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孩子已经两三岁,但还不会自己上厕所,这让不少妈妈烦恼不已。比利时的研究人员发现,让适龄儿童使用一种在孩子小便时就会响起音乐的“报警”尿布,能够帮助培养他们上厕所的习惯。

  • 标签: 认知能力 培养 尿布 报警 幼儿 研究人员
  • 简介: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UV、IR、GPC、NMR等现代分析手段对桉木木素的结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木木素由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结构单元组成,两结构单元比例约为0.56:0.44,其结构单元实验式为C9H8.O9O3.3O(OCH3)1.44。桉木木素中的甲氧基含量和酚羟基含量较高,每C9单元中含有0.45个β-0一4结构及少量的β-β和β-5结构,每C9单元中有0.43个缩合单元,桉木木素中含有少量的共轭芳香酸的脂类。

  • 标签: 桉木 木素
  • 简介:本文研究了研磨碳酸钙涂层表面结构和孔隙特点:讨论了颜料粒径和粒径分布对涂层结构和涂布纸性能的影响.用来评价涂层结构的三种手段.是扫描电镜,压汞测定方法和触针式表面粗度仪.

  • 标签: 碳酸钙 涂层结构 研磨 颜料 性能 表面结构
  • 简介:在对水平连蒸管调研的基础上,给出了水平连蒸管及其大开孔进出料管的常见设计参数.采用改变接管厚度、补强圈厚度、补强管情况下接管的厚度3种优化方案,利用三维有限元法软件FEA-Nozzle计算并确定了水平连蒸管大开孔进出料管的最佳结构尺寸.在满足JB4732-1995规定的强度要求前提下,由于降低了蒸煮管的壁厚,选用了补强圈和补强管补强,从而使蒸煮管造价降低.

  • 标签: 水平连蒸管 大开孔 结构优化
  • 简介:关于消费结构方面的理论研究我没有看到什么书,我还是在中学读书时候读到一本李权写的经济学的书,其中讲了一个很粗浅的道理,但我觉得还是有意思的事情。不过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进步,把人的消费分成食物、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及杂支这样5个方面,并作出食物占的比例越大表示生活越贫困,建筑与燃料支出成正比、杂支比重的增加表示消费程度的提高这些说法,只适用于落后的社会经济生活,用于今天明显过时了。

  • 标签: 消费结构 住房 经济学 支出 贫困 增加
  • 简介:采用岳阳天然荻场当年成熟获秆为代表样,经苯:乙醇(2:1V/V)及热水抽提,再用缓和亚氯酸钠法处理得到综纤维素.然后用KOH溶液抽提,得到三种半纤维素级份DA、DB1和DB2.用Fehling’s试剂纯化半纤维素级份DA二次,得到聚木糖(DA2)试样,测其糖基比、数均聚合度、各糖基的摩尔比、红外光谱和气谱-质谱(GC-MS)等结果可证实获主要半纤维素聚木糖(DA2)的化学结构,平均由104.5个D-吡喃式木糖基以β(1→4)糖苷键构成主链,另有6.3个L-呋喃式阿拉伯糖基和2.1个D-吡喃式葡萄糖醛酸基作为侧链连接在主链本糖基的2-或3-位上。

  • 标签: 糖基 化学结构 半纤维素 阿拉伯糖 吡喃 试剂纯
  • 简介:在对木片成分进行合理划分和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木片浸渍程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木片浸渍程度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际测定结果线性符合良好,可用以表达液体向木片内部浸渍的程度。木片浸渍程度数学模型中无体积项,计算过程不受木片形状的影响。

  • 标签: 木片 浸渍程度 数学模型
  • 简介:本文通过对打浆过程的机理进行分析,报据比边缘负荷理论,利用等效的概念.建立了打浆过程的双变量模型并探讨了模型的正确性,模型为实现打浆过程的自动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打浆 过程 数学模型 正确性 边缘 变量
  • 简介:采用不同的切片法和Jeffery离析法对山东省莒县洛河林场和高密市林业局苗圃的30个杨树品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引种杨树由于样品间的差异以及所处地区的不同,杨树木材的纤维含量、纤维长度、长宽比、导管含量及材积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存在差异;两个地区当中,莒县试验林的杨树木材生长量较高,高密市的较低。木材分子的纤维和导管发育具有协同性,在春季生长旺盛;木材分子中纤维所占的比例极高,为50%-60%,在采集的样品当中,L35、窄47号、L323在两地表现较好,而黑林3号、中绥12、抗虫杨表现较差。

