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国际半导体工艺指南(ITRS)的组织者们,迄今仍主要关注SiCMOS器件,但也在考虑非数字、非Si器件的应用,例如,无线通信。就数字电路来说,HRS的组织者们也不得不寻找Si以外的材料,在ITRS的最新版(2005年版)中,有这样的评论:随着本“指南”接近末期,器件将按准弹道模式工作,其电流增益将按与目前所知不同的参数得以增强,实际上碳纳米管、纳米线和其它高输运沟道材料(例如,Ge、Si衬底上的Ⅲ-Ⅴ族化合物薄膜沟道)是需要的。这一陈述是记载在“长期指南(2014-2020年)”部分。“准弹道”意味着载流子平均自由程和驰豫时间达到器件特征尺寸量级和工作频率量级。同时需建立新的电荷输运物理模型。

  • 标签: Ⅲ-Ⅴ族化合物 数字器件 SI衬底 CMOS器件 电荷输运 半导体工艺
  • 简介: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科学家近日联合在《自然材料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名为“数字超材料”的新概念。所谓“数字超材料”,是一种通过特定设计、拥有奇异光学特性的超材料。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数字超材料将有助于加快诸如隐身衣、超透镜等特殊设备的面世进程。

  • 标签: 新材料 隐身衣 光特性 数字化 澳大利亚 光学特性
  • 简介:研究了恒负温、一次冻结及预养护3种养护方式对碱矿渣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确定碱矿渣水泥-20℃条件下的临界受冻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恒负温至-10℃时,碱矿渣水泥已经不能正常水化硬化;一次冻结降低了碱矿渣水泥各龄期的抗折和抗压强度;预养护6h的碱矿渣水泥便能在-20℃条件TN续发展强度。确定碱矿渣水泥的临界受冻强度为3MPa。

  • 标签: 碱矿渣水泥 养护方式 临界受冻强度
  • 简介:从世界制造中心转移的历史和"中国制造"崛起的经验来看,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型具有重要意义,最终推动中国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逐步变"Z"型产业链为"L"型和"C"型.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的过程中,北京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应该而且有能力抓住制造业转型的大好时机,重点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实施"引擎行动",促进北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中国制造业向"L"模式转变的支撑者和推动者.

  • 标签: 北京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 “中国制造” 发展 中国制造业 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