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 为了解昌平区细菌对食品污染的特点,2004年采集6类305件食品,按照GB/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0157:H7大肠杆菌5种致病菌检测。菌株鉴定应用API细菌鉴定系统,肠毒素检测用minVIDAS测试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6.07%,其中生肉、生牛奶、生食水产品检出率比较高,分别为25%、16.98%、27.27%;散装熟肉制品、乳制品也有检出,分别为4.29%、5%。在检出的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有31株产生肠毒素,占63.26%,其中生、熟肉类肠毒素阳性25株;从奶类、生食水产品中各检出3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34株,检出率为11.15%,其中生肉检出率高达20%,其次为散装熟肉制品(8.57%);另外从淡水鱼中检出4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28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hly、iap、prfA)检测全部阳性。生肉中检出一株肠炎沙门菌。未检出O157:H7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昌平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食物的污染比较严重,生食品与加工后食品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

  • 标签: 食品 食品污染 沙门氏菌属 葡萄球菌 金黄色 弧菌 副溶血性 利斯特氏菌 单核细胞增生
  • 简介:快餐盒饭细菌污染状况调查陈太基戴建华王为云封幼玲江苏省卫生防疫站(210009)快餐盒饭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使快餐盒饭这一高效快捷的用餐方式健康发展,也为给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于1996年6月间对南京市某地区的76...

  • 标签: 快餐盒 细菌污染状况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外资企业 食物中毒
  • 简介:目的调查冷冻肠衣携带细菌的情况。方法用16SrDNAPCR序列扩增和分析技术对2010—2012年从南通地区肠衣生产、加工企业的冷冻肠衣中分离的65株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这些细菌包含了来自13个属的20种细菌,其中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s)、海氏肠球菌(Enterococcushirae)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是比较明显的优势种群。另外,许多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人和动物发生疾病。结论冷冻肠衣可以携带多种细菌,应该进一步加强监测和研究。

  • 标签: 冷冻肠衣 16SrDNA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肉与肉制品被细菌污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约占食物中毒起数的60~70%,而且又以集贸市场所销售者较多。为严防细菌食物中毒,加强肉与肉制品的卫生管理,我们于1988年6月中旬对本市市区范围内集贸市场熟肉摊贩所销售的熟肉及其制品进行了细菌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熟肉制品 细菌污染 起数 卫生管理 大肠菌群 感官检查
  • 简介:为肠杆菌科细菌分析的需要,应用C++语言,编制了《华顺微生物分析鉴定智能系统》(HUASUN),该系统的V2.0版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分析组件组成,该组件以伯杰氏细菌分类鉴定手册、美国临床微生物学手册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等为参考基础,编制肠杆菌科细菌分析鉴定组件(ent15和ent48)。该版本可鉴定分析肠杆菌科的常见的21个种类,包括了大部分临床上最新的分离菌种。与常用的VITEK、API、ATB及国内开发的常见鉴定系统比较,该系统可鉴定分析的肠杆菌科细菌最多。生化鉴定项目由常用的15个生化检验项目(ent15)和48个生化检验项目(ent48)两部分组成。在ent48中,可任意选择48个生化中的试验项目和个数,组成鉴定系列,进行鉴定分析,这一智能化特征在VITEK、ATB、API及国内开发的常见鉴定系统中是没有的。该版本对细菌鉴定过程中的异常生化及进一步区分的生化项目可作智能化选择分析。该系统的V2.0版还包括了沙门氏菌血清型分析和细菌食物中毒分析组件。

