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绿毛龟是一种珍奇的水生观赏动物,历来享有“活翡翠”,“绿衣精灵”,“绿毛神龟”,“千年神龟”的美誉。近年来,绿毛龟正逐渐发展成为引人瞩目的观赏佳品,它在水中不管是静止还是运动,佳趣无穷。随着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选购几只绿毛龟放入室内进行观赏取乐,已成为都市时尚,人工饲养培育绿毛龟是一种新型的致富之路。那么,怎样才能将绿毛龟培育好呢?

  • 标签: 绿毛龟 专家 观赏动物 人工饲养 水生 培育
  • 简介:一、珍珠生产2000个珠蚌饲养两周年,收获人工无核珍珠8.2市斤。其中褶纹冠蚌平均200个左右收获珍珠1市斤;三角帆蚌平均300个左右收获1市斤。

  • 标签: 收获 河蚌育珠 无核 育珠蚌 褶纹冠蚌 周年
  • 简介:近年来,江苏异银鲫养殖主产区射阳县养殖的近20万亩异银鲫屡屡遭到病害的侵袭,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败血症、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粘孢子虫病、肝胆综合症、鳃出血及大红鳃。目前,危害较大是鳃出血和大红鳃,本文就这两种病防控作简单阐述。

  • 标签: 异育银鲫 鳃病 防治 细菌性败血症 粘孢子虫病 肝胆综合症
  • 简介: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调整养殖结构,荥阳市楚楼水库管理所1997年和1998年曾在水库网箱中试养异银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材料和方法1.1网箱结构和设置试验网箱设置在水库下游主河道上。该处避风、向阳、有微流水;水深20m左右,水体透明度90cm,有机物耗氧13.24mg/L,溶氧7~9mg/L,pH值6.5左右。试验网箱规格为5m×5m×3m,网线为聚乙烯,箱体四周及底部为双层,网目为2a=3cm;盖网为单层,网目2a=6cm。网箱框架用8根直径为13cm毛竹搭成,上装有直径为1.5cm圆钢,网箱固定在圆钢上。网箱底部四角系有砖块,沿边每1m装沉子一个。网箱上部露出水面40cm,网箱呈“一”字形固定在浮桥两侧。箱间距1m,列间距1.5m,组间距200m。

  • 标签: 异育银鲫 网箱养殖 高产试验
  • 简介:据国外有关报刊介绍,自1982年开始,日本用原生质融合技术进行珍珠贝外套膜的研究。此法是把培养的珍珠贝外套膜组织分成单个细胞,然后再用酶溶去细胞壁,成为单个原生质体,再把两种珠母贝的原生质体融合起来,形成一种的外套膜组织。这种组织可产生具有两种珠母贝特性的珍珠。

  • 标签: 外套膜 育珠 珠母贝 新技术研究 珍珠贝 原生质体融合
  • 简介:脊尾白虾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沿岸和朝鲜半岛西岸的浅海低盐水域,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业者欢迎。2011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日照海辰水产有限公司收集了我国沿海渤海湾、莱州湾、胶州湾、海州湾和象山湾5个地理群体野生脊尾白虾共约30000尾构成育种基础群体,其中渤海湾海区约5600尾,莱州湾海区约5400尾,胶州湾海区约5200尾,海州湾海区约5800尾,象山湾海区约8000尾。2012年构建核心育种群,以收获体长和体重为指标,每年进行2代群体选育。

  • 标签: 脊尾白虾 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朝鲜半岛 中国大陆 营养价值
  • 简介:鲫鱼在我国已知有二个种(黑鲫和鲫)和一个亚种(银鲫)。异银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作母本,江西兴国红鲤作为父本出的一个鲫鱼养殖对象。母本银鲫是三倍体雌核发育。父母红鲤与银鲫是不同种的鱼,这两种鱼人工远缘“杂交”所产生的鲫鱼新一代,名为“异雌核发育银鲫”简称叫“异银鲫”。

  • 标签: 异育银鲫 母本 试养 雌核发育 鲫鱼 种鱼
  • 简介:1997年,利用配合饲料在0.25hm^2池塘中主养异银鲫,经过194天养殖,平均每hm^2产鱼10035.2kg,其中异银鲫8579.2kg,平均规格195g,每hm^2盈利54144.8元,投入产出比为1:1.64。

