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10月,研究了位于鄱阳湖主湖区南部的南矶山湿地的南荻(Triarrhenalutarioriparia)群落、灰化薹草(Carexcinerascens)群落和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群落下的土壤垂直剖面的细菌群落结构,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分析方法,以及主成分分析、细菌群落-土壤因子相关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探究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矶山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年变化显著,2011年10月的土壤细菌群落显著不同于2009年和2010年的10月;其次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布的是植物群落类型,在同一年内,狗牙根群落的土壤细菌群落显著不同于灰化薹草群落和南荻群落;而0~45cm深度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无深度差异。尽管湿地土壤总磷含量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年际分布,各植物群落土壤总有机质含量、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和含水量都显著影响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但仅能解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11.6%。

  • 标签: 土壤细菌群落 结构 植物群落 年际变化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 南矶山湿地
  • 简介:摘要:土壤被污染之后必然会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目前全球各国都已经认识到了土壤污染的危害,并积极采取措施来对土壤污染进行治理。在土壤污染治理中,运用植物修复技术不但投入相对较小,而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基于此,本文对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防治理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

  • 标签: 植物修复 植物筛选 重金属 污染土壤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发展战略逐渐将重点放在了环境保护上,这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工作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我国经济和工业的高速发展迫使土壤污染问题日渐严峻,更有不少土壤污染造成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这一问题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而居民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土壤污染问题的严重威胁。因此针对大气污染的污染源进行详细解析,以此为依据对我国的重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和对策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分析结果显示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将视野扩展到开发新型植物修复技术上,以此改善土壤污染的状况。

  • 标签: 植物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治理 环保应用
  • 简介:摘要: 新疆土壤盐碱化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也影响到了城市园林绿化效果。本文分析新疆土壤盐碱化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土壤盐碱性改良的办法及园林绿化常用树种中对盐碱性土壤适应性较好的树种,以期今后对园林设计及植物配置方面提供借鉴及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土壤中具有我们肉眼难以看见的各类微小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有助于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从而为植物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质,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植物营养;促进作用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和促进植物营养吸收的疏松表层,它由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世界上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存在差异性,即便是同一区域不同土层的土壤由于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同,其中营养物质也是千差万别,土壤肥力自然也是不同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生物种类不计其数,因此也为称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大储库。

  • 标签:
  • 简介:摘要土壤中具有我们肉眼难以看见的各类微小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有助于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从而为植物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质,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植物营养;促进作用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和促进植物营养吸收的疏松表层,它由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世界上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存在差异性,即便是同一区域不同土层的土壤由于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同,其中营养物质也是千差万别,土壤肥力自然也是不同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生物种类不计其数,因此也为称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大储库。

  • 标签:
  • 简介:于2008年7~9月,采用样带取样法对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植被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anonicalCorrespondenceAnalysis,CCA)对滨海新区湿地植被群落类型及其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类型在排序轴上的位置反映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差异是形成滨海新区湿地植物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其次是速效氮含量,而pH、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的影响较小。土壤理化性质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在排序空间中的位置,也决定了群落物种组成这一基本的群落特征。优势种的排序结果与样方的结果极其相似,说明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

  • 标签: 天津滨海新区 植物群落 土壤理化性质 典范对应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土壤改良与植物养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综合应用。首先,分析了土壤改良对提升植物生长环境和园林景观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改良方法及其适用场景。其次,探讨了植物养护的意义、基本原则和常见技术,强调了与土壤改良相辅相成的关系。进一步,通过综合应用案例分析展示了土壤改良与植物养护技术在实践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最后,结论指出了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对城市绿化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 标签: 土壤改良 植物养护 园林绿化
  • 简介:于2014年11月10日、2015年1月17日和4月12日,在鄱阳湖区南矶山湿地和常湖池湿地,采集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群落、南荻(Triarrhenalutarioriparia)群落、茭白(Zizaniacaduciflora)群落、灰化薹草(Carexcinerascens)群落土壤和光滩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样品中各形态的碳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南叽山湿地,2015年1月17日,南荻群落土壤微生物呼吸CO2量最大,2014年11月10日和2015年4月12日,茭白群落土壤微生物呼吸CO2量最大;2015年1月17日和4月12日,南荻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大,2014年11月10日,茭白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大;2015年1月17日,南荻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大,2014年11月10日和2015年4月12日,灰化薹草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大。在常湖池湿地,2015年1月17日,南荻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都最大;2014年11月10日和2015年4月12日,各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差异不显著;2015年4月12日,灰化薹草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高。2015年1月17日,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且显著低于4月12日(p〈0.05);2015年1月17日,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在南矶山湿地,2015年1月17日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都显著高于2014年11月10日(p〈0.05),在常湖池湿地,脲酶活性差异不明显,2015年1月17日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4月12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与土壤pH显著相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