  • 标签: 肠杆菌科细菌 分析鉴定 应用 软件 人工智能 食品卫生
  • 简介:冷冻熟制淡水螯虾肉是我国开发不久的出口水产品,主要输往欧美国家。我国野生淡水螯虾资源丰富,盛产于长江流域,近几年来,随着出口市场走俏,熟螯虾生产厂家发展声速,出口量连年翻番,仅在盐城地区年出口创汇就达1000多万美元,但由于该产品系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国际市场对其细菌指标要求日趋严格。然而,许多工厂因未能在生产中控制细菌指标,突出反映在细菌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导致大批产品不合格,严重影响了经济及社会。为了切实解决细菌污染问题,笔者根据进口国的卫生法规,结合工厂实际生产管理所能达到的水平,确定细菌污染控制的目标为:细菌总数<1×10^4个/g;金黄色葡萄球菌<10个/g。经过近四年的调研和试验,较好地达到预定目标,产品卫生得到保证,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出口产品 冻熟淡水螯虾肉 生产技术 冷冻加工 细菌污染控制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发酵豆腐的细菌菌群组成,了解此类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方法从市场收集4个省份生产的7个品牌的发酵豆腐样品,并从中提取DNA,对16SrRNA基因的V3区进行PCR扩增,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序列分析了解样品的细菌组成特征。结果各样品获得序列数平均为4307条。序列分析结果表明7种样品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约占全部细菌的97.4%;各样品在门水平上为4~13类,在属水平上,样品的菌群组成复杂,大多数样品的细菌菌属都在10类以上,并发现样品的菌群组成与地域和制作工艺密切相关;另外,部分样品检出较高丰度的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克罗诺杆菌属等致病菌,及弧菌属、肠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等潜在有害菌属。结论产地和工艺对豆腐中的细菌具有明显的影响,现有发酵豆腐的生产模式造成产品病原菌的过度繁殖,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 标签: 发酵豆腐 16S rRNA基因测序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 简介:0 前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的品种、品质、风味、口感、营养成分等日益被消费者所关注。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近年来食品冷加工技术飞速发展,大大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随之,食品冷藏链中解冻这一环节也受到部分企业,特别是冻品深加工企业的重视。解冻,是冻结的逆过程,是将冻结中形成的冰晶融化成水。在传统的解冻方法中,如空气解冻(静止空气、流动空气、加湿空气、加压空气等)、清水解冻(静止水、流动水、喷淋水)、真空低温解冻、溶液浸渍解冻(盐水溶液、乙二醇等)等,冻品均处在温度比它高的介质中,介质能量传递给食品,表层的冰首先融化,之后逐步向中

  • 标签: 食品解冻 新技术 非热技术
  • 简介:筛选出适用于熟制凡纳滨对虾的生物抑菌剂,以期延长熟制凡纳滨对虾的货架期。对熟制凡纳滨对虾中优势腐败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溶菌酶对分离到的优势腐败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从熟制凡纳滨对虾中分离到的2株优势腐败细菌,一株属于芽孢杆菌属,一株是白色海球菌;壳聚糖对2株优势腐败细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效果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强,2株优势腐败细菌对浓度为15.0mg/100mL的壳聚糖高度敏感。Nisin和溶菌酶对2株优势腐败细菌无抑菌作用。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优势腐败细菌 抑菌剂
  • 简介: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抑菌试验指示菌,采用从凤凰单丛茶中分离到的内生细菌FH01的无菌发酵液进行抑菌试验,对内生细菌FH01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对抑菌活性影响较大的因素为碳源、氮源、初始pH、发酵温度、摇床转速、发酵时间。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对FH01的发酵条件进行六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FH01最佳发酵条件为麦芽提取物用量1.43%(m/v),大豆蛋白胨用量1.67%(m/v),初始pH5.0,发酵温度36.78℃,摇床转速129.52r/min,发酵时间67.36h。在此条件下,FH01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2.10mm,与预测值24.10mm相比,相差仅为2mm,比优化前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14.50mm(n=3)提高了34.39%。

  • 标签: 内生细菌FH01 抑菌 发酵条件 响应面优化
  • 简介:本市某医院婴儿室发生一起吃严重污染牛奶引起的婴儿食物中毒。从病婴及牛奶中分离出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是一起混合型细菌感染的严重食物中毒事故。婴儿发病率为100%(36/36)。实验证明,所分离的汤卜逊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及奇异变形杆菌均有毒力,可以认为是引起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这类情况,过去国内外文献不多见。兹将发生经过及实验室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细菌感染 病原学分析 奇异变形杆菌 检验结果报告 兔肠结扎试验 菌株数
  • 简介:对加工过程进行过程能力指数计算的基本假设是过程受控和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的现象,这使得传统的过程能力指数度量失准。本文在简单介绍过程能力指数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INITAB的简易计算过程能力指数的方法,并结合香精香料生产过程进行了实证。

  • 标签: 正态性检验 过程能力指数 香精香料 质量控制
  • 简介:2月25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通报,批准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用于部分碳酸饮料。加拿大卫生部已经对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用于这些饮料的安全进行评估,尚未发现安全隐患,因此更新许可甜味剂列表,这些饮料为酒精、水果味碳酸饮料,可乐饮料除外。

