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建立虾青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Discovery-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丙酮-水(76∶15∶9)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482nm,柱温为30℃。在所选定的液相色谱条件下,有关物质与主药分离良好,虾青在636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灵敏度为11ng/mL,平均回收率为100%,RSD为0.29%。

  • 标签: 虾青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 简介:各类果蔬、饮料及维生C(VC)制剂是摄入VC的主要来源,对无锡地区销售的各类食物中的VC含量进行检测,目的在于了解市售产品中的VC含量,评价无锡地区居民膳食中VC的摄入量,为企业合理制订标准提供依据.

  • 标签: 食物 检测方法 维生素C 膳食标准
  • 简介:以2%偏磷酸、2%草酸、10%三氯乙酸及2%草酸+10%盐酸作为提取剂,分别对草莓、鲜枣、香蕉、西瓜和桃5种水果中的维生C进行提取,并利用碘量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采用2%草酸+10%盐酸提取时效率较高,稳定性好,且VC含量接近标准.

  • 标签: 水果 维生素C含量 测定方法 碘量法 提取剂
  • 简介:叶黄素是一种富集于眼睛视网膜黄斑区的黄色素,缺乏叶黄素会增加可致盲的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病风险;β-胡萝卜作为维生A的前体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可转化维生A营养眼睛。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是我国卫生部颁布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为了确定紫苏中对视力有保护作用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含量,在优化提取条件的前提下,采用高效液相方法分析了两个紫苏品种不同采收期叶黄素和β-胡萝卜含量。结果表明添加了pH为7的15%醋酸三乙胺的乙醇为叶黄素的最佳提取溶剂,β-胡萝卜的最佳提取溶剂为石油醚-丙酮(8∶2),叶黄素和β-胡萝卜在紫苏叶中最高含量分别为740μg/g干重和543μg/g干重。

  • 标签: 紫苏 叶黄素 Β-胡萝卜素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目的有效地控制冬虫夏草发酵液冻干粉的质量.方法建立了测定虫草和腺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条件: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甲醇(2+85+2);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洲波长260nm.结果虫草浓度在0.45~18.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相关,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6.5%,RSD为2.3%.腺苷浓度在1.76-17.60μ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性相关,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7.3%,RSD为1.0%.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冬虫夏草发酵液冻干粉的质量.

  • 标签: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冬虫夏草属 虫草素 腺苷 植物提取物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保健食品中葛根含量的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D101大孔树脂层析柱(10cm×15cm×1.0cm)层析,采用ODS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36%乙酸+水:25+3+72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7nm。结果葛根在5.0~50.0μg/ml内呈线性关系,r=0.9998,方法的回收率为81.6%~100.2%,试样测定RSD为0.84%~1.0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回收率高,分离效果好。

  • 标签: 营养保健品 葛根素 色谱法 高压液相
  • 简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优化甜藤提取工艺,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锦屏、凯里、黎平的甜藤中维生C、总糖、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提取维生C的优化条件是:料液比1∶20,浸泡时间50min,超声时间40min,水浴温度45℃;提取总氨基酸的优化条件是:料液比1∶20,浸泡时间35min,超声时间40min,水浴温度45℃;提取总糖的优化条件是:料液比1∶20,浸泡时间35min,超声时间40min,水浴温度65℃。从江甜藤维生C含量(1.0101%)最高;黎平甜藤总糖含量(48.9902%)最高;锦屏甜藤总氨基酸含量(9.355%)最高。对贵州甜藤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甜藤 维生素C 总糖 总氨基酸 提取
  • 简介:本文建立了不同加香食品中以1,4-二溴苯和乙酸苯乙酯为内标测定天然有害物侧柏酮、龙蒿脑、黄樟和甲基丁香酚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前处理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以二氯甲烷作为提取剂将待测物从各食品基质中分离。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四种待测物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值与浓度比值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54-0.99973;方法检出限分别为侧柏酮0.16μg/mL、龙蒿脑0.2μg/mL、黄樟0.2μg/mL和甲基丁香酚0.4μg/mL;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2.47%-98.06%,相对标准偏差为1.09%-4.05%,获得了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考察了不同基质对待测物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对市场上5种食品的检测,表明该法可实现对样品进行灵敏、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本方法可靠,能满足实际样品的检测及监控的要求。