  • 标签: 植物群落 碳含量 酶活性 鄱阳湖湿地
  • 简介:三峡工程修建所引起的库区水位消涨幅度和节律的改变,导致了消落带植物土壤种子库的退化,恢复消落带植物土壤种子库成为消落带生态保护的关键问题。通过样方调查和种子库萌发实验,研究了三峡库区香溪河人工和自然植物恢复模式下消落带土壤种子库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物相似性以及它们对库区反季节水位消涨节律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恢复模式对消落带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植物人工恢复采样地,土壤种子库含有44种物种的种子,以消落带上部的物种最丰富;在植物自然恢复采样地,土壤种子库含有50种物种的种子,以消落带中部的物种最丰富。在水位消涨的影响下,消落带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都趋于简单,物种生活型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植物恢复模式和水位消涨还引起消落带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空间分布格局、种子库与地上植物相似性的变化。水位消涨增加了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物的相似性,并使得两种植物恢复模式下的土壤种子库的最高种子密度都出现在消落带中部(海拔165m处),但是人工恢复区土壤种子库的平均种子密度显著低于自然恢复区,其土壤种子库植物种子与地上植物的相似指数略高于自然恢复区。目前三峡库区所采用的消落带植物人工恢复技术在土壤种子库的恢复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应在物种的配置上作进一步的改进。

  • 标签: 消落带 土壤种子库 地上植物 水位消涨 三峡库区
  • 简介: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壤质量评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土壤监测数据在土壤质量评估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土壤监测数据的来源、处理方法和评估标准,我们发现土壤监测数据在土壤质量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还讨论了土壤监测数据在土壤质量评估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未来的土壤质量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土壤监测 土壤质量评估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环境影响
  • 简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支持下,以贵州省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个时期的LandsatTM遥感影像、日降雨数据、DEM数据和土壤等数据为基础,根据修正土壤流失方程式(RUSLE)计算分析了贵州省近10a来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00年~2010年间,现实侵蚀模数分别为1320.34t·km^-2·a^-1、1255.76·km^-2·a^-1和854.23t·km^-2·a^-1,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0.89·10^8t·a^-1,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2.82·10^8t·a^-1,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0.28·108·a^-1,果园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0.04·10^8t·a^-1,湿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0.09·10^8t·a^-1。

  • 标签: 贵州省 生态系统 土壤保持功能 GIS RS
  • 简介:  平流层臭氧浓度的降低直接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紫外UV-B辐射增强,为探明UV-B辐射强度改变对土壤-冬小麦系统碳氮转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实验的方法.……

  • 标签: UV-B 冬小麦 碳氮代谢 呼吸系数
  • 简介:土壤中可溶性铬化合物产生的毒害作用较不溶性铬化合物迅速,因此对土壤中铬的测定意义重大。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 简介:摘 要 : 为解决污染场地土壤环境问题,在进行污染场地的土地、土壤环境管理和修复的过程当中,管理和修复方法、技术也应得到相应的提高。本文重点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污染场地的土壤提出了修复管理对策,为实现土壤环境的优化管理与修复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污染场地 土壤环境 调查 土壤管理修复
  • 简介:摘要:通过对土壤环境管理和污染场地修复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国家对此提出了许多要求,但对此重视程度还不够。在国家对其工作重视不够的情况下,其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使管理和维修效果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下,其工作需要立即进行研究和调整,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便有效地处理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简要分析了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土壤修复管理措施,供参考。

  • 标签: 污染场地 土壤环境 修复管理
  • 简介:摘要:在过去数十年间,我国经济取得了良好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且这一污染问题严重性还在进一步加剧。若是放任不管,长此以往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还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就需要加强对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通过各种有效的土壤生态保护措施来实现对土壤的生态保护。而本文将围绕这部分内容展开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 标签: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土壤生态保护 措施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受环境保护意识欠缺、保护措施匮乏等因素影响,使土壤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对人们生存环境、农作物种植、食品质量等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积极推动污染土壤修复工作十分紧迫。污染土壤修复属于环境保护工程的一种,其主要指采取相应的修复技术人为干预、治理污染土壤,从而将土壤中的污染物予以清除,使土壤的理化性能得以改善。于环境治理中,污染土壤修复可促进次生态环境问题改善,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此次研究首先对污染土壤修复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进行简要阐述,随后分析土壤污染类型及特征,最后提出污染土壤修复策略。

  • 标签: 污染土壤修复 环境治理 修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