的生物基础、转基因鱼的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其作一简介。1什么是转基因鱼所谓转基因鱼,就是接受了人们导入的体外基因的鱼。由于人们导入的基因一般都是对人类有利的基因,且经过大量实践证明这些基

  • 标签: 转基因鱼 生物学基础 生长激素基因 抗冻蛋白基因
  • 简介:B是港台地区对是虎鱼的叫法,即虾虎鱼英文名Goby的译音,又称巴士。虾虎鱼体型小巧玲珑,色彩鲜艳悦目,吸引了不少鱼友的眼球,现成为众多鱼友海水缸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 标签: 虾虎鱼 色彩鲜艳 英文名 体型
  • 简介:美国一公司制造出基因改造的鲑鱼,并尝试在超市销售。该公司CEO表示,基因改造后的鲑鱼和大西洋鲑鱼并没什么差别,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基因改造的鲑鱼生长非常快速,仅仅只需一年多便可从卵成长至体重3-4公斤,而一般的大西洋鲑则需花上4至5年才能成长至相同的体型。除此外,他们将鲑鱼改造成无法生育,即使逃回野外也不能繁殖。

  • 标签: 大西洋鲑鱼 美国 转基因 基因改造 上市 CEO
  • 简介:肌肉生长和品质是目前猪肉分子遗传基础研究的两个重要内容,通过候选基因法和基因组扫描法已鉴定出多个影响猪肉生长和品质的功能基因及若干QTLs,但是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均表现出某些不足。表达谱基因芯片是基因芯片的一种,它具有大规模、高通量、缩微和平行处理等优点,为猪肉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一项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将对表达谱基因芯片的原理、分类、技术流程、优点和在猪肉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并时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基因芯片 表达谱 猪肉基因组 应用
  • 简介:日前,美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数百条转基因虹鳟鱼。通过植入新的基因,这些转基因鱼拥有"六块腹肌"以及更为发达的"肩肌"。研究人员表示,在选美比赛中,转基因虹鳟鱼不可能获得任何名

  • 标签: 培育转基因 成功培育 转基因虹鳟
  • 简介:由邰港科技研发成功的TK-1绿萤光基因鱼,这种全身会发绿色萤光的基因鱼,就是利用显微注射的方式把外来的绿萤光基因植入到野生种的青口鱼之胚胎内,经长时间培养、筛选所得的基因转殖鱼。TK-1绿萤光基因鱼不止在外表会发绿色萤光,其实其全身组织都会,甚至于产下的卵、胚胎、稚鱼及仔鱼全身也都有绿色萤光出现。又由于所发出来的绿色萤光相当强,

  • 标签: 萤光基因鱼 全球 研发成功 基因植入 显微注射 基因转殖
  • 简介:本文应用高等哺乳动物血清补体B因子溶血检测技术检测仿刺参个体体内补体B因子。通过溶血法检测了健康仿刺参以及人工诱导化皮仿刺参体腔液补体B因子活性。结果显示仿刺参体腔液有补体B因子存在,且含补体B因子仿刺参体腔液溶血活性明显高于和去补体B因子体腔液的溶血活性。实验对仿刺参体腔液进行加热处理结果显示其补体B因子是对热不稳定的分子,此特性与高等哺乳动物B因子特征相同。仿刺参体内存在补体B因子,它与脊椎动物补体B因子性质相似,在免疫旁路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补体B因子 棘皮动物 仿刺参 溶血活性
  • 简介:虹鳟IHNV-B病毒血清型测定赵志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1990年在我国本溪虹鳟鱼场患病鱼苗中分离出一株弹状病毒,对其进行了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测定,并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鉴于该病毒与已报道的IHN病毒在形态、特性及流行病学上的一...

  • 标签: 虹鳟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 中国本溪株 血清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约10000余尾注射牛和羊生长激素基因的鲤鱼已被生产出来,并从中筛选出生长速度快且整合了外源基因的个体143尾,也证明外源基因可传递给子代同时子代也具有快速生长的特征。建立了把外源基因直接注入受精卵的方法,确定了注入外源基因的最佳时期。

  • 标签: 生长激素基因 鲤鱼 转基因动物
  • 简介:用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作转基因材料,获得了一批转基因鲤鱼和1尾"超级鲤"鱼.经分子检测证实外源基因整合到了受体鱼的基因组中并在体内表达出外源生长激素.连续多年的池塘生长实验表明,转基因鲤鱼的快速生长效应比正常鲤鱼明显,在试验鱼群体中最大个体体重比对照组群体中最大个体体重,分别提高了52.5%,46.0%,76.0%,而且由性成熟的超级转基因鲤鱼繁殖的F1代和F2代鱼,仍表现出快速生长的特性.

