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遥感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3年广西海岸互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的分布现状,并分析其在广西海岸的扩散状况,旨在为全面了解和评价外来物种互米草在广西海岸的入侵状况和生态作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2013年,广西互米草的分布面积为602.27hm2,以港湾划分,其在丹兜海的分布面积最大,其分布面积在铁山港湾、北海银滩至营盘镇、廉州湾、英罗港、大风江依次减小;2广西从1979年开始引种互米草,1979-2003年互米草的年平均扩散速率约为23.1%,2003-2008年的为15.3%,2009-2013年的约为9.1%,互米草总体扩散速率呈现下降趋势;3近期,铁山港湾、北海东海岸(银滩至营盘镇)和廉州湾的互米草依然在快速扩散,尤其是廉州湾的互米草处于种群扩散的爆发期,未来几年,廉州湾很可能将会被互米草占据;4互米草在广西海岸的扩散总体上呈现出由东往西发展的趋势,并且有扩散进入越南的可能性。

  • 标签: 互花米草 扩散 广西 海岸 廉州湾
  • 简介: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溢油事故频有发生,海洋石油污染日趋严重。陆源石油污染在海洋石油污染中占很大的比重。在中国,陆源石油污染占海洋石油污染的80%以上。湿地有着生态和环境的双重价值,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其具有净化石油污染的功能。滨海新区北塘河口是天津重要的渔港,也是主要的排污口。近年来,随着陆源石油污染的增加,北塘河口海水水质日趋恶化。北塘河口生长着大片的互米草,形成了互米草湿地,它可以有效地去除石油污染。通过对码头、入海航道和近岸海域的海水和沉积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塘河口水质属于劣四类海水水质,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烃是主要的污染物。芦苇、互米草和碱蓬是北塘河口主要的植物物种,在这三种植物体内均有石油烃检出,表明了北塘河口已受到石油烃污染,并且三种植物具有吸收石油烃的能力。无论是表层海水还是沉积物,石油烃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均为码头﹥航道﹥近岸海域。互米草的根、茎和叶可以拦截陆源石油污染。互米草在吸收石油烃的同时,还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加速了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互米草湿地可以有效地减少陆源石油污染。

  • 标签: 石油烃 湿地 互花米草 去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