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恒、一次冻结及预养护3种养护方式对碱矿渣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确定碱矿渣水泥-20℃条件下的临界受冻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恒至-10℃时,碱矿渣水泥已经不能正常水化硬化;一次冻结降低了碱矿渣水泥各龄期的抗折和抗压强度;预养护6h的碱矿渣水泥便能在-20℃条件TN续发展强度。确定碱矿渣水泥的临界受冻强度为3MPa。

  • 标签: 碱矿渣水泥 养护方式 临界受冻强度
  • 简介:采用正交回归处理的方法,研究了亚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对35CrMoA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80-810℃亚淬火温度范围内,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量逐渐减少,马氏体量逐渐增加,铁素体的形态由大块状转变为小颗粒状和细小针状,同时试样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延伸率单调下降。在800℃淬火时强硬度达到峰值,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 标签: 35CRMOA钢 亚温淬火 强韧性 显微组织 断口形貌
  • 简介:为降低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研发了新型拌沥青改性剂,基于布洛克菲尔德旋转粘度试验,确定了拌剂降粘特性,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试验研究了拌剂掺量、温度等因素对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热重分析试验(TG)和差示扫描量热试验(DSC)等材料分析手段揭示了新型拌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拌剂掺量大于1%时,沥青粘度降低约80%,与SBS改性沥青相比,在64-70℃范围内时,拌改性沥青抗车辙因子提高幅度为28.6%~71.4%,拌剂的加入不仅降低了沥青粘度,而且改善了沥青高温性能,微观试验分析结果验证了拌改性剂的降粘机理。

  • 标签: 道路工程 温拌沥青 降粘特性 流变性能 机理
  • 简介:日本科学家在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当带磁性的氧化铜晶体尺寸达到纳米级的时候,会表现出与通常情况下相反的热膨胀现象。该成果可帮助人们实现对复合材料热膨胀率的自由控制。

  • 标签: 日本科学家 膨胀现象 氧化铜 铜纳米粒子 纳米技术 晶体尺寸
  • 简介: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实验证明,纤细的等离子体纳米天线阵列能采用新奇的方式对光进行精确地操控,改变光的相位,创造出折射现象,最新研究有望使科学家们研制出功能更强大的光子计算机等新式光学设备。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纳米天线 物理学家 等离子体 负折射率 光子计算机
  • 简介:法国里昂,2007年9月17日——近来的跟踪报道显示,罗地亚年产48000吨新的聚合工厂正在韩国(山)施工建设中,并将按计划如期完工。

  • 标签: 亚洲市场 工厂 聚合 韩国 聚酰胺
  • 简介:以低钙粉煤灰为硅铝原料,NaOH和钠水玻璃为激发剂,粉煤灰和NaOH混合后加水玻璃并在50℃、60℃、70℃、80℃和90*(2的烘箱内养护6h、12h和18h制备地质聚合物。探讨了高温短期养护对地质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在80℃下养护18h的地质聚合物进行了XRD和TG分析,表明形成了具有耐高温性能的低钙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在较低温度下只有经较长时间养护才能获得较高抗压强度的地质聚合物;而在较高温度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抗压强度。

  • 标签: 地质聚合物 高温养护 短期养护 低钙粉煤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