  • 标签: 转基因超级鲤 子代 生长发育 体重
  • 简介:鲤鱼基因组计划是我国继水稻、家蚕、黄瓜、牡蛎等基因组计划之后启动的又一项重要经济物种全基因组计划。鲤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养殖鱼类之一,也是育成品种最多的水产养殖种类,其基因组测序研究将对鲤的品种培育、病害防治、饲料

  • 标签: 基因组计划 世界鲤科 鲤科经济
  • 简介:据报道,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郑兆鑫教授等科研人员经过22年的艰苦探索、反复试验,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并于日前在上海通过成果鉴定。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是国内外首先研制成功的可应用于商业化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并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该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领导的2005年度现代农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2006年已入生产。

  • 标签: 基因工程疫苗 研制成功 猪口蹄疫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 商业化生产 自主知识产权
  • 简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Majorhistoeompatibilitycomplex)是最具多态性的免疫分子。其多态性主要取决于群体内MHC基因的大量等位基因及等位基因间高度的序列变异。等位基因的序列变异主要发生在抗原肽结合区(peptidebindingregion,PBR),这决定了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免疫力差异。鱼类受多倍化影响,MHC基因的多态性还表现在同一基因存在多个基因座位(多拷贝)。MHC的高度多态性及与机体免疫力的相关性,使其在鱼类遗传进化、抗病育种等方面倍受关注。本文介绍了有关鱼类MHC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标签: 鱼类 MHC基因 多态性 遗传育种
  • 简介:将构建携带H1启动子的肌肉生长抑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导入鲤受精卵核区附近,获得了一批具有RNAi表型的转基因鲤,PCR和分子杂交检测证实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鱼的基因组中,阳性率为32.78%;一龄鱼的生长实验表明,转基因鲤比普通鲤平均生长快0.99倍,其体高和体厚分别平均增长0.22和0.26倍,其中有31.82%的群体平均体厚是普通鲤的1.6倍。结果显示,该质粒表达的发夹环型dsRNA可以有效降解其转录产物,对阻抑肌细胞中同源基因的表达、鲤肌肉的再生能力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抑制作用表现为鲤背部肌肉增厚、体质量增加,说明该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双链RNA在鲤体内具有RNAi效应。RNAi技术为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转基因鲤提供了新的手段。

  • 标签: RNAI技术 生长
  • 简介:由于广西一些养殖场频繁发生以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仔猪呼吸道症状等为特征的流行性传染病,怀疑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所致.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黄伟坚等从病猪中采集材料,经RT—PCR检测为硝、性后,接种于Marc-145细胞,经过六代盲传,发现典型的细胞病理变化(CPE),经鉴定为PRRSV,命名为GXA株,其毒价为105.33TCID50/mL.参考VR-2332和CH-la株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对GXA株的E、M、N基因同时进行了RT—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应用DNAstar生物学软件拼接得到GX丸株的E,M和N3个基因片段共长为1473bp.同源性分析表明。GXA株与VR-233、MLV和RJ-4的同源性为99.7%-100%,而与欧洲型代袭株LV的同源性只有66.4%.表明GXA与VR-233、MLV和RJ-4株亲缘关系比较密切;与欧洲代表株LV亲缘关系较最远。属于美洲型毒株,有可能来源于疫苗株.

  • 标签: 序列分析 结构基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克隆 细胞病理变化 同源性分析
  • 简介:DNA条形码技术(DNABarcoding)是一种用短的标准DNA片段快速、准确地识别与鉴定物种的技术。近年来,物种分类和生物多样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DNA条形码开始广泛应用于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本文主要概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原理、标准基因片段,着重阐述了其在生物分类学和遗传多样性等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展望了其发展状况、应用前景和意义。

  • 标签: DNA条形码 物种分类 标准基因片段 遗传多样性
  • 简介:<正>转基因鱼是借助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鱼内,通过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使其优良性状在鱼体上得以表达,并经过人工选育而培育出的一类性状优良、遗传稳定而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等于1985年率先在世界上成功研制出了转基因鱼,并建立了转基因鱼模型,此后鱼类基因转移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 标签: 转基因鱼 胚胎发育 GH基因 黄河鲤 外源基因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简介:硬酯酰辅酶A脱氢酶(Stearoyl-CoADesaturase,SCD)是参与脂肪酸脱氢反应的限速酶和关键酶,此酶编码基因SCD对增加膜磷脂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提高细胞膜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抗寒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成员。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AmplificationsofcDNAEnds,RACE)克隆了鲤(Cyprinuscarpio)脑组织CcSCD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低温(6℃)和常温(23℃)条件下的转录表达差异,对其蛋白编码序列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CcSCD基因cDNA全长2618bp,包含一个由3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长度为975bp的阅读框(ORF);蛋白分子进化树显示鲤的SCD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的SCD蛋白同源性最高,相似性达88%;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低温刺激下(6℃),CcSCD基因表达水平是常温条件下(23℃)的13.9倍,差异非常显著(P〈0.01)。本研究旨在为今后构建表达载体,通过遗传操作等研究手段鉴定其抗寒功能奠定基础。

  • 标签: 硬酯酰辅酶A脱氢酶 低温 荧光定量PCR
  • 简介:脂肪酸合成酶(FASN)是动物体内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逆转录PCR和RACE技术获得鲤CyprinuscarpioFASN全长cDNA序列为8927bp,开放阅读框7533bp,编码2511个氨基酸。FASN蛋白质相对分子量274145.67D,理论等电点(PI)为6.10。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鲤FASN基因与其他鱼类同源性为75.13%~95.34%,与人同源性为61.8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鲤FASN氨基酸序列与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grahamia聚为一支,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结果表明:FASN基因鲤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血液中最低。鲤FASN基因的获得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鲤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及脂肪发育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脂肪酸合成酶 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