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棘轮离合是超越离合的一种,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承载能力高、传动平稳、寿命长、啮合可靠性高的特点,在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本研究分析了发动机起动不成功的故障现象,根据故障树分析方法查找故障原因,阐述了棘轮离合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发动机起动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双速传动机构失效,棘爪疲劳裂纹是导致双速传动机构失效的主要原因,棘爪产生疲劳裂纹是棘爪存在制造缺陷和S含量超标,提出了改进方法和预防措施,对发动机的修理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棘轮离合器 失效 疲劳裂纹 棘爪
  • 简介:离合踏板助力扭簧在行驶2万公里左右时发生多起断裂事故,且断裂位置和形式基本相同,为找出断裂原因,对断裂扭簧进行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显微组织分析,并对制造扭簧同批次的钢丝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和表面缺陷检查,对扭簧的受力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扭簧的断裂属单向弯曲大应力疲劳断裂,且裂纹起源于扭簧外表面缺陷处.断裂扭簧在成分、显微组织和表面缺陷等方面均满足标准要求;同批次琴钢丝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综合分析表明,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上存在不足,次要原因是扭簧表面存在缺陷.在综合考虑总成匹配和扭力值等因素后,优化了弹簧设计,经台架试验验证和市场检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 标签: 扭簧 表面缺陷 分析 疲劳断裂 设计
  • 简介:发动机38CrMoAlA离合齿轮在工厂试车后,磁粉检测发现靠近齿轮端面的杆部有3条磁痕缺陷。通过对齿轮上的磁痕缺陷进行外观检查、电镜观察、金相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和断口观察,并抽取了1件新品齿轮进行了故障模拟再现,确定了磁痕缺陷的性质及产生原因,并采取了有效措施。结果表明:磁痕显示的原因与该位置存在裂纹有关;由于离合齿轮在机加磨削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在试车工作应力的诱发下,导致了一次性裂纹的产生。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和低温退火工艺可解决该故障问题,对于以后齿轮故障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 标签: 离合器齿轮 裂纹 残余应力 工作应力
  • 简介:对直升机的空气-滑散热爆裂状态进行研究,确认组件盖板与端板连接焊缝是失效起源。采用荧光、断口、金相检查等方法对失效起源的焊缝进行检查,对失效件的材料、制造、试验记录及结构强度进行了复查。为验证滑散热结构强度,抽取1套同批次的滑散热进行爆破试验,加压试验共分为5个阶段,检查气密性,同时检测各端盖的变形量。当加压至3.8MPa时,试验件端盖组件端板处失效,变形量为1.6mm。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设备设计不合理,易形成气压冲击是失效的原因。

  • 标签: 滑油散热器 爆裂 失效分析 强度 爆破验证
  • 简介: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滑热交换出现焊缝裂纹,导致漏油事故,补焊后短时间内又出现裂纹,严重危及飞行安全。通过对燃-滑热交换动力学、材料、制造工艺、工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燃-滑热交换焊缝裂纹的产生,是采用"一定三活"的安装方式所形成的"潜在故障区"、发动机高速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应力集中、油液流动和温度场变化产生的热应力、燃-滑散热在焊接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工艺缺陷、外界的气温上升使燃-滑热交换的热应力作用加剧等5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研究结论对裂纹故障的修复与预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燃-滑油热交换器 焊缝裂纹
  • 简介:对比多种提高NdFeB永磁体抗氧化性的方法,提出将热镀铝技术应用于NdFeB永磁体的防护。通过对镀层结构、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及镀层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NdFeB永磁体表面热镀铝,镀层与基体之间可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从本质上提高了镀层的结合强度;同时,通过对热镀铝NdFeB的抗氧化性进行分析,表明铝镀层在氧化环境中不仅能起到阳极保护作用,还可形成钝化膜,实现了对基体的双重保护。

  • 标签: 热浸镀 NDFEB 镀铝 抗氧化
  • 简介:在硫代硫酸盐浸出液中人工加入砷黄铁矿以了解砷黄铁矿在硫代硫酸盐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通过热力学计算、矿物溶解行为实验、浸出实验和XPS分析,研究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分解过程有催化作用,随着砷黄铁矿用量的增加,硫代硫酸盐的消耗量增加,而在金表面生成的钝化膜则会显著降低金的溶解量。XPS分析结果表明:金表面的钝化膜由Cu2S或者Cu(S2O3)35-、元素S、FeOOH和砷酸铁构成。向浸出液中加入添加剂可以降低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金过程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砷黄铁矿的硫代硫酸盐金过程中,添加剂羧甲基钠(CMC)和磷酸钠(SHPP)都可以在降低硫代硫酸盐的消耗的同时增强金的溶解。