  • 标签: 碳酸饮料 赤藓糖醇 加拿大 果味 酒精 甜味剂
  • 简介:目的建立丙烯酰胺(AcA)生成的水相模型,研究还原性糖对其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AcA的形成机理用天门冬酰胺和葡萄糖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高含量的AcA,添加3种还原性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和5种还原性糖(木糖醇、甘露醇、海藻糖、蔗糖、山梨醇)研究抑制效果。结果确定了生成AcA的最佳条件为0.1mmol天门冬酰胺(0.015g)、0.1mmol葡萄糖(0、020g)、蒸馏水(10μl)于干燥箱中160℃反应30min。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对AcA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43%、16%、6%,海藻糖对AcA的抑制率为60%。结论还原性糖中除蔗糖外都对AcA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海藻糖和甘露醇是最佳抑制添加剂。

  • 标签: 丙烯酰胺 非还原性糖 模型 结构
  • 简介:人体是一个"灵活的"有机体,它能够应对正常情况和每天所遇到的挑战。人体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系统。它具有消化、吸收、调节和反调节功能,能够改善和运行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并能够为人体的每个细胞提供生命所需的能

  • 标签: 新陈代谢过程 反调节 INTESTINE 营养问题 OSTEOPOROSIS 健康功效
  • 简介:目的观察转人乳铁蛋白(hLF)基因大米是否具有慢性毒性作用。方法初断乳的180只SD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3组:转基因hLF基因大米组、亲本大米对照组和AIN-93对照组,分别饲喂相应饲料12个月。观察大鼠的体重、进食量、血常规、血生化情况,实验末期处死动物,称量脏器重量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转hLF基因大米组血常规(LYM%、GRN%)、血生化(ALT、AST、GLU)在个别时间点上与亲本对照组或AIN-93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观察指标与两个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现有实验结果不能证实转hLF基因大米对大鼠有慢性毒性作用。

  • 标签: 转基因大米 人乳铁蛋白 慢性毒性 毒理学试验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概率评估上海市伤寒沙门菌(以下简称"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负担,为上海市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60个街道/乡镇,通过入户问卷调查获得居民急性胃肠炎的人年发病及就诊情况。随机抽取上海市23家监测医院,获得患者采样率、检测率、阳性率等数据。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得沙门菌感染病例的报告率。根据疾病发病与报告金字塔建立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从主动监测和被动报告两种方法估计上海市沙门菌流行病学负担。结果上海市居民急性胃肠炎人群调查获得年发生率为23261例/10万,患者就诊率为20.47%(26/127)。监测医院腹泻病例的粪便采样率为21.66%(5974/27587),沙门菌阳性率为3.53%(211/5974)。沙门菌阳性的报告率为81.04%(171/211)。根据被动报告病例直接计算的年发病率仅为5例/10万。被动报告概率估计的上海市沙门菌年发病率为270例/10万[95%可信区间(95%CI):185~399],估计每年发病人数6.21万(95%CI:4.25~9.18),总低估系数为60∶1。主动监测估计沙门菌感染年发病率为686例/10万(95%CI:549~843),估计每年发病人数为15.78万(95%CI:12.64~19.42),总低估系数为154∶1。经过比较,主动监测估计结果为被动报告估计结果的2.54倍。沙门菌感染具有较明显季节,每年5~8月是沙门菌感染的高发期。结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估算沙门菌感染年发病率远高于被动报告估算的年发病率,说明主动监测在掌握疾病发病、就诊和流行病学负担估计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同时发现患者就诊率是影响沙门菌感染总病例数估计的最大因素。本研究进一步证明疾病负担金字塔模型在我国食源性疾病单病种疾病负担领域的可行

  • 标签: 沙门菌感染 流行病学负担 金字塔模型 食源性疾病 概率评估
  • 简介:目的研究芹菜素的安全,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芹菜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大鼠90天喂养试验。结果芹菜素大鼠急性毒性的MTD大于8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未见芹菜素对大鼠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有生物学意义的影响。芹菜素对大鼠脏器无明显影响。结论芹菜素属实际无毒物,无遗传毒性,芹菜素的大鼠90天喂养实验的NOAEL为8g/kgBW。

  • 标签: 芹菜素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亚慢性毒性 食品安全
  • 简介:建立了测定琥珀酸单薄荷酯含量的水滴定方法。采用电位法和指示剂法指示滴定终点,对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用气相色谱法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用甲醇钠标准滴定溶液对琥珀酸单薄荷酯进行水滴定,采用电位法和指示剂法的测定结果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置信度95%);体系中水分含量≤1%时,对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影响。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非常适用于琥珀酸单薄荷酯含量的测定和质量控制。

  • 标签: 琥珀酸单薄荷酯 非水滴定 电位法 指示剂法 气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