  • 标签: 侧柏酮 龙蒿脑 黄樟素 甲基丁香酚 气相色谱法 同时蒸馏萃取
  • 简介:目的:研究虎舌红根中槲皮提取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虎舌红根为原料,优化超声波提取槲皮工艺条件,并与常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同时研究不同采收季节虎舌红根中槲皮含量变化规律。结果:料液比为1∶30(g/mL)、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声功率为200W、提取时间为65min,此工艺条件下,虎舌红根中槲皮提取量为(8.93±0.23)mg/g,高出乙醇加热回流法2.41mg/g;春、秋两季槲皮含量水平较高,而冬、夏两季较少,在1月份含量最低。结论:为提高虎舌红的附加值及合理选择采收时间提供依据。

  • 标签: 虎舌红 槲皮素 超声波提取
  • 简介:目的检测人初乳、集中饲养的新西兰进口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液中胰岛样生长因子-1(IGF-1)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比较人初乳和牛初乳、牛初乳和牛常乳以及牛乳和同期采集的血液中IGF-1、NGF的含量。方法采用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人初乳、牛初乳、牛常乳和血中IGF-1、NGF的含量,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测定的人初乳中IGF-1的含量是26.91μg/L,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清中IGF-1的含量分别是38.40、20.14和37.35μg/L。人初乳中NGF的含量是300.47ng/L,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清中NGF的含量分别是69.82、110.37和9.63ng/L。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牛初乳和人初乳中IGF-1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牛初乳中IGF-1的含量高于牛常乳(P〈0.05),牛乳中IGF-1的含量与同期血液中IGF-1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人初乳中NGF的含量高于牛初乳(P〈0.05),牛初乳和牛常乳中NGF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同期牛血中NGF的含量低于牛乳中NGF的含量(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牛初乳与人初乳IGF-1含量无明显差别,人初乳中NGF含量更加丰富。

  • 标签: 人初乳 牛初乳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放射免疫分析法
  • 简介:目的研究开平市产酱油中铵盐含量及其污染来源,为酱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测酱油中的铵盐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计算铵盐比率和合格率;检测原料焦糖色中氨氮含量和糖蜜中铵盐含量。结果半成品酱油铵盐合格率(100%)和成品酱油铵盐合格率(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01〈P〈0.05);成品酱油中生抽酱油铵盐合格率(100%)和老抽酱油铵盐合格率(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P〈0.01);焦糖色中氨氮含量在0.02%~0.04%之间,全部合格;糖蜜中铵盐含量在0.05~0.25g/100ml之间。结论开平市产部分酱油品种铵盐含量超标,是加入铵盐含量高的糖蜜导致。

  • 标签: 酱油 铵盐 监测 分析 食品安全
  • 简介:以藕淀粉为原材料,对淀粉增抗的影响因素及工艺进行了研究。采取了物理、化学改性法及脱支酶法多种增抗方法。结果表明:乳浓度在6%时,淀粉粒中直链淀粉分子相互接近的可能性很大,因而能提高抗淀粉的得率;脱支酶的加入促进了抗性淀粉的形成,实验显示在加入脱支酶0.05mL,充分酶解60min时,抗性淀粉含量最高;而pH调节剂的加入更加丰富了抗性淀粉增抗的方式,其中以三元酸为pH调节剂,在100℃酸解4h时得率最高。通过三种增抗方式的研究,我们能比较全面掌握淀粉增抗的规律,为对抗性淀粉实现生产奠定了研究基础。

  • 标签: 藕粉 普鲁兰酶 抗性淀粉 工艺
  • 简介:小麦粉是日常生活和许多食品加工行业常用的食品原料,而磷酸盐在其加工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膨松、抗氧化等作用,国标要求用GB/T5009.87-2003《食品中磷的测定》第三法对小麦粉及其加工制品进行磷酸盐含量检测,但小麦粉的磷酸盐本底含量对小麦粉加工制品磷酸盐检测结果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未有相关报道。为了确认国标法测定市售小麦粉磷酸盐含量时,小麦粉本底对结果的影响,测定了华北、东北地区10个自磨小麦粉磷酸盐含量,结果显示自磨小麦粉的磷酸盐检测值达到了2.55g/kg~3.59g/kg,此检测值已经接近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磷酸盐限量值5g/kg。市售小麦粉及其制品的磷酸盐检测量实则为小麦粉本底磷酸盐含量及磷酸盐添加剂的总量。因此在小麦粉磷酸盐检测时有必要考虑本底值的影响,以上检测结果为小麦粉生产加工过程中磷酸盐添加限量值提供科学数据。

