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正>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新近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可用来含木质素的纤维及纤维制品进行改性,使其具有全新特性及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造纸工业、包装工业、建材工业等行业均可从中获益。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新近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可用来含木质素的纤维及纤维制品进行改性,使其具备防水、防电等全新特性,从而大大增加了木质纤维的应用范围。

  • 标签: 纤维制品 化学酶 建材工业 造纸工业 木质纤维 包装工业
  • 简介:本文用化学法和光谱法对麦秆中分出的酶解木质素(CEL)进行了研究,并与麦秆磨木木质素(MWL)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麦秆CEL主要是由愈疮木基丙烷,紫丁香基丙烷和一些对一羟基苯基丙烷组成,并含有一定数量的以对一香豆酸成主的酚酸;麦秆CEL重均分子量大于一般禾草类MWL;麦秆CEL和麦秆MWL在红外,紫外吸收光谱方面相似。但前者的制备得率更比后者高,而制备过程中所引起的结构变化却比后者少。

  • 标签: 麦秆 小麦 木质素 紫丁香 禾草 特性
  • 简介:木质素结构中含有芳环、脂肪族侧链和许多活性官能团,具有一定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性能.工业木质素主要源于制浆造纸业的副产物,通过改性可以制备各种功能不一的木质素基吸附材料.本文综述了木质素的吸附性能和国内外木质素基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探索今后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吸附材料 木质素 脂肪族 芳环 活性官能团 改性
  • 简介:在培养的过程中,加入木聚糖的白腐菌的生长明显优于空白对照样,白色的菌丝较早地覆盖在处理样品的表面;加入木聚糖,促进了木素的生物降解,大量的木素降解发生在培养的前期,而后期木素的降解量明显减少。木聚糖对酸溶木素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木聚糖的加入使纤维素降解有所下降,但由于半纤维素含量较少,可以认为木聚糖的加入对半纤维素降解的影响很小。

  • 标签: 白腐菌 木质纤维 生物降解 木聚糖
  • 简介:介绍了制浆废液木质素的结构特征、不同改性方法制备的木质素类固沙剂的结构与固沙效果,并提出了木质素类固沙剂的改性研究思路。制浆废液中木质素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改性后可提高沙子或土壤的抗压强度、抗风蚀强度、聚集体的含量等,因而在防风固沙方面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木质素 制浆废液 化学结构 固沙剂 改性方法
  • 简介: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O/C催化剂,采用FTIR、UV、^1H-NMR光谱和HPLC色谱,分析了以CuO/C为催化剂,以环己烯为还原剂对麦草碱木质素进行催化,研究了碱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变化。红外光谱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增加,羰基含量减少,芳环稳定;^1H-NMR光谱证实,还原碱木质素的羰基质子数呈下降趋势,羰基被还原为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质子数增加;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数均分子质量有所增加、重均分子质量减少,活化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小于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CuO/C催化剂对木质素还原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活性宫能团增加,苯环结构稳定,木质素的反应活性提高。

  • 标签: CuO/C催化剂 碱木质素 还原反应 化学结构
  • 简介:为了提高碱木质素的反应活性,探讨了高压条件下,以Pd/C为催化剂,氢气对碱木质素的加氢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的负载量3%、用量10%,温度100%,时间4h,氢气压力3MPa的条件下,反应后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醇羟基和酚羟基含量分别为15.69%、11.45%、4.24%,较反应前分别提高了158.1%、310.4%、28.9%。^1H-NMR分析显示,代表羰基和羧基的质子吸收减少,而代表酚羟基和醇羟基的质子吸收增加。GPC分析表明,碱木质素结构单元间的缩合减少,质均分子质量和数均分子质量在反应后都有所下降,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增大。元素分析显示,C和H的含量在反应后都有所增加,而O含量降低,表明碱木质素发生了还原反应。

  • 标签: PD/C催化剂 碱木质素 加氢反应 改性
  • 简介:研究了杨木木质素、银杏木质素、玉米秸秆木质素3种不同来源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并与微晶纤维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杨木木质素为GS型木质素,银杏木质素为G型木质素,玉米秸秆木质素为GSH型木质素;4种底物对于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强弱顺序为:银杏木质素〉玉米秸秆木质素〉杨木木质素〉微晶纤维素;木质素主要吸附的是纤维素酶中的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而对外切酶的吸附较少。

  • 标签: 木质素 纤维素酶 吸附作用 最大吸附量
  • 简介:以4(NH)2S2O8和NaHSO3作为引发剂,研究了芦苇乙醇木质素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中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用量、引发剂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条件为:丙烯酰胺单体与乙醇木质素的质量比为1:1,引发剂用量为50mmol/L,引发剂(NH4)2S2O8与NaHSO3的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最优条件下产物产率达到95%,接枝效率为90%。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产物中存在接枝共聚物,并且主要以醚键连接。

  • 标签: 木质素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溶剂木质素 乙醇
  • 简介:本文对红麻本质部化机浆磺化和H2O2漂白后的残余酶解木素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磺化和漂白后木素的提取率下降,残余木素的平均分子量减小,磺化后红麻木质部酸溶木素含量增加,木素中酯键和烷基芳基醚键等连接型式有一定程度的断裂,木素自由基减少,共轭羰基、邻醌结构和酚羟基有所增加,H2O2漂白可以破坏部分邻醌结构和共轭羰基,而木素中甲氧基、酚羟基含量有所上升。

