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美国能源部阿尔贡国家实验室与日本托达工业公司开发出的锂离子电池上使用的复合阴极材料正在实现商业化。在结构上成为一体的复合阴极材料采用了新的锂/锰和金属氧化物配方和新的设计方案,因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可靠性。

  • 标签: 复合阴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使用寿命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 金属氧化物
  • 简介:据海外媒体报道,新加坡科学家日前研发出一种可减少电极退化的新技术,从而可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容量保持率。该技术首次实现了将具有磁性的纳米颗粒嵌入到中空的碳纤维之中。这种“纳米颗粒胶囊”技术还可推广到磁性材料制造、基因工程、催化、气体探测以及电容等多个领域。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使用寿命 新技术 复合材料 豆荚 纳米颗粒
  • 简介:IBM一研究组(位于纽约的TJWatson研究中心)介绍了他们研制的栅160hm的InGa4sMOSFET.也是为了评价当栅与现代Si同类器件相当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人员着手解决表面态问题,

  • 标签: MOSFET IBM 研究人员 表面态 器件 SI
  • 简介:美国国际定向蒸气工艺公司直接在飞机发动机叶片上以蒸气沉积法涂覆了薄膜。这个新的沉积工艺是由弗吉尼亚大学研发的,他们利用最新的蒸气沉积设备实现了发明。新工艺可精确地控制薄膜生长,并可随意地改变薄膜的原子组成。

  • 标签: 蒸气 新工艺 涂覆 发明 喷涂 研发
  • 简介:据日本化学工业日报报道,新日本电工开发出了针对车载用锂离子电池的长寿命、高容量的正极材料。此正极材料为锰酸锂,比过去使用寿命增加了将近30%,计划这个月开始进行销售。新日本电工计划今后不仅在电动车车载上,还计划开展定置型蓄电池等新用途的使用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材料寿命 日本 电池正极 车载 电工
  • 简介:(记者陈洁)十三年前,即1995年10月23~28日,《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副所长赵光明教授出任大会总指挥。在大会特邀报告阶段,题为"激光被覆含氮合金层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与浓厚兴趣。报告者为(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蔡文达先生。此后,由于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等方面的原因,两位学者便结下了深情厚谊。今年6月12日,获悉海峡对岸的朋友来访,光明同志喜出望外。当日下午,他便和学会、《功能材料》期刊编

  • 标签: 理事长 台湾学者 材料科学 光明 功能材料 朋友
  • 简介:微米/纳米技术是特征尺度跨越微米和纳米两个尺寸空间的高技术。微米/纳米技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总之,是21世纪的高技术,对国民经济、国防建没、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以至于人们思维模式都有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微米纳米技术 副理事长 微米/纳米技术 秘书长 学会 中国
  • 简介: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但是,从太阳获得电能是极其昂贵的,因此仍然无法与传统的发电方式竞争。目前研究人员正探索所有可能的途径,以便更廉价地生产太阳能装置。

  • 标签: 太阳能模块 新材料 铝制品 寿命 框架 塑料
  • 简介:杨大智,1938年9月9日出生。2008年9月18日——即杨大智教授七十华诞后的第9天,我收到了一个寄自大连的邮包。拆开一看,发现是一本书名为《不忘的记忆》的回忆录。它记录了杨大智教授的生平与成就。拆封的一刹那,我和我的同事们

  • 标签: 大智 理事会 理事长 功能材料 教授 学会
  • 简介:在省市各界领导和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各方面积极参与下,2005中国纳米西安科技研讨会如期召开了,我代表大会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程序委员会向对会议召开表示衷心地祝贺。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专家、学者表示热烈地欢迎。

  • 标签: 委员会 程序 教授 主席 主办单位
  • 简介:含有固化剂(如酚醛树脂)和促进剂(如咪唑及其衍生物)的环氧树脂基微电子封装料,因其室温下容易交联固化,必须低温(-20~-10℃)储存与运输。而采用微胶囊化方法延长储存期卓有成效,可使环氧树脂与固化促进剂在存放时分开,当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囊壳破坏而释放出固化促进剂。囊壳材料可以是中空无机物,如沸石,或者是有机聚合物。实际上包覆环氧树脂微电子封装料用固化促进剂的聚合物材料应具有可控的软化点或适当的分解沮度,此外,还要有良好的电绝缘性。

  • 标签: 固化促进剂 环氧树脂基 微胶囊化 储存期 聚合物材料 有机聚合物
  • 简介: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韦恩堡的韦恩堡金属公司宣布其工程师开发了一种增强形状记忆合金抗疲劳持久度的无夹杂物工艺。其中,一项机械调整工艺已经应用于0.18mm超弹性镍钛合金丝,提升了20%的高循环疲劳性能和50%的低循环疲劳性能。

  • 标签: 调整工艺 低循环 合金丝 镍钛 机械 美国
  •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朱卡的教授和李金金博士以量子光学和纳米材料为研究基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纳米光学质谱仪,也就是业内俗称的“光秤”,通过对生物DNA分子的质量、染色体的质量等高精度光学测量,来检测人体内的癌细胞的方案。这一方案的提出,有望为量子测量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崭新的平台和新颖的思维方式。

  • 标签: 纳米光学 癌细胞 质谱仪 检测 生物医学技术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