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根据灾害发生的动态特征,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发性地质灾害,北京的地质灾害以突发性的为主。北京面积164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10072平方公里,占61.4%,三面环山,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突发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主要有泥石流、崩塌、滑坡和采空塌陷。泥石流是北京山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 标签: 地质灾害 北京山区 采空塌陷 人为因素 地质现象 戒台寺
  • 简介:北京及其西北邻区有7个温泉,水温37-68°C,流量0.304-24.08L/s,对皮肤病,关节炎和风湿病有一定的疗效,在过去的50年里,除了怀来暖泉温泉外,其余温泉的流量和水温有所下降,其中海淀温泉村温泉、北京小汤山温泉和张家口白庙温泉陆续断流,赤城汤泉温泉和塘子庙温采水温下降3-5°C.造成流量下降甚至断流的原因主要是区域性降雨量的减少和温泉附近钻井过量开采地下热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温泉资源使之能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北京 西北 邻区 温泉 Area 开发利用和保护
  • 简介: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是1955年为解决首都供水问题而专门组建的,现已发展为集勘察、设计、施工、咨询、测试为一体的综合性地勘队伍,拥有国家颁发的各类甲乙级资质证书20余件,荣扶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并在地勘行业率先通过了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

  • 标签: 工程勘察 工程地质 北京市 质量体系认证 供水问题 水文地质
  • 简介:本刊讯(段金平)记者从北京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于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对地下水开采使用进行了严格限制。《条例》规定,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较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不宜继续开采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并停止或者限制开采;

  • 标签: 地下水开采 北京市 行政主管部门 水污染防治 《条例》 分层开采
  • 简介:北京位于中国地貌第二级台阶与第三级台阶的过渡带,山地为太行山(西山)与燕山(北山)的交汇之地,平原为华北平原的西北隅,山地和平原两大地貌单元造就两大地质环境系统。山地地质环境系统分为:西山南部碳酸盐岩区、中部火山岩区、北部碳酸盐岩区,北山西部松散沉积物区、中部岩浆岩区、东部变质岩区、东南部碳酸盐岩区。平原地质环境系统分为:山前岛状残丘区、拒马河冲洪积扇区、大石河冲洪积扇区、永定河冲洪积扇区、北运河洪积扇群区、北运河洪积扇群溢出带区、潮白河冲洪积扇区、蓟运河冲洪积扇区。

  • 标签: 地质环境系统 山地 平原 冲洪积扇 北京
  • 简介:本报讯日前,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地下水保护和污染防控行动方案》。方案要求,通过地下水污染防控行动,到2015年,确保北京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防范,污染趋势基本遏制,水源地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方案明确,由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地勘局承担地下水资源勘查和监测等工作。地下水是北京市供水水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本市供水量的60%以上。

  • 标签: 北京市政府 地下水保护 保护方案 地下水污染 国土资源局 水资源勘查
  • 简介:1、测绘工作的特性是——基础性、前期性、公益性作为从事北京城市测绘工作的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四十五年来,默默地为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辛勤地工作着。先后测绘了北京市各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网,覆盖全市域16800平方公里范围的1/10000地形图933幅;规划市区范围1/2000地形图1800幅;建成区和远郊城镇地区1/500地形图10000余幅,还测绘了北京市规划道路网数据、城市用地钉桩数据和城市综合地下管网数据。这些基础测绘数据构筑了北京的地理空间基础信息数据,这些成果客观上为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表明测绘工作为北京城市各项建设工作起着基础性作用。国家计委把

  • 标签: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数字北京 测绘工作 基础测绘 “数字地球” 北京市
  • 简介:    摘要:现如今,绿色节能设计工艺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如何能够在保证建筑建设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保护环境,是建设单位和环境专家研究的重点。与普通建筑不同的是,医院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以及现代科技,打造智慧医院和绿色医院,将患者服务系统、医疗救助系统以及其他相关高新科技应用到建筑建设当中,力图为患者提供最为便捷的救助,为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辅助条件,本文基于智慧医院与绿色医院的建筑节能设计初探展开论述。

  • 标签: 智慧医院 绿色医院 建筑节能设计初探
  • 简介:在日前召开的“西藏地热专题技术论坛”上,北京市地热协会、北京地质学会发出倡议,北京地区乃至全国广大地热科技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要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关注或投身西藏地热勘查开发事业中。来自中国地调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市地勘局、西藏地热(发电)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矿业联合会、北京大学等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在倡议书上签名。

