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溶液法,用水溶性生物材料海藻酸钠(SA)作为模板,控制合成三维结构形貌的纳米氧化锌(ZnO),所得制品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表征测试,研究表明,SA能够有效抑制ZnO纳米晶体在碱性溶液中的一维生长趋势。

  • 标签: 氧化锌 海藻酸钠 形貌
  • 简介:以硫酸铜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微波辅助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超细铜粉,研究了微波的引入对超细粉体制备的影响,通过XRD、激光粒度分析和TEM表征了粉体的结晶性能、粒度度以及粉体的形貌,研究表明,微波的引入可以明显加速晶化反应的进行,在较短时间内制得的铜纳米晶发育好于传统热处理方式制得的铜纳米晶。

  • 标签: 微波 液相还原 超细铜粉
  • 简介:以水合氯化钌和乙醇钠为原料,首先制备了乙醇钌的乙醇溶液。通过对乙醇钌的乙醇溶液进行雾化,以2:1的氮氧比为载气,在400℃常压条件下沉积了RuO2薄膜。采用XRD和AFM分别表征了薄膜的结构及表面形貌,证实了Ru02薄膜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为21.4nm。通过电化学测试,RuO2薄膜的容量可达0.818F/cm2(549F/g),充放电性能良好。经1000次循环测试,剩余容量仍然可达到初始容量的92.1%,同时发现RuO2薄膜具有较低的阻抗,有利于薄膜电容器以大电流快速充放电。

  • 标签: RuO2薄膜 雾化辅助化学气相沉积 充放电性能
  • 简介:初步探讨了以Yb2O3/TiO2鼓泡空化降解有机染料,研究了鼓泡时间、染料初始浓度、催化剂含量、气体流速对刚果红降解率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染料的降解率及可能的降解过程。

  • 标签: 纳米TIO2 纳米Yb2O3 刚果红 空气鼓泡 降解率
  • 简介:采用提拉法涂膜,以正硅酸乙酯、乙醇等为原料制备了二氧化硅减反溶胶.溶胶在陈化4天后超声振荡,其薄膜透过率增量可达4.75%.溶胶放置30天镀膜后增透效果仍超过4%.未经超声振荡处理的溶胶,其薄膜透过率相对较低,且30天内其膜增透效果随陈化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有助于缩短陈化时间,延缓溶胶的凝胶过程.

  • 标签: 减反 SIO2溶胶 陈化时间 超声振荡
  • 简介:以超重力场辅助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呈梯度分布的Y2O3-Al2O3-SiO2玻璃/Y3Al5O12陶瓷梯度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梯度布置两种组分的原料既可防止下层熔体的喷溅,又能提高上层玻璃的透过率。该梯度材料沿超重力方向依次为YAS透明玻璃层、YAS-YAG玻璃陶瓷层和YAG陶瓷层。

  • 标签: 超重力 燃烧合成 YAS玻璃 YAG陶瓷 复合材料
  • 简介:以色列理工学院太阳能燃料集优研究中心(I—CORE)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光解制氢方法。这种基于纳米材料技术的发明,使低成本光解水制氢成为可能。如果嫁接光伏电池技术。则可能催生制氢光伏产业,实现光伏发电和光解水制氢两个绿色能源生产方式的结合。该项目首席研究员阿夫纳·罗斯柴尔德教授认为,这项科研成果使光伏发电和制氢同时进行成为可能,人们可以设计制造出相对廉价的结合有超薄氧化铁光电极的太阳能电池。这种太阳能电池完全可以采用基于硅材料或其他材料的传统产品.

  • 标签: 纳米材料技术 光伏产业 技术革命 太阳能电池 制氢方法 光伏发电
  • 简介: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孙方稳研究组利用光学超分辨成像技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实现对单个自旋态的纳米量级空间分辨率测量和操控,成像精度达4.1nm,为光学衍射极限的1/86,超越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特凡·W·赫尔教授等人实现的光学衍射极限1/67的精度。

  • 标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学超分辨 成像技术 纳米时代 衍射极限 诺贝尔化学奖
  • 简介: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为新材料开发拓展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其发展遍及各个领域。防化是国家和军队安全战略与反恐的重要保障之一。文章概括介绍了纳米技术在生化武器方面潜在的威胁,以及在侦检、防护、洗消、烟幕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提供了纳米技术在防化领域的发展信息,展示其应用前景。

  • 标签: 纳米技术 防化 生化武器 发展信息 应用前景
  • 简介:电子束熔炼(EBM)是一种快速制造工艺,它用逐层制造法制成密实度与锻造件完全相同的零件。在一层钛粉膜熔化并凝固后,下一层钛粉膜重复施行,直至整个零件制成。对于像宇航之类的工业部门,这一技术为制造钛零件样品及小批量产品提供了方便。

  • 标签: 电子束熔炼 熔炼技术 快速制造工艺 小批量产品 工业部门 零件
  • 简介:“纳米”台湾业者称“奈米”。纳米技术是台湾地区的新兴产业,可享受5年免税及投资、抵减优惠,以促进纳米技术的产业化。计划在2008年,纳米技术衍生及应用产值,可达3000亿台币。其中,民用化工产业的衍生产值达1.2-1.5亿元;金属机电产业的产值达0.8-1.2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的衍生产值是0.5-0.8亿元。预计2011年时可达1兆台币。

  • 标签: 纳米技术 电子信息产业 2008年 2011年 新兴产业 台湾地区
  • 简介:EMS伊文达-费希尔(Inventa—Fisher)公司开发出1种新型聚酯反应器技术,可降低生产聚酯原材料消耗,并可提高产率。这种称为ESPRE的塔式反应器可使转化费用降低26%,提高销售收益22%,并使聚酯质量得到改进。该反应器可灵活地用于生产PET、PTT、PEN和PBT及其共聚酯。

  • 标签: 聚酯 反应器技术 产率 产品质量 生产装置
  • 简介:科学家们已经在锶光学原子钟的开发上取得了突破,它依靠对时钟信号进行超高质量的光传输,可以提供相当于铯基计时器更为精密和准确的时间。锶原子钟同时使用数千个原子,从而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此技术可以在工业,航海和通讯方面使用。

  • 标签: 时钟信号 技术 工具 原子钟 同时使用
  • 简介:美国近年来纳米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发展迅速。如医学领域的纳米医药机器人、纳米定向药物载体、纳米在基因工程蛋白质合成中的应用,微电子及信息技术领域的导电聚合物在信息技术的应用、纳米电子元器件FET二极管、用于感应器的电子序列、纳米传感器,化工领域的利用纳米材料提高催化剂的效能等,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 标签: 国外纳米 新成果 新技术新
  • 简介:纳米电子学是纳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思想是基于纳米粒子的量子效应来设计并制备纳米器件,它包括纳米有序(无序)阵列体系、纳米微粒与微孔固体组装体系、纳米超结构组装体系。纳米电子学的最终目标是将微电子集成电路进一步减小、研制出由单原子或单分子构成的在室温能使用的各种器件。

  • 标签: 纳米电子技术 微电子集成电路 纳米电子学 组装体系 组成部分 纳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