  • 标签: 红麻 木素 磺化 漂白
  • 简介:以慈竹为原料,利用相分离法将其中的天然木质素转化为木质素酚。对木质素酚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将其用于纸张浸渍,研究了浸渍前后纸张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慈竹木质素酚质均相对分子质量2884、多分散系数1.60,易溶于丙酮、乙醇、四氢呋喃等常用有机溶剂;相同时间内,未分丝帚化桉木浆成纸对木质素酚(木质素酚丙酮溶液质量浓度为9.13g/L)的吸收量(12%)略高于分丝帚化桉木浆成纸的吸收量(10%);木质素酚浸渍后纸张的抗张强度、伸长率、耐破度、撕裂度等明显提高,且分丝帚化桉木浆成纸强度提高幅度更大。

  • 标签: 慈竹 木质素酚 纸浆纤维 浸渍
  • 简介:综述了化学改性纤维素、纳米纤维素、微纳纤维素(纳米纤维素与微米尺寸纤维素的混合物)、木质素及木质纤维增强聚乳酸(PLA)的复合材料及其用作3D打印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木质纤维增强PLA复合3D打印材料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 标签: 木质纤维 聚乳酸 复合材料 3D打印
  • 简介:以碱木质素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新型阳离子木质素季铵盐絮凝剂(QL)。并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QL对4种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均达92%以上。通过比较QL与阴离子型木质素的絮凝效果以及对絮体微观形貌的表征,初步探讨了QL的絮凝机理。

  • 标签: 木质素季铵盐絮凝剂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合成 絮凝
  • 简介:以硫酸盐木质素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技术制备出球形木质素吸附剂,然后利用球形木质素吸附剂吸附L-赖氨酸,并进行吸附条件的优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效果取决于吸附质溶液pH值、吸附质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以及无机盐盐浓度等。当吸附质溶液pH值为9.0时,吸附质初始质量浓度为300mg/L,吸附时间为120min,吸附温度为25℃时球形木质素吸附剂的平衡吸附容量可达60.0mg/g。此外,氯化铵对球形木质素吸附剂吸附容量的影响大于氯化钠,而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大,吸附容量从60.0mg/g降至2.6mg/g。同时进行了解吸再生和对比实验,发现用1.5mol/L的氨水解吸时,解吸率可达93.3%。

  • 标签: 球形木质素 吸附剂 吸附 L-赖氨酸 解吸
  • 简介:研究了禾草类碱木质素在O2、H2O2、O3、O2/H2O2、O3/H2O2等不同氧化剂氧化时其结构的变化规律,为更好地利用禾草类碱木质素提供理论依据和工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以O2/H2O2氧化禾草类碱木质素时,高用碱量可促进木质素高分子组分氧化降解,分子质量均一化,酚羟基和羧基增加较多,脱甲氧基反应也较强烈;低用碱量时,木质素氧化降解少,并伴有缩合反应;H2O2可促进碱木质素氧化降解,促进酚羟基、羧基的产生和脱甲氧基反应;在O3氧化适宜条件下,添加H2O2可使O3氧化反应缓和,木质素分子发生缩合并均一化,生成较多的酚羟基、羧基和羰基.

  • 标签: 禾草类碱木质素 氧化 木质素结构
  • 简介:本研究应用现代有机分析技术。对胡麻秆木质部和韧皮部两部分化学结构性质的研究发现,这两部分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性质差异很大。其木质部木索结构不同于阔叶木和其它草本植物而独具特点.

  • 标签: 木质部 胡麻 草本植物 韧皮部 特性 研究应用
  • 简介:对大麻木质芯秆的APMP制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液热浸渍的适宜条件是:NaOH用量6.0%,H2O2用量3.0%,EDTA用量0.05%,MgSO4用量0.05%,Na2SiO3用量2.0%,热浸渍的处理浓度25%,70℃下处理50min.在此条件下做一段药液热浸渍,然后经过两段磨盘间隙为0.02的盘磨磨浆,所得大麻木质芯秆APMP的特性为:得率79.0%,打浆度66°SR,抗张指数35.0Nm/g,白度61.8%ISO,撕裂指数3.75mNm2/g,耐破度0.08MPa.

  • 标签: 大麻 木质芯秆 高得率浆 APMP制浆 造纸原料
  • 简介:利用具有Keggin结构的HnXW12O40(n=3时,X=P;n=4时,X=Si)对工业碱木质素进行催化降解,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乙酰化结合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降解活化后碱木质素的酚羟基和总羟基含量,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剂体系等因素对催化降解后碱木质素羟基含量的影响,确定了HnXW12O40降解碱木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对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多酸 催化 降解 碱木质素
  • 简介:木质素、二乙烯三胺和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改性木质素胺吸附剂,考察了不同吸附条件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木质素)∶n(二乙烯三胺)∶n(甲醛)=1∶1.5∶4.5条件下,改性木质素胺吸附剂对Pb2+吸附效果最好;在吸附温度为45℃、吸附剂用量为1.2g/L、溶液pH值为5.0、吸附时间为24h的最佳吸附条件下,合成的吸附剂对Pb2+的去除率为59.82%,吸附量为49.85mg/g。该吸附过程为慢性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McKay二级吸附动力学。改性木质素胺对Pb2+吸附过程是受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的共同影响,其中颗粒内扩散是主要的控制步骤。

  • 标签: 木质素 木质素胺 吸附 PB2+
  • 简介:采用相分离法制备了4种慈竹木质素酚(木质素对甲酚、木质素邻苯二酚、木质素间苯二酚、木质素邻苯三酚)。将4种木质素酚分别与聚羟基丁酸酯(PHB)共混制膜,探讨了木质素酚种类及用量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木质素对甲酚与PHB复合膜的吸水性和热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有工艺条件下木质素酚的最佳添加量应不超过10%;相同添加量下,木质素邻苯二酚和木质素间苯二酚与PHB的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好于木质素对甲酚和木质素邻苯三酚与PHB的复合膜。

  • 标签: 慈竹木质素酚 聚羟基丁酸酯(PHB) 复合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