  • 标签: 杨树 解剖结构 木材分子
  • 简介:利用紫外、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等对DMD(二甲基二环氧乙烷)处理前后纸浆残余木素的研究表明:DMD脱木素后纸浆木素中的游离酚羟基含量变化不大,这是因为DMD不仅能与具有游离酚羟基的木素结构单元反应.而且能与醚化了的单元起反应,增加了带有游离酚羟基的降解产物。

  • 标签: 残余木素 KP浆 酚羟基 游离酚 木素结构 脱木素
  • 简介: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O/C催化剂,采用FTIR、UV、^1H-NMR光谱和HPLC色谱,分析了以CuO/C为催化剂,以环己烯为还原剂对麦草碱木质素进行催化,研究了碱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变化。红外光谱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增加,羰基含量减少,芳环稳定;^1H-NMR光谱证实,还原碱木质素的羰基质子数呈下降趋势,羰基被还原为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质子数增加;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数均分子质量有所增加、重均分子质量减少,活化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小于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CuO/C催化剂对木质素还原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活性宫能团增加,苯环结构稳定,木质素的反应活性提高。

  • 标签: CuO/C催化剂 碱木质素 还原反应 化学结构
  • 简介:制备了不同碱化度和硅铝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样品经固化后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术谱研究了聚台硅酸硫酸铝的结构特征,发现聚合硅酸硫酸铝具有与聚台硫酸铝类似的结构特征。聚合硅酸硫酸铝是硅以与铝类似的结构形态取代聚合硫酸铝中的部分铝而形成的。在稳定的聚合硅酸硫酸铝中硅铝比与碱化度之间存在着成正比例的定量关系。聚合硅酸硫酸铝的常温结晶产物与聚台硫酸铝不同。

  • 标签: 聚合硫酸铝 硅酸 硫酸铝 新型 硅铝比 碱化度
  • 简介:研究了麦草NaOH-AQ浆在氧脱木素过程中木素结构的变化。采用酶-弱酸解两段法提取浆中残余木素;利用酸析法从黑液中分离出溶出木素试样,经过弱酸解得到提纯的木素试样。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的木素试样分别进行分子质量检测,得出各种木素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变化,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比;利用磷谱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对木素结构中脂肪羟基、总酚羟基、羧基以及总酚羟基中各酚羟基等官能团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以全面了解木素结构在氧脱木素中的变化规律。

  • 标签: 麦草浆 氧脱木素 木素分子质量 31P-NMR 木素结构
  • 简介:采用木片浸渍程度数学模型对木片厚度、预汽蒸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等对木片浸渍程度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木片浸渍程度数学模型可用以评价各因素对木片浸渍程度的影响,是评价木片浸渍程度的一个有效工具。

  • 标签: 木片 浸渍程度 数学模型 评价
  • 简介:对热置换麦草乙醇法制浆黑液中的溶出木素进行了分级分离提纯,并采用FT-IR、^13C-NMR等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出木素中由于温度变化析出的部分占有很大比例,当温度降至50℃时,黑液中可溶解的木素达到了总量的29.7%。一部分β-O-4结构的木素随着木素大分子的溶出转移到乙醇溶液中,而不是在发生断裂后再溶于蒸煮液中。在溶出木素中,低分子质量部分中包含了更多的羟基和羰基结构,其中包括大量的共轭羰基结构。伴随着α-O-4键的断裂,部分Cα上发生了与芳香环的缩合反应。

  • 标签: 溶出木素 分级 结构 乙醇法制浆 热置换
  • 简介:鉴于我国造纸工业的产能过剩和边际环境效应都十分突出,探索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造纸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理与措施。在分析我国造纸工业供需失衡的现状、趋势和效应的基础上,着重从供给侧分析其供需失衡的影响因素及其根源。依此,将供需理论与系统自组织理论相结合,构建面向绿色造纸的“2维-4环”供需调节机理模型。以该机理模型为理论指导,分别从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两个层面研究造纸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

  • 标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造纸工业 生态文明 自组织理论
  • 简介:对我国北方阔叶木速生材:三倍体毛白杨进行深度脱木素的改良硫酸盐法蒸煮(EMCC),得到EMCC纸浆。采用酶-弱酸解两段法从原料和EMCC纸浆中分离出原料木素和纸浆残余木素;采用酸析法从EMCC蒸煮黑液中分离出黑液溶出木素样品,再经弱酸水解得到纯的黑液溶出木素。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对所得木素样品分别进行了相对分子质量的检测,分析了EMCC蒸煮过程中木素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通过磷谱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得出木素结构谱图,对原料木素、纸浆残余木素和黑液溶出木素结构中各官能团进行定量分析对比,研究木素结构在EMCC蒸煮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标签: 三倍体毛白杨 EMCC ^31p-NMR 木素结构变化 木素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