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调查研究了呼和浩特市1986-1991年6年中,中毒死亡80例,结合相应的气象要素、天气过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该地中毒年死亡率为0.2人/10万,农民为1.4人/10万,外来临时工为6.8人/10万。中毒易发生在低短简陋、年久失修或周围高建筑物屹立的住房。年中,11月与3月较多。降雪后48小时内中毒死亡有非常显著的增加倾向。发生中毒日前48小时内多有气压下降。夜间风小或静风,风向改变及大风来临之前,夜相对湿度超过月平均值,降温都能促使发生。许多因素叠加,更易发生。作者建议把中毒预报作为医疗气象结合预报的项尝试。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气象条件 季节 气压 降雪 相对湿度
  • 简介:采用静态暗箱采样气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晋南地区盐碱地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裸地土壤夏、秋季(2008年6-10月)的甲烷(CH4)、二氧化(C02)、氧化亚氮(N20)和氮(NO)交换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秸秆全还田(Fs)、秸秆半还田(Hs)和秸秆不还田(Ns)处理土壤大气间CH4、C02、N2O和NO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0.8±2.7、-1.4±2-3、-6.5±1.8ug(C)·m^2·h^-1(CH4),267.1±23.1、212.0±17.8、188.5±13.6mg(C)·m^2·h^-1(CO2),20.7±3.0、16.3±2.3、14.7±1.7μg(N)·m^2·h^-1(N2O),3.9±0.5、3.4±0.5、3.0±0.4μg(N)·m^2·h^-1(NO)。交换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灌溉、降雨和温度变化是影响该趋势的主要因素。相对于NS处理,FS和HS处理降低了累积CH4吸收量(66%和59%),增加了累积CO,(42%和12%)、N,O(41%和9%)和NO(30%和13%)排放量,因此,秸秆还田促进了农田土壤总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得到FS和HS处理小麦秸秆的CO2、N2O、NO排放系数分别为73.4%士1.6%和43.3%士1.0%(CO2)、0.37%士0.01%和0.17%士0.00%(N2O)、0.06%士0.00%和0.05%±0.00%(NO),FS处理的排放系数显著高于HS处理,且均低于同实验地种植玉米、施肥农田的小麦秸秆排放系数(N20和NO排放系数分别为2.32%和0.42%)。可见,在采用排放因子方法估算还田秸秆CO2、N20和NO排放量时,应考虑秸秆还田量、农作物种植和施肥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秸秆 裸地 温室气体 累积排放量 排放系数
  • 简介:注气法是工程师用来提高采收率的最老的方法之,该方法的使用最近已经得到了改进。这种方法的大部分新的扩大应用(特别是在美国)是利用非烃气、氮和CO2。由于在20世纪80

  • 标签: 二氧化碳驱油 注气法 采收率 采油技术
  • 简介:概述二氧化(CO2)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的含量正在逐步增加。专家们建议,必须尽快采取系列措施来减少进入大气的二氧化量。其中的些方案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捕集数百万吨的二氧化,并把二氧化封存于地下——称为二氧化捕集与封存(CCS)。本文将阐述二氧化地质封存原理并对下述常见问题予以解答:

  • 标签: 二氧化碳 封存 全球气候变暖 工业生产过程 地球大气 人类活动
  • 简介:摘要:二氧化驱是油田三次采油中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之,增油效果非常明显,但是伴随而来的二氧化腐蚀也十分严重,如中原油田赵庄区块的赵1井注二氧化驱井对应油井赵1-3井因气窜产出气二氧化含量高,腐蚀及其严重。使油井维护周期大幅度缩短,井下设备腐蚀严重,极大的影响了油井正常生产,造成油井减产、作业施工费用增加、腐蚀更换频繁,经济损失巨大,急需研制应用种高效防腐办法解决此问题。

  • 标签: 腐蚀机理 固体缓蚀剂 带压加药 残余浓度 维护周期
  • 简介:为了避免大气继续升温,可以向地下注入二氧化。这项任务是困难的,但是是值得做的。在威廉莎士比亚时代吸入的每百万个分子中就有280个是二氧化分子。如今,在我们的每次呼吸中每百万分子含有380个二氧化分子,其份量每年增加2个分子。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火气浓度上升的后果将会如何:人类在地球范同内将进行无法操纵的实验。众所周知,二氧化促使大气增温,这样首先会引起海平面升高和水酸度增加。问题在于,全球气候因此会如何变化,

  • 标签: 二氧化碳分子 下注 工艺 大气增温 海平面升高 莎士比亚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二氧化压裂法作为种新型的非水压裂法已被广泛地用于国外和国外的非传统石油资源的开采。二氧化压裂工艺主要有二氧化泡沫和二氧化干压裂化两种工艺,对于非传统油藏(尤其是低压、低渗透、水锁、水敏伤害)的工艺改进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二氧化压裂增产问题,本文综述了二氧化压裂技术的原理、施工工艺、压裂液体系、设备要求等,并对当前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做了简要的介绍,以期为相关人员(或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二氧化碳 压裂增产
  • 简介:1原理二氧化和甲烷的不同吸附特征可以用于封存二氧化并且提高不可开采煤层中甲烷气体回采率。在5-8个大气压力下,吨煤能吸收二氧化气体30-35立方米。使用适当的压力,每摩尔甲烷可以置换二氧化气体1.5到5或6摩尔。利用上述提到的文献资料计算出二氧化的封存量。

