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据新华网军事报道,4月28日,海军用某型燃气轮机在沈阳通过技术鉴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总装军兵种装备部海军局、海装,中国第一航空集团公司等59个单位116名代表参加此次的技术鉴定会。期间,通过有关资料审查、现场检查,听取研制工作相关报告,鉴定会专家组分别形成了相关审查意见。

  • 标签: 燃气轮机 军用 中国 技术鉴定 国防科技工业 航空集团公司
  • 简介: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行,国际社会对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也有不少媒体狭隘地从军事角度出发,对青藏铁路的军事用途大加炒作。

  • 标签: 青藏铁路 军事价值 外国媒体 国际社会 社会效益 通车
  • 简介:在人们的印象中,苏式战机最典型的机动动作就是“眼镜蛇”了,那昂然拉起的机头,使人很容易联想到被激怒的眼镜蛇。然而,长期以来,有关苏式战机的“眼镜蛇”动作到底是不是过失速机动的讨论一直都很激烈,且没有明确的结论一在此,笔者就自己所掌握的有关资料和知识,谈谈对“眼镜蛇”机动的一些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 标签: “眼镜蛇” 价值 实战 过失速机动 机动动作 战机
  • 简介:如果要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中找寻一艘最具知名度的军舰,诞生于清末洋务运动中的巡洋舰“致远”号肯定会是呼声最高的候选者。甲午海战中,管带邓世昌指挥座舰“致远”勇撞日舰的历史,已使得“致远”和邓世昌一起成为了中国海军奋勇不屈精神的最好化身。今年正逢甲午战争爆发一百二十周年,对那场影响近代中国命运至深的战争,国内掀起了纪念甲午、反思历史、讨论中国海权的热潮。在各种纪念活动中,从甲午大东沟海战的旧址辽宁省东港市,传出了复制“致远”舰的新闻。此消息一经公布,即在各界引起广泛热议,成为甲午年有关甲午海战的焦点话题。作为复制“致远”工程的历史顾问和设计监督,从该工程策划之初我便参与其中。应《兵器》杂志之邀,谨就我所接触到的该工程的前期情况向读者诸君做一介绍。

  • 标签: 军舰 工程 复制 中国海军 甲午战争 洋务运动
  • 简介:一、为什么要进行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人是生物界最重要的一种生物。人类要走出地球,载人航天工程要送人、要保人,首先就要研究人在空间这种特殊环境下的适应和变化过程,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就是要为载人航天提供一个基础。

  • 标签: 载人航天工程 生命科学 科学研究 生物
  • 简介:自二战以后,巨舰大炮时代宣告结束,战列舰、巡洋舰淡出历史舞台。毫无疑问,航母为今日强国海军的中心,但航母并非是直接用于海战的舰艇,当代海军水面舰艇的中坚力量是驱护舰,鉴于此,有了我们这次细致的访谈。

  • 标签: 驱护舰 水面舰艇 觇载武器 设计风格
  • 简介: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边境地区爆发的局部战争.我国称之为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个概念在广义上还包括从1979年至1989年长达近10年的边境武装冲突和对峙。

  • 标签: 自卫 轻武器 作战 边境地区 局部战争 武装冲突
  • 简介:译者注2014年11月,美国《国家防务》杂志刊登了桑德拉·厄尔文的文章《全球不稳定时代的十大颠覆性科技》作者展望了十个正在或将要发生革命性演变的科技领域.透过这些可以运用在军事装备上的新概念,可以看到美国追求的两个军事技术演进方向:无人智能化和效费比提升。通过嵌入更智能的软件,让机器大规模替代人类完成繁重和危险的任务,最大限度减少人的损失;同时让武器装备的生产和使用更简单、更便宜。

  • 标签: 军事科学技术 科技领域 军事装备 技术演进 武器装备 智能化
  • 简介: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轻小型航空器制造不再是什么尖端的技术.现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具备了制造轻小型航空器的技术与实力。这次航展上,捷思腾工业公司就展示了其自行研制的轻小型航空器及配套产品。

  • 标签: 航空器 总工程师 制造 公司 工业 民企
  • 简介:在我军35毫米高炮和155毫米榴弹炮列装之后,曾经发生我军火炮的发展是采用西方的口径系列,还是采用俄罗斯(前苏联)的口径系列的争论。这两个系列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样在历史上影响我国和我军装备的,现在将其大致的情况做一个梳理。

  • 标签: 火炮设计 口径 155毫米榴弹炮 生产 前苏联 俄罗斯
  • 简介:在2010年珠海航展室内展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展出了一幅由多种不同类型的导弹火力平台、预警探测平台,以及多级指挥中心构建而成的防空体系作战效果图,非常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中国当前在国土防空体系建设上,已经建起了多层次配套、覆盖多空域的导弹防空作战体系。

  • 标签: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高级工程师 防空作战 导弹 体系化 防空体系
  • 简介:近年来,中国无人直升机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历次航空类展会上,都有大量无人直升机产品亮相,但纵观这些产品,大都是机长不超过两米,任务载荷不超过20千克的“轻量级选手”。受限于身小力亏,其性能和技术均停留在比较初级的水平上。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潍坊天翔航空工业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的无人直升机V750,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757千克,它一亮相,就立即在观众和专业人士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 标签: 航空工业公司 直升机 总工程师 潍坊 航空航天博览会 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