  • 标签: 企事业单位 勘查开发 地质学会 北京市 地热 西藏
  • 简介:本文以野外地质踏勘和地质资料综合研究为手段,对北京地区的页岩气资源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初步估算了北京地区的页岩气资源潜力。研究表明,北京地区发育海相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海陆交互相石炭—二叠系和陆相侏罗系窑坡组三套分布规模较大的泥页岩地层,分布面积约6750km2;泥页岩中有机质含量高,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条件,且富含有机质泥页岩厚度较大,埋藏深度适中,连续性较好,具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利用丰度类比法估算,北京地区页岩气潜在资源量约1.16-2.34万亿m3,预测潜在可采资源量约1160-2340亿m3。

  • 标签: 页岩气 资源前景 分析 北京地区
  • 简介:北京地区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历史悠久,已有150余年的历史,素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其地球演化是华北地壳运动和演化历史的缩影,经过近30亿年的地壳运动和沧桑变迁,遗留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北京市专门针对地质遗迹的地质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近10余年来,陆续开展了两轮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调查发现3大类12类50处重要地质遗迹,基本摸清了全市地质遗迹资源的家底;申报建立了8处地质公园,

  • 标签: 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 地质工作 地质调查 沧桑变迁 演化历史
  • 简介:日前,北京市地勘局派出技术队伍完成了《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北京市地灾隐患避险路线及避险场地(所)现状调查评价》工作。该项工作通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测绘、物探等主要技术手段,对各类突发地质灾害开展了详细调查,包括地质灾害点4614个、地质环境点3132个,并对其中57处重要地质灾害点隐患点进行了初步勘查,对危害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建议,为北京市编制突发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制定突发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全市10个山区县183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避险路线及避险场地开展了调查评价工作,最终确定1094处可用避险场所,并提出汛期避险方案,形成了10个山区县的分报告及总报告。

  • 标签: 北京市 避险 场所 地质灾害防治 评价工作 技术队伍
  • 简介:地面沉降已成为大城市面临的重大灾害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十分必要。采用基于相位稳定性特征的PSInSAR对覆盖北京的31景TerraSAR-X数据进行干涉处理,获取了该研究区的地面沉降范围、沉降速率,并对重点沉降区域时序形变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显示,2010~2013年,研究区内的平均形变速率范围为-51.49~8.15mm/yr,与精密水准测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PSInSAR监测结果精度可靠,能实现对北京地区的地面沉降情况的有效监测。

  • 标签: 地面沉降 PSINSAR 相位稳定性 时序形变
  • 简介:北京市水文队和勘察院是原地矿部为解决首都供水问题而成立的一支专门从事地下水勘查的地质队伍。60多年来,做了大量的水文地质工作,为首都的城乡供水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简要介绍了北京地区水文地质工作的发展过程,总结了水文地质工作的特点,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水文地质 地矿部 地下水勘查 地下水开采 发展阶段 城乡供水
  • 简介:经过几代人的工作,北京平原地质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领域都有重要进展。本文通过北京平原三维地质结构分析,认为北京平原的地下水资源、工程地质、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等地质问题均受三维地质结构控制,各种地质现象都处在一个统一的地质系统之内。第四系三维结构控制着第四系孔隙水资源的赋存、平原的工程地质特征和地面沉降的分布和演化;基岩的三维结构控制基岩裂隙水、岩溶水资源和地热资源的赋存状态;平原隐伏断裂对平原的地貌、基底形态起控制作用,对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些由三维地质结构控制的地下水子系统,隐伏断裂子系统以及工程地质、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共同组成了北京平原区地质系统。

  • 标签: 北京平原地区 三维地质结构 地质系统
  • 简介:摘要医院的给排水系统是医院的一个可不或缺的部分,加强对医院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要研究医院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背景的基础上,对医院给排水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优先功能考虑、保证使用安全、保证使用方便、力争美观舒适。