  • 标签: 池塘养殖 异育银鲫 主养 驯食 配合饲料
  • 简介:银鲫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病害少、肉质优、经济效益好,并利于长途运输等特点,是我县除四大家鱼以外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部分养鱼户已把异银鲫作为主体鱼来养殖,其667m~2产量约占1/3。为此我们1997年在江苏省金湖县金北鱼种场进行了池塘主养异银鲫技术试验,

  • 标签: 异育银鲫 池塘主养 技术试验 长途运输 适应性 四大家鱼
  • 简介:银鲫肉味鲜美,生长快,成活率高。传统的养殖,鲫鱼常作为搭配品种。1998年在新乡市南高村1~#池进行主养异银鲫高产试验,6亩池塘鱼产量12725公斤,其中异银鲫为12500公斤,利润63303元。现把养殖情况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1~#池位于自来水厂旁,面积6亩,平均水深2.5米,池塘东西走向,水源为地下水,水质清新无污染。配3千瓦增氧机一台,水泵、投

  • 标签: 异育银鲫 池塘养殖 主养 清塘 鱼种放养 投饵
  • 简介:在海水池塘进行马氏珠母贝珍珠培育获得成功。珠时间8个月,平均放养万只插核珠贝产珠1.23kg,养殖珠贝成活率69.8%,含珠率46.99%,白色光珠率75%,商品率96%,珍珠层厚度400μm以上,投入产出比1:2.1。

  • 标签: 马氏珠母贝 池塘培育 珍珠
  • 简介:本文记述了采集于广西河池地区的洞穴盲鱼1属3种,即原花鳅属Protocobitisgen.nov.;无眼原花鳅Protocobitistyphlopssp.nov.、透明间条鳅Heminogmacheilushyalinussp.nov.、叉背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furcodorsalissp.nov.。3种均分布于石山区的地下溶洞,营穴居生活,眼睛均已完全退化,无色素,体白色半透明。

  • 标签: 新属 新种 记述 穴居 洞穴 眼睛
  • 简介:【品种来源】“吉富”罗非鱼,是上海水产大学与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合作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在1994年从菲律宾引进的经过三代选育的吉富品系罗非鱼的基础上,从1996年起,通过选择体形标准、腱康的吉富品系罗非鱼建立选育基础群体,采取群体选育方法,经过连续9代选育而成。

  • 标签: 罗非鱼 选育方法 上海水产大学 自主知识产权 基础群体 吉富品系
  • 简介:本文介绍了2014年我县引进异银鲫"中科3号"新品种在池塘内养殖获得高产高效试验情况。通过一年试验,初步摸索和总结出山区池塘养殖异银鲫"中科3号"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有利今后进一步推广,从而不断优化调整本县水产养殖品种结构。

  • 标签: 池塘 养殖 异育银鲫“中科3号” 试验初报
  • 简介:我省粤东南澳县为创造渔船停泊避风的良好条件,进一步做好生产补给工作,于今年2月中旬,在海岛东南部的云澳外青山动工兴建渔港。总投资达545万元,港池面积10万米^2,可供400——500艘渔船停泊。该渔港是农业部批准的全国第一批群众渔港,洋捞捕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机动渔船已增至近500艘,常年在这里停泊的台湾渔船亦达500艘次以上。

  • 标签: 渔港 渔船 动工 总投资 南澳县 迅速发展
  • 简介: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近日,生物学家在红海和印尼近海海底的珊瑚礁丛中发现了新型小海马。这几种微型海马都非常小,最大的也不超过2.5厘米,它们是目前已知的最小脊椎动物。这些在2008年12月份和2009年1月份的研究杂志中描述的微型海马是近5年来首次发现的新海马物种。

  • 标签: 新物种 海马 微型 印尼 《国家地理》 生物学家
  • 简介: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病 病防治 草鱼新
  • 简介: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烈性病,由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消灭猪瘟。我国曾宣布已消灭“两瘟一病”从中央到地方都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控制和消灭猪瘟.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来,猪瘟又有抬头现象.有的地方甚至比较严重。

  • 标签: 猪瘟 防制 感染 养猪业 死亡率 发病率
  • 简介:太湖银鱼又名小银鱼,是一种体色透明的小型名贵经济鱼类,80年代以来,相继在全国各地的湖泊、水库中移植推广。1992年广西首次从云南引进太湖银鱼,目前部分早期投放的水库有的已发现银鱼,有的已形成捕捞群体。1996年12月和1997年2月,广西水产研究所银鱼课题组利用已移驯成功的桂林平口水库和南宁客兰水库,

  • 标签: 太湖新银鱼 制种 受精卵 小银鱼 水库 捕捞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