  • 标签: 浸金 硫代硫酸盐 砷黄铁矿 钝化
  • 简介:为了确定矿菌耐氟的机制,在氟化物存在的条件下,驯化铀矿浸出菌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TCC23270,研究溶液中含不同氟浓度、不同pH值时铀矿浸出菌的活性变化,以及有无蛋白酶K处理时铀矿浸出菌细胞内氟浓度的变化情况。采用铂电极和Ag/AgCl参比电极测量氧化还原电位,以作为细菌不同活性的参照指标,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细胞内的氟浓度。结果表明,真正影响铀矿浸出菌活性的是HF,溶液pH值增加以及溶液中与氟有较强络合能力的离子浓度的变化,也会引起耐氟菌假象的出现。矿菌的耐氟能力可能与细胞壁和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密切相关。

  • 标签: 氟毒性 生物浸出 铀矿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 简介:钛酸铝系复合材料中钛酸铝的体积分数不同,会导致Al2TiO5/Al2O3复合材料的抗铝液渗性能的不同。在Al2TiO5中分别按10%、20%、40%、60%、80%、90%(体积分数)引入Al2O3进行复合。通过对渗铝试样的外观形貌、微观结构分析,进而对其铝液渗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富钛酸铝的钛酸铝/氧化铝复合材料(妒(AL2TiO5)〉40%)抗铝液渗性能好;而富氧化铝的钛酸铝/氧化铝复合材料(φ(Al2TiO5)〈20%)有金属铝液沿热震产生的裂纹渗入复合材料内部,容易导致复合材料断裂失效。该研究结果对可靠应用钛酸铝系复合材料作为铝液的容器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 标签: 钛酸铝 氧化铝 抗铝液浸渗性能 复合材料
  • 简介:以CaSO4制备得到的CaS为还原剂,研究氧化锰矿的还原-酸浸过程,考察硫化钙与矿石的质量比、还原温度、还原时间、液固比、搅拌速率、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H2SO4浓度对氧化锰矿中锰及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还原工艺条件为硫化钙与矿石质量比1:6.7、液固比5:1、搅拌速率300r/min、还原温度95°C、还原时间2.0h;酸工艺条件为搅拌速率200r/min、H2SO4浓度1.5mol/L、浸出温度80°C、浸出时间5min。在此优化条件下,锰的浸出率达到96.47%,而铁的浸出率仅为19.24%。该工艺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氧化锰矿中锰的提取,且锰的浸出率均高于95%。

  • 标签: 氧化锰矿 硫化钙 还原 浸出
  • 简介:带垫卡箍由金属卡箍和衬垫组成,是一类将各类管路、线缆卡紧或固定在相应结构上的通用零件。带橡胶衬垫卡箍的表面包有橡胶层,可防止卡箍磨破或磨损管路和电线电缆,且防松、防振能力好;但是,由于橡胶材料不耐高温、不耐老化,衬垫易失效。通过大量实验从材料符合性、受热分析、受力分析3个方面分析了某型发动机滑弯管卡箍衬垫撕裂的原阂,提出了2个改进措施:将衬垫材料由氟橡胶F275橡胶改为氟硅橡胶FS161;确定最优装配力矩。有效解决了该垫卡箍橡胶衬垫易失效的缺点,满足了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 标签: 卡箍 衬垫 氟橡胶F275 装配力矩
  • 简介:掌握润滑中磨粒的尺寸和浓度信息可以获知设备的润滑状态,从而可以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措施,预防设备过早失效。本研究以自制的在线润滑磨粒检测传感为平台,将油液中铁磁性磨粒经过时产生的电磁扰动转换为相对应的电压信号,并设计硬件电路将此电压信号转化成真有效值信号;同时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加权回归的平滑滤波算法(LOWESS)对信号进行降噪和特征提取,以在温漂、零漂、电磁干扰等噪声环境下实时获取润滑中磨粒的尺寸和浓度信息;最后将检测结果与MetalSCAN3110磨粒传感的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润滑油磨粒监测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信号处理
  • 简介:车辆制动经维修反复拆装后发现拉杆部件的螺杆发生断裂。通过断口宏微观观察、金相和显微硬度检测等方法,并根据金相检查结果进行热模拟试验,确定了45钢制动拉杆螺杆的断裂性质,分析了制动拉杆螺杆断裂失效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制动拉杆螺杆的断裂性质为过载断裂,未进行调质处理导致材料强度低、韧性差,加上在服役过程中可能受到异常的弯曲和冲击载荷复合作用,导致螺母与螺杆的交接处发生断裂。建议严格按照螺杆的热处理工艺规程,提升螺杆的强度和韧性。