  • 标签: 医院给排水设计 功能 安全 方便 美观舒适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城市的公共基础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里面,对于医药产业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医疗工程施工的项目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包括院感、洁净、医疗设备安装等多个层面;在安保和其他领域,也是十分复杂的。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对医疗机构的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接着,文中医院的工程项目的管理经验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医院 工程建设 项目管理 体会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对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社会各界对于医院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较之从前有了极为明显的提高,在对医院进行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医院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越发呈现出了现代化、电子化以及标准化的特点,医院之中的信息化建设也推动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笔者在本文之中对当前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加以介绍,并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受到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医院信息化要求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所能采取的方法。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 ; 档案管理工作 ; 管理现代化 ; 现状分析   一、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医院对于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结合 2008 年我国医院协会针对国内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所得到的相关结论可以发现,在我国大多数三级医院之中都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构建,并且这一系统在医院管理业务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些基层医院也开始对信息系统进行了快速建立。另外,医院之中对于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开发开始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并且在应用中越发注重向临床应用和管理决策的层面延伸,我国医院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之后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二)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正常情况下的医疗信息系统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医院管理的信息化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对临床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针对区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性的理论。在当前我国医院之中建设起来的信息系统正处在从第一个阶段向第二个阶段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医院对信息系统的建设更加注重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资源的管理,而针对医疗和临床等方面却没有太多的应用,其所具有的功能相对也比较有限,整体而言正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之中。另外,受到行业政策和管理体制以及一些医疗行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很大一部分医院在对信息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对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信息一体化管理难以实现的问题,并且如何对信息技术与医院管理进行融合也值得我们深究。基于这种情况就要求我国医院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予以强化,国家也需要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环境方面的助力,进而来使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尽可能快的进入到临床应用的阶段之中,通过这样来更好地迎合我国医疗事业在发展方面的需求。   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大多数的档案管理工作侧重的都是科研、药品与卫生管理、医疗以及教学等几个方面,另外还有一些在其他活动之中所形成的各种资料,这些资料在医院正常运转过程中能够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等方面的信息。而且,这也属于医院实现科学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内容。当前医院档案工作受到信息化的影响,更多的仍然是使用计算机来进行操作,这种情况使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于后期对资料的查找与利用都变得更加顺利。然而,我国医院档案管理之中仍然存在着档案内容界定不清和内容不全等问题,而且也缺乏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硬件设施投入的力度也存有较大的不足。这些问题的出现造成了我国医院档案工作技术水平过低。   三、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受到信息化的影响   (一)使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拓寬。医院的信息化一方面使我国档案室传统工作期间将纸张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格局开始一点一点地转变成了以信息化条件为主的多种介质对信息进行储存的电子化格局,这种情况使档案管理工作由从前的库房这一固定场所突破了出来,使涌现空间之内的存储信息量达到了最大化,并且使档案管理发展的有形空间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拓宽。另一方面,在当前的信息化条件下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档案试用人员可以通过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与阅览室,能够在不同的场所直接对各种类型的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与获取利用,进而使档案管理发展的无形空间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拓宽。   (二)为医院档案开发营造条件,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由重视储存向重视开发利用进行转变。医院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为各个职能部门的档案管理与档案使用人员对所需信息的获取提供极大的便利,在使时间得以节省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档案的利用率和资源开发的积极性,由此也就使医院对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更加积极,并且使医院对于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变得更加高效。另外,在医院信息化背景下负责档案管理的部门可以运用一些信息化的手段来将所有档案信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采集到各个部门之中,并且能够在极短的时间范围之内完成对档案信息的组织、加工以及管理,通过这样来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传统重视储存转变成重视开发与   利用。   (三)使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加快。近些年来,医院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与现代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开始越发广泛地对以电子病历作为代表的现代化手段进行利用,医院之中信息化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行变得更加快速。但是在对医院信息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如何在信息技术之中纳入医学和管理等问题。   四、迎合医院信息化建设需求开展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方法   (一)对于医院档案和其他信息管理融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予以构建。医院对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会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利用,在医院这个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管理系统之中,档案管理这个信息资源子系统属于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之中对信息资源系统进行融入不仅可以使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资源得到节约,并且还能够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可以利用的综合信息,进而使其形成一个较大的具有综合效益的资源库。基于这种情况,在医院对信息化进行建设期间就需要把现代化、电子化以及标准化的建设都纳入其中,并且同步进行规划和建设。医院需要对信息技术的规范化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且需要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力度予以有效的强化。除此之外还要求档案部门对于网络化建设与计算机管理等工作予以积极的推进,进而来为信息资源共享营造出较为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对档案人员综合素质予以充分的提高,并且对知识面和知识结构予以拓展和优化,进而使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具备较为坚实的基础。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