  • 标签: 二氧化碳气体 深部煤层 封存 德国 甲烷气体 大气压力
  • 简介:—个国际科研小组日前开发出种新方法,能够对海洋中二氧化的浓度进行较精确的测量,并据此绘制出二氧化分布图,这成果将有助开发预测气候变化的新方式。

  • 标签: 二氧化碳浓度 海洋 测量 气候变化 分布图 开发
  • 简介:氧化地质储存计划2007年6月,昆士兰州政府批准了此项研究工作,开发并示范这种新型碳减排技术,与煤炭工业共同投资开展该项研究,在昆士兰州开展并推广了该项技术。政府和煤炭工业企业共投入9亿美元组建煤净化资金,其中政府投入3亿美元,煤炭工业投入6亿美元。

  • 标签: 二氧化碳 昆士兰州 储存 地质 煤炭工业 政府投入
  • 简介:2010年1月l1日,道达尔集团在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湖公社)开辟了欧洲第个工业试验中心,从事主要温室气体—CO2的捕获、输送和储存。预计,采用最新技术可以比较有效地应对全球变暖。24个月,40000辆汽车排放近120000吨二氧化,这是未来两年在法国东南部湖公社的新试验中心计划消除的二氧化排放量。

  • 标签: 二氧化碳排放量 最新技术 储存 捕获 试验中心 温室气体
  • 简介:摘要:森林火灾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每年均有相关案例,对我国的森林安全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文通过搜集近年来关于森林火灾的相关数据,分析其成因,就如何做好森林火灾治理进行浅析。

  • 标签:
  • 简介:运输和注入二氧化已经在美国实施,其关联的风险问题也已经被较好地认识。长远来看,有种风险就是地下储存的二氧化可能沿着个不确定的运移通道或失稳井筒泄漏出来。这种风险场景或许可以类比为火山喷发时的天然二氧化的排放。只要二氧化能够弥散到大气中,火山地区的那种通过土壤或经由碳酸性温泉扩散泄漏出来的二氧化并不代表种威胁。然而,当二氧化能够在个封闭的空间得以积聚,它明确地构成种威胁。从火山腔或火山口中突然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云同样也构成致命的威胁。然而,似乎难己找到这样的类比把地下储存的二氧化的泄漏造成的风险和上述那些致命威胁联系起来。建议对储存的二氧化在可能失稳井简附近的运移扩散和演化机理进行建模分析。

  • 标签: 二氧化碳 地下处置 安全 火山
  • 简介: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高层建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对于城市建设及人们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也给消防灭火救援中供水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笔者将结合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针对分析影响灭火供水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高层火场供水的策略。

  • 标签: 高层建筑 火灾特点 高层供水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火灾事故发生的频率有所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日常消防工作当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火灾调查,而且最真实、最客观的存在就是火灾痕迹。对火灾痕迹有个清晰的了解和认知,能够对火灾发生的地点以及起火原因有个充分的了解,因此,要对火灾现场痕迹的表现形式给予高度的关注,并运用到实际的调查工作当中。

  • 标签: 火灾调查 火灾痕迹 应用
  • 简介:摘要:二氧化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其过度排放造成的气候变暖、冰川的融化、海平的面升高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行业迅速的发展,装置产能的不断扩大,我国二氧化排放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二氧化排放量为0.248 6亿t,2018年二氧化排放量迅速增长至94.287 1亿t,增长率为37 827%。在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到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 标签: 燃煤锅炉 二氧化碳 回收
  • 简介:【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煤化工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这样就对生产工艺提出系列新要求。现阶段,在当前全球日益变暖的背景下,不仅要注意保障产品质量,而且还应当科学合理的控制 CO2的排放。鉴于此,文章简单概括了我国煤化工业 CO2的排放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相应的减排技术方法。

  • 标签: 煤化工 二氧化碳 减排技术
  • 简介:捕集二氧化并将其地下储存数千年,这是减少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之。二氧化注入的候选位置或许是新井或许是活动的、关闭的或废弃的旧井。总体而言,确保储存井长期的完整性是非常关键的;换句话说,井完整性是二氧化地质储存的关键性能指标之。在含水层中进行地下气体存储和二氧化封存依靠适宜的井孔建造和盖岩的密封作用。潜在的渗漏途径是由于粘合性差,二氧化沿着井孔迁移和通过盖岩流溢。水泥的渗透率和完整性将决定预防渗漏的效果。当护套穿过盖岩的周围和在没有微环隙的条件下,盖岩的完整性由足够的裂隙梯度和足够的水泥来保证。本文描述了由于超临界二氧化注入,含水波特兰水泥(portlandcement)和具有较好的二氧化阻抗力的新水泥的地球化学性质的变化。

  • 标签: 二氧化碳 碳储存 波特兰水泥 地球化学降解 井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