  • 标签: 制动器拉杆螺杆 45钢 过载断裂 应力集中 调质处理
  • 简介:通过光学显微和电子显微检测技术相结合,对减速管进行观察与分析。分析结果证实减速管发生早期疲劳断裂的原因是:减速管在固化之前,紧固套边缘部分区域碳布发生弯曲变形,碳布层之间发生分层,部分碳纤维发生断裂,导致固化后该区域层间结合强度不高,导致该区域减速管的刚度、强度、抗疲劳性能均大幅度下降,试验过程中在疲劳载荷的作用下分层缺陷区域发生扩展,减速管发生断裂。

  • 标签: 减速器管 复合材料 弯曲变形 分层 疲劳
  • 简介:对滑中的金属屑进行分析是现代民航发动机状态监控的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原理和程序、常见金属屑的种类、分析方法的比较和能谱仪(EDS)的分析技巧。最后通过两个实际案例介绍了该技术在民航发动机状态监控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状态监控 金属屑分析 磨损
  • 简介:作为飞机电气控制系统中重要基础元件之一的接触,要求在预定的时限内有百分百的工作可靠,接触的可靠性研究已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针对飞机接触易发生触头熔焊等失效现象,对典型接触展开研究,深入分析接触因长期大负载工作引起触头发生熔焊的机理和失效原因。从产品维护和可修复性的角度,提出基于各接触的实际状态,结合飞机大修,采取打磨、抛光触头的方法,减小触头接触电阻,抑制触头磨损扩大趋势,突破接触修理技术瓶颈。采取针对性的修理,提高了接触工作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飞机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隐患。

  • 标签: 接触器 触头熔焊 可修复性 防范措施 可靠性 安全隐患
  • 简介:过热管是锅炉受热面中工作环境最恶劣的炉管,频繁地出现由材料断裂造成的泄漏与爆管失效事故,对电力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过热管不同的失效原因,将过热管的断裂失效分为韧性断裂、脆性断裂、蠕变断裂及腐蚀断裂。通过对过热管失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建立了过热管失效树,同时概括了引起失效的损伤因素。为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引起过热管失效的重要损伤因素,在设计、运行、维护等环节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 标签: 过热器管 断裂失效 失效模式 失效树 损伤因素
  • 简介:某型轿车空调冷凝在沿海地区使用过程中出现泄漏,通过对失效冷凝进行气密试验、损伤特征观察分析、金相组织检查以及能谱成分分析等试验,对冷凝泄漏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调冷凝泄漏失效是由于铝扁管形成了穿透性的腐蚀坑所致,高盐干湿交替的环境和维护不当是形成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铝扁管中杂质元素的存在加速了轿车空调冷凝的腐蚀失效。

  • 标签: 冷凝器 泄漏 腐蚀
  • 简介:高压蒸发管发生泄露。采用化学成分、金相、拉伸与能谱等方法对其材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材质不是蒸发管腐蚀泄露的原因。腐蚀形貌与射线检查结果表明:泄漏点主要发生在焊缝附近的热影响区,通过现场工况调查并结合未泄露管化学清洗前后形貌、酸洗模拟试验与内壁沉积物分析,表明内壁腐蚀特征与停用时积水情况有明显对应关系,酸洗过程不会对金属基体造成明显腐蚀损伤,腐蚀主要发生在化学清洗前;采用停用腐蚀模拟试验对现场工况进行还原,其结果与现场实际管子的腐蚀特征基本一致。因此,基建期间部分管子内局部有积水和污物导致发生停用氧腐蚀是本次蒸发管泄露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高压蒸发器 泄漏 腐蚀 停用腐蚀 化学清洗
  • 简介:脉冲涡流矩形传感是近年来涡流无损检测的研究热点。采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矩形探头有限元仿真模型,以电导率变化为变化因子,使用单因素轮换法对矩形探头的尺寸比例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出矩形探头长宽高比例为2∶1∶1.5时,探头的灵敏度、线性度最佳。本仿真优化结论可为使用脉冲涡流进行矩形探头缺陷或应力检测提供参考。

  • 标签: 脉冲涡流 矩形探头 电导率 有限元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