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9 个结果
  • 简介:美国能源部己拨款820万美元给罗切斯特大学,支持该大学的极端状态物质聚变研究中心未来5年的项目研发。这次的支持力度比2004年的550万美元增加了50%。聚变中心通过研发聚变的新方法帮助物理学家认识物质的极端状态。

  • 标签: 聚变 氢弹丸 罗切斯特大学 加热 压缩 激光
  • 简介:在甲烷气氛中采用激光-感应复合加热法制备了碳包覆纳米铝粉。使用XRD、TEM、HRTEM对碳包覆纳米铝粉进行物相、形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胶囊粒径范围为8~40nm。平均粒径28nm,纳米铝粒子表面包覆了3-4层石墨碳。对碳包覆纳米铝粉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含能材料 纳米铝粉 碳包覆
  • 简介:连续剪切变形工艺作为有效的超细晶材料制备工艺已成为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等通道挤压工艺发展起来的连续剪切变形工艺,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工艺特征,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以期为连续剪切变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基础。

  • 标签: 连续剪切变形 等通道挤压 超细晶 织构
  • 简介:美国Quadrant塑料复合材料公司制成一种称之为GMTex的织物增强玻璃布热固塑料(GMT)复合材料,由它制成的保护重量只有同类钢制品的一半,制造成本还下降了40%。装于“大众”汽车上的这种横梁可改善对行人的安全。用该复合材料制成的横梁与钢制品相比,材料成本减少50%;与金属/尼龙玻璃制品相比,压延性能更好。

  • 标签: 塑料复合材料 材料保护 重量轻 横梁 制造成本 材料成本
  • 简介:<正>俄罗斯托木斯克工学院研究生研制出一种新型电池,电池密封结构内含有氚元素,内置的砷化镓三维传感器能将氚β粒子衰变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传感器表面有数量众多的小孔,增加了传感器的感应面积,大幅提高了电池的功效。这种电池的输出功率

  • 标签: 充电电池 新型电池 Β粒子 密封结构 托木斯克 输出功率
  • 简介:探讨了新型聚氨酯(PUR)-碳纤维(CF)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通过使用不同涂层处理的单向连续碳纤维(包括没有涂层,环氧树脂涂层和聚醋树脂涂层),模型制备PUR-CF复合材料,实现了对PUR弹性体的增强。即使在相对较低的CF含量下,PUR仍然实现了很大的增强。例如,CF含量为3%(质量百分比)的PUR—CF复合材料的最大应力和杨氏模量分别比聚氨酯基体高3~5和4~10倍。此外,还发现了杨氏模量与CF含量的线性关系以及最大应力与CF含量的线性关系。通过应力——应变研究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CF对PUR基体的粘附在各种情况下都很强。然而,在CF含量一定时,研究发现PUR增强的程度主要依赖于CF的涂层,按以下顺序递增: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无涂层,以及CF涂层对PUR增强的影响。

  • 标签: 聚氨酯 增强 复合材料涂层
  • 简介:采用高精度差分膨胀仪记录了T91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线膨胀行为,获得了试样在奥氏体→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相关动力学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马氏体形核的几何分割效应以及各向异性生长的特性,建立了相变动力学解析模型,并利用其系统研究了T91在较大冷速(200-3000K/min)下马氏体相变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T91钢在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马氏体/奥氏体界面移动速度较小;马氏体相变与原子的热激活有关,并且激活能较小;另外,增加冷速可以使马氏体组织细化和均匀化。

  • 标签: 差分膨胀仪 马氏体相变 相变动力学模型 T91钢
  • 简介:利用强度测试、元素分析、XRD和SEM分析研究了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得到的KD-Ⅰ和KD-Ⅱ两种连续碳化硅纤维在1000-1500℃空气中保温1h后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两种纤维的氧含量增加,而强度出现了下降;当温度超过1400℃时,出现了α-方石英结晶态的二氧化硅,在氧化层和内部纤维的界面附近出现了裂纹。与KD-Ⅰ相比,在空气中热处理1h后KD-Ⅱ表现出更好的抗氧化性能,这是因为KD-Ⅱ纤维的氧化层中气孔较少,对内部未氧化的碳化硅纤维保护效果更好。

  • 标签: KD-Ⅰ碳化硅纤维 KD-Ⅱ碳化硅纤维 氧化 微观结构 拉伸强度
  • 简介:综合论述了连续纤维增强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进展情况,介绍了复合材料在发动机等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优势,总结归纳了基体的特性、常用纤维增强体、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界面问题和制备技术。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纤维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 界面 力学性能 制备
  • 简介:日本村田制作所与京都大学联合,开发出红外单晶透镜的低温压力加工技及其装置。由于锗单晶又硬又脆,以前在室温加压很容易裂开,因此不可能进行压力加工,只能进行研磨加工。京都大学的中鸠一雄教授发现,如果在材料熔点附近的高温进行加压,

  • 标签: 压力加工 加工技术 锗单晶 透镜 红外 开发
  • 简介:以色列理工学院太阳能燃料集优研究中心(I—CORE)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光解制氢方法。这种基于纳米材料技术的发明,使低成本光解水制氢成为可能。如果嫁接光伏电池技术。则可能催生制氢光伏产业,实现光伏发电和光解水制氢两个绿色能源生产方式的结合。该项目首席研究员阿夫纳·罗斯柴尔德教授认为,这项科研成果使光伏发电和制氢同时进行成为可能,人们可以设计制造出相对廉价的结合有超薄氧化铁光电极的太阳能电池。这种太阳能电池完全可以采用基于硅材料或其他材料的传统产品.

  • 标签: 纳米材料技术 光伏产业 技术革命 太阳能电池 制氢方法 光伏发电
  • 简介: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孙方稳研究组利用光学超分辨成像技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实现对单个自旋态的纳米量级空间分辨率测量和操控,成像精度达4.1nm,为光学衍射极限的1/86,超越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特凡·W·赫尔教授等人实现的光学衍射极限1/67的精度。

  • 标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学超分辨 成像技术 纳米时代 衍射极限 诺贝尔化学奖
  • 简介: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为新材料开发拓展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其发展遍及各个领域。防化是国家和军队安全战略与反恐的重要保障之一。文章概括介绍了纳米技术在生化武器方面潜在的威胁,以及在侦检、防护、洗消、烟幕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提供了纳米技术在防化领域的发展信息,展示其应用前景。

  • 标签: 纳米技术 防化 生化武器 发展信息 应用前景
  • 简介:电子束熔炼(EBM)是一种快速制造工艺,它用逐层制造法制成密实度与锻造件完全相同的零件。在一层钛粉膜熔化并凝固后,下一层钛粉膜重复施行,直至整个零件制成。对于像宇航之类的工业部门,这一技术为制造钛零件样品及小批量产品提供了方便。

  • 标签: 电子束熔炼 熔炼技术 快速制造工艺 小批量产品 工业部门 零件
  • 简介:“纳米”台湾业者称“奈米”。纳米技术是台湾地区的新兴产业,可享受5年免税及投资、抵减优惠,以促进纳米技术的产业化。计划在2008年,纳米技术衍生及应用产值,可达3000亿台币。其中,民用化工产业的衍生产值达1.2-1.5亿元;金属机电产业的产值达0.8-1.2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的衍生产值是0.5-0.8亿元。预计2011年时可达1兆台币。

  • 标签: 纳米技术 电子信息产业 2008年 2011年 新兴产业 台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