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1前言与其他纯技术性标准不同,辐射防护标准作为保护人类及其环境免受或少受辐射损害的一种标准,它绝对不是纯技术性标准。它的发展不仅受到人类生产活动和科学技术基础发展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社会文化、伦理以及公众感觉和可接受性的影响。辐射防护标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演变过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标签: 辐射防护标准 科学技术基础 辐射损害 演变过程 纯技术 社会文化
  • 简介:1引言任何一种物理量应有的属性是可以通过测量或计算、定量描述某一具体物体或现象的某种特性。然而,辐射防护的基本量在实践中常常是不可测量的,这也是由来已久的事实。为此,1980年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第33号报告提出了“指数量”。此后,在辐射防护领域引起了一系列的讨论,特别是对辐射防护测量中使用的量这个问题。讨论的结果引出了ICRU第39号、43号、47号和51号报告。为了对外照射情况下的区域监测和个人监测中用的剂量当量作一详细规定,在39号报告中引入了实用量。后来的ICRU第43号报告(ICRU,1988)和ICRU第47号报告(ICRU,1992)给出了有关这些量的补充资料。ICRU51

  • 标签: 个人剂量当量 吸收剂量 辐射防护 辐射权重因数 周围剂量当量 定向剂量当量
  • 简介:俄罗斯《工作人员放射性防护用品规定》从适用范围、一般要求、防护用品类别、沾污水平确定、去污流程、安全条件、辐射监测要求等方面制定了比较完整、系统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放射性防护用品处理标准,对我国相关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辐射防护 放射性 防护用品 沾污水平 去污
  • 简介:本文概述了核辐射监测装备(军用辐射防护仪器)与民用辐射防护仪器及其标准化、国防电离辐射计量的技术范畴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着重论述了现代军民用辐射防护仪器标准化对国防电离辐射计量的发展需求,包括仪器量值与国防计量标准、准确度表达、计算剂量学、辐射场模拟、低辐射水平监测等方面。

  • 标签: 辐射防护 电离辐射 标准化 计量
  • 简介:本出版物替代2005年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丛书》第NS-R-4号印发的“安全要求”出版物《研究堆安全》,并已考虑2006年出版的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丛书》第SF-1号《基本安全原则》。促进核安全的各种要求旨在确保达到可以合理实现的最高安全水平,以保护工作人员和其他现场人员和公众,以及保护环境免受核设施引起的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

  • 标签: 安全要求 安全标准 研究堆 国际原子能机构 保护环境 出版物
  • 简介:该"安全要求"出版物规定了在与辐射危险有关的组织内以及在引起辐射危险的设施和活动中建立、评定、保持和不断改进对安全的有效领导和管理的要求。这包括监管机构和其他主管当局,以及负责设施或活动的组织。该"安全要求"出版物取代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丛书》第GS-R-3号《设施和活动的管理系统》。

  • 标签: 安全标准 安全要求 管理系统 PART GSR 辐射危险
  • 简介: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依托已有的核安全标准,开展的设计安全评估服务(DSARS)得到了业内广泛的认可,通用反应堆设计评估(GRSR)即是其中一种:文章首先对IAEA核安全标准的三个层次及其主要内容进行简单梳理,然后结合已经开展了的GRSR评估活动,对评估的流程、内容、结论等方面进行介绍,同时还对评估过程中专家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了简单归纳,最后给出了开展GRSR评估的指导性意见。

  • 标签: IAEA 安全标准 通用反应堆 设计评估
  • 简介:该标准对监测皮肤、四肢和眼球晶状体的辐射剂量规程作出说明,通过考虑实际问题,对决定是否需要剂量计以及确保个人监测符合辐射的本质提供指导。该标准适用的辐射情况包括暴露于8keV~10MeV的光子以及60keV~10MeV的正负电子。该标准为监测大纲的设计提供指导,确保符合法定个人辐射剂量限值。

  • 标签: 辐射防护 个人监测 辐射剂量 晶状体 眼球 规程
  • 简介:该出版物是对2011年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丛书》第SSR-2/2号印发的"安全要求"出版物《核电厂安全:调试和运行》所作的修订。上次修订的目的是根据新的运行经验和核工业的新趋势重新构建《安全标准丛书》第NS-R-2号(2000年印发);纳入关于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标准丛书》第NS-R-2号以往未包括的新要求;以及反映当前的实践、新概念与技术的发展。

  • 标签: 核电厂安全 安全标准 运行经验 安全要求 调试 SSR
  • 简介: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文章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中教育培训的各项内容,结合中核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实践,梳理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分析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培训的有关要求。

  • 标签: 安全教育培训 标准化 要求
  • 简介:该出版物是对两项安全导则的修订与结合,即IAEA安全标准系列No.NS—G-1.1和N0.NS—G-1.3。该出版物对以上两项安全导则发布后仪表与控制系统发生的改变进行说明。主要变化与计算机应用的持续发展相关,也与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实际使用上必要方法的演变有关。此外,也将人因工程学的进展和计算机安全性的需求纳入考虑范围。

  • 标签: 控制系统设计 安全导则 IAEA 安全标准 仪表 NO
  • 简介:目前繁琐的文件化规定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导致安全体制出现了问题。文章结合核工业系统阐述了第五代安全管理时代——适应性安全时代的特征。适应性安全时代包括适应性文化、警觉意识以及恢复性管理并且需要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即从人为可变性作为一种责任和需要被控制的因素到人为可变性作为一个优势和安全的重要因素。核电运行管理中应对适应性安全时代加以重视。

  • 标签: 安全管理 适应性 安全文化 恢复性管理
  • 简介:EPR安全分级体系中引用了安全功能分级的概念,通过安全功能分级确定执行安全功能的物项的定级文章介绍了安全分级基本过程,EPR核电厂的安全功能设计,EPR核电厂机械分级、功能分级、电气仪控设备分级、构筑物分级和抗震分级,并就EPR的安全分级同CPY安全分级进行对比,更清楚地说明EPR以安全功能分级指导物项分级的思想,以帮助设计人员理解安全分级的基本思想,加以工程应用.

  • 标签: EPR CPY 安全分级 安全功能 屏障
  • 简介:本文介绍了现阶段我国核安全法规体系及与核安全有关的国家和企业核技术标准体系,具体分析了我国核安全相关标准的现状、政策,并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核安全 标准 政策
  • 简介:2015年5月18日~5月22日,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联合捷克UJV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为期五天的以“核电厂电气设备鉴定及设施设备防护涂层鉴定”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会,来自捷克UJV研究所、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核动力运行研究所等21家单位40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国际标准化 学术交流会 防护涂层 设施设备 电气设备 核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