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某导弹发射装置挂弹飞行时,多次出现减振装置失效现象。本文对减振装置的工作原理、摩擦系数和结构尺寸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减振装置失效的原因是滑动槽中干膜润滑剂使摩擦系数变小以及尺寸链中防振片的预压量大,使飞机在较大过载时易产生防振片收起而导致减振失效。在此基础上,通过清除滑动槽中干膜润滑剂,将防振片预压量进行削减等改进措施,解决了防振片收起的问题,有效地避免了减振装置的失效。

  • 标签: 减振装置 失效 摩擦系数
  • 简介:导弹发射装置充气阀在沿海环境下服役后发生爆裂,导致充气阀和气瓶瓶体分离。采用断口宏观及显微观察、金相组织分析、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失效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充气阀选材不合理,对应力腐蚀较敏感;充气阀存放于沿海地区,具有潮湿的盐雾气氛,在内部高压和装配预紧力的作用下,于螺纹退刀槽根部产生拉应力,导致故障件存储了一段时间后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本研究对后续产品的试验和生产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用15-5PH替换原充气阀材料。该故障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为今后导弹发射装置充气阀材料选用及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和经验。

  • 标签: 发射装置 充气阀 应力腐蚀 敏感性 失效
  • 简介:某型导弹翼面组件例行试验中,多次出现开锁装置失效现象。对开锁装置的工作原理、摩擦情况和结构尺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锁装置失效原因为陀螺舵轴的接触部位发生粘着磨损及疲劳点蚀,使开锁装置在随机振动载荷作用下摩擦阻力增大而导致失效。在此基础上,通过清除润滑脂中的磨损碎屑,合理选配零件尺寸,保证零件过渡面光滑等改进措施,解决了翼面组件振动后开锁力超差问题,有效地避免了开锁装置的失效。

  • 标签: 开锁装置 失效 导弹翼面 粘着磨损 疲劳点蚀
  • 简介:承压杯安装在刹车壳体上,在使用过程中多个承压杯发生断裂。通过承对压杯外观观察,断口宏微观观察、能谱分析、金相组织检查、硬度检查、氢含量检测、有限元仿真模拟计算,并仿照承压杯的工作状况对完好承压杯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承压杯的失效性质为镉脆开裂;承压杯失效原因为:工作环境经历较高的温度,在刹车过程中承压杯上表面导圆角处受到较大的拉应力,而承压杯表面采用了不适当的表面镀镉工艺,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承压杯发生镉脆开裂。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承压杯的结构与受力考虑不充分。

  • 标签: 30CRMNSIA钢 承压杯 刹车壳体 沿晶断裂 解理断裂 镉脆
  • 简介:了解物质在形成人类特定服务的迁移转化过程中功能、形态和位置的变化有助于弄清特定服务的形成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关系。对比铅元素人为循环与自然循环,关注物质的服务目标、归趋路径和这一过程中物质形态的变化进行分类。追踪铅元素生命周期过程,借助工程技术信息,辨识各阶段铅所发生的功能、形态、地理位置的变化。结果表明,铅矿和废铅资源是人类活动圈中铅元素的两种来源。在向人类提供的服务中,铅元素所具有的主要功能是储存与转移电能、防腐蚀、防辐射,而主要形态则表现为Pb、PbO2和PbSO4等,空间位置呈现为从中国中心区域岩石圈转移到中国东部区域。

  • 标签: 服务型社会 物质流动分析 人为循环 人类活动 生命周期 转化
  • 简介:1、引言在提高多层印制电路板层数的同时,不断增加了对其可靠性和电性能的要求,原来的氧化、黑化处理技术逐渐被冷落,而“Cu/有机物”功能性金属(organsmetallic)表面处理,以增强附着力的方法逐渐受到重视。这种方法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是使铜箔表面高低不平的粗糙结构更强化,二是在铜箔的表面上生成一层有助于增强粘接力的功能性金属膜。所以有如此好处,主要是得益于采用新的处理溶液在对铜箔表面产生微蚀作用的同时并形成了有助于粘接的功能性结构。

  • 标签: 表面处理 技术简介 有机物 粘接性 铜箔 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