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研究区山西组煤层为例,利用压汞和低温液氮吸附等实验技术,详细剖析了煤储层孔裂隙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深入探讨了煤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缘山西组煤中孔隙以微小孔为主,有利于煤层气的吸附储集,其次发育大孔,中孔最不发育,而煤中吸附孔隙主要以微孔和小孔为主,不同地区孔径分布差异较大;研究区煤层孔隙度较低,为2.7%~7.9%之间,随着煤阶增高,孔隙度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波状变化;随着煤阶增高,吸附孔隙孔径增大,相应的BET比表面、BJH总孔体积减小,随着煤化作用进一步增强,微孔增多,两者出现一定上升趋势。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煤储层 孔隙 煤阶
  • 简介:本文以潞安矿区为例,基于岩心、测井曲线建立了煤体结构识别图版,划分了已开发区煤体结构,总结了构造煤展布规律,探讨了其对压裂及排采工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构造煤与硬煤测井相应特征差异大,具有深侧向电阻率降低、深浅电阻率幅差增大及井眼扩径等特征。利用识别图版能有效划分出构造煤,划分结果显示,构造煤带的平面展布特征主要受大断裂构造控制,而局部小断层、褶皱控制了煤层的发育程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加单井产量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常规压裂在煤层中造缝效果差,且排采过程中易产出煤粉,堵塞裂缝,导致单井产能降低。

  • 标签: 潞安矿区 煤体结构 测井曲线 煤粉 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