  • 标签: 小麦粉 磷酸盐 国标法 本底值
  • 简介:以氯化钯和硝酸镁为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乳粉中的铅含量.当铅的质量浓度在0.5~30μg/L时与吸光度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118.275X-0.0831,相关系数为0.9992.对乳粉中的铅进行测定,铅的加标回收率为95.8%~98.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6%~2.80%.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测定方法 乳粉 样品 预处理
  • 简介:目的建立及优化爆米花中双乙酰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潍坊地区市售爆米花中双乙酰含量进行检测。方法从爆米花预处理方法、料液比、蒸馏提取时间、显色时间及最佳检测波长等方面,建立并优化爆米花中双乙酰含量的检测方法,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对6种市售爆米花中双乙酰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通过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爆米花样品粉碎目数40目,料液比1∶5,蒸馏提取时间30min,显色时间20min,最佳检测波长335nm,利用该方法测定6种市售爆米花中双乙酰的含量分别为7.15、10.85、5.05、7.50、7.40、6.25mg/kg。结论试验建立的双乙酰含量的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有良好的回归性和可再现性,方法检出限为0.0687μg/L。试验测得的潍坊地区6种市售爆米花中双乙酰含量均在美国香料和香精制造者协会(FEMA)规定范围内。

  • 标签: 爆米花 双乙酰 邻苯二胺比色法 食品添加剂 检测 食品安全
  • 简介:天然D-α-维生E是一种高品质的天然维生E。本文郑重介绍天然维生E的分类,天然D-α-维生E与合成维生的差异以及天然D-α-维生E先进的制备技术;国内外天然维生E技术水平的差异;新昌制药厂在研制开发天然D-α-维生E上所做的工作。

  • 标签: 天然D-α-维生素E 天然维生素E 合成维生素E 制备技术 食品添加剂
  • 简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VA、VE的方法。样品预处理采用经二甲亚砜和正已烷的混合溶液于60℃剧烈振摇提取30rain,离心后吸取正己烷层,合并3次提取的溶液后直接进行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Inertsil氨基柱(4.6mm×250mm,5μm),以含0.1%异丙醇的正己烷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25℃。结果表明,VA、VE分别在5~25μg/mL、100~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达0.9997和0.9998,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较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7.53%~100.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与相应的检验标准测定结果比较,相对偏差均小于1.0%,无明显差异。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不同厂家、不同配方的保健食品中添加合成VA、VE的同时定量测定。

  • 标签: 正相色谱 保健食品 VA VE
  • 简介:本文分别采用碘滴定法和邻苯二胺比色法测定发酵乳中的乙醛和双乙酰含量,试验显示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通过在鲜奶中添加不同浓度外源性乙醛和双乙酰,经组织感官评价小组品尝和统计,结果显示乙醛能赋予酸奶清爽的芳香味,双乙酰能带来较重的奶油香味,两者可品尝到的最低阈值均为5mg/L,质量含量超过30mg/L时,会使酸奶产生不愉快的风味。当酸奶中乙醛和双乙酰质量含量比例为2.5:1时,酸奶香气最佳。

  • 标签: 乙醛 双乙酰 风味
  • 简介:发酵酒中甲醇、杂醇油和锰含量的调查许启旺湖南省桂阳县卫生防疫站(424400)目前我国制定的发酵酒卫生标准(GB2757—81)未有甲醇、杂醇油和锰的指标。但发酵酒在酿制过程中原料的糖化发酵,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解都有可能产生甲醇、杂醇油。原料中可能含...

  • 标签: 发酵酒 杂醇油 锰含量 食品卫生 检验方法 甲醇
  • 简介:盐分(可溶性氯化物)在很多食品的质量检测项目中作为必检指标,将它作为衡量产品质量优劣的要素之一,准确测定食品中的盐含量,在质量检测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影响盐分检测准确度的因素很多,但指示剂的浓度和被测溶液的PH往往会被检测者所忽视,下面以银量法(铬酸钾溶液为指示剂)测定盐分的实验为例,分别阐述如何确定指示剂浓度和为何要调节被测溶液的PH值。

  • 标签: 食品 盐分含量 检测 准确度 银量法 指示剂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