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上侏罗统海因斯韦尔组页岩目前被认为是美国陆上潜力最大的新兴页岩气区带之一。其天然其估算资源量高达数百万亿立方英尺,单井控制储量估计多达754z,立方英尺。这个页岩区带分布在得克萨斯东部和路易那州西部的边界附近,跨越了16个以上的县。虽然其所在的盆地已经有了很长的油气勘探历史,而且对中生界地层的研究也已比较深入,但还没有开展过针对海因斯韦尔组页岩的综合地质研究。文中首次分析了这套页岩的构造背景、地层发育、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断裂发育以及页岩气开发面临的诸多挑战。基底构造和盐构造运动影响了伴随墨西哥湾开启而发生的碳酸盐和硅质碎屑沉积。海因斯韦尔组页岩是一套富有机质且富碳酸盐的泥岩,沉积环境是局部缺氧的静海深海盆地,沉积时期是启末里支期到早提通期,与导致全球性富有机质黑色页岩沉积的二级海侵事件(second-ordertransgression)有关。海因斯韦尔页岩盆地的北面和西面分别是斯马科弗(Smackover)和海因斯韦尔LimeLouark层序的碳酸盐岩陆架。多条河流分别从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向这个盆地输送沙质和泥质沉积物。海因斯韦尔泥岩由多种岩相构成,包括生物扰动钙质泥岩、纹层状钙质泥岩和粉沙质球状粒硅质泥岩,还有未分层的富有机质硅质泥岩。可见数量不等的草莓状到胶状黄铁矿,它们以结核、薄层和单个微球丛的形式出现,并交代方解石胶结物和软体动物壳。海因斯韦尔页岩气储层的特点是超压,孔隙度平均为8-12%,含水饱和度(Sw)20-30%,渗透率在纳达西级,厚度70-100米,初产量最高可达3000万立方英尺/日。储层埋深在3000-4700米之间,页岩气井的水平井段长度一般为1000-1700米。典型的海因斯韦尔页岩气生产井的产量递减曲线要比其他页岩气区带的

  • 标签: 路易斯安那州 综合地质研究 得克萨斯州 页岩气 上侏罗统 产量递减曲线
  • 简介:路易那滨海中新统的退积层序包括10个三级层序和至少58个四级层序,平均时间跨度分别为1.1和0.19m.y.,这可与墨西哥湾盆地和全球范围内其它盆地测得的时间跨度进行对比。下中新统上部到中中新统的远端的三级层序主要由低位前积楔,斜坡扇和盆底扇沉积组成。与此相反,中中新统到上中新统的中部的层序则记录了更多的近陆体系域:(1)陆架上的下切谷充填与向盆增厚的低位前积楔近端部位之间的侧向迁移,(2)陆架上周期性的高水位和海进体系域。上中新统的内陆架和滨海体系域及大量的下切谷控制着薄的三级层序的发育。成因格架是烃类分布的一个主要影响。虽然在研究区有很好的构造圈闭,但是超过90%的油气储量来自于那10个三级层序,这些三级层序都是由四级体系域叠置形成的三级低位域。复杂的中新统地层及集中在中新统三级低位体系域内的油气的发现引起了高频层序格架的发展,而这些发展又引起了对墨西哥湾北部陆架内中新统丰富的隐蔽储量的开发模型产生广泛的关注。

  • 标签: 陆架区 体系域 三级层序 地层格架 下切谷 构造圈闭
  • 简介:中约为10mi(16kin),在下倾的范围中超过3mi(5km)(图9)。三级前积的复合体(层序组)仅仅只在沿沉积走向的边上加宽[约12mi(~19km)],指示了三级(1.1m.y.)时间格架内的低位三角洲沉积。这些方面与更大范围内的高位三角洲存在明显差异(在“中部的层序”中讨论)。

  • 标签: 油气分布 地层格架 陆架区 旋回 成熟 滨海
  • 简介:墨西哥湾(GOM)盆地西北部上侏罗统海因斯维尔(Haynesville)和博西尔(Bossier)页岩气区带的产层为碳酸盐岩一碎屑岩混合沉积体系内海进体系域到高位体系域的富有机质泥岩。选取了200多口深井的现代电缆测井组合,开展了详细的井间对比,同时结合采自上启莫里支阶(Kimmeridgian)一下提通阶(Tithonian)的10多个岩心样品的观测结果,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地层和岩性分析。海因斯维尔页岩发育在一个二级海进体系域(TST)中,由后退(back-stepping)的缓坡碳酸盐岩(近源端)和最大海泛面(MFS)之下的海相页岩(远源端)构成。这套页岩上超退积的碳酸盐岩和基底隆起,而其上则是一个二级最大海泛面。博西尔页岩和局部砂岩向盆地方向进积到海因斯维尔页岩之上,并下超一个二级最大海泛面。它们沿上倾方向向上渐变为高位体系域(HST)的卡顿瓦利群(CottonValley)厚层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在远源端,在博西尔(组沉积时)的局限环境中发育了富有机质页岩相,这也是一套有潜力的页岩气储层。南部先存的几个基底隆起以及西北部和西部的碳酸盐岩台地使这个盆地成为受限盆地并把它分隔几个部分,从而影响了富有机质页岩地层和贫有机质页岩地层以及以硅质碎屑沉积为主地层和以碳酸盐为主地层的分布。海因斯维尔页岩和博西尔页岩都由三个向上变粗的旋回构成,它们可能分别代表了规模比较大二级TST和早期HST内的三级层序。博西尔页岩的三级旋回大都以含量不等的硅质碎屑为主。海因斯维尔泥岩的沉积部位是风暴浪基面之下,大都是存在氧化障碍的环境(dysoxicconditions),适合于底栖双壳类群落和生物扰动类生物生存,而且会周期性地震荡转变为海底更加缺氧的环境。然而,在这些泥岩中发现的稀有动物群大都是浮游�

  • 标签: 层序地层 路易斯安那州 得克萨斯州 泥岩 岩相 碳酸盐岩台地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使用井和3D地震数据进行高频(4阶)层序和体系段(systemstracts)成像的地震沉积学方法。关键技术包括(1)为了更好地进行井与测井曲线综合,通过90°相位调整使地震数据与测井岩性综合,(2)进行沉积体系的层序和平面地貌的解释与成像。本文介绍一种新的解释方法,它将高频层序地层研究的重点从解释垂直地震剖面转移到分析更多水平的高分辨率地震地貌信息上。本实例显示,应用地震数据进行的岩性地层切片提供了同生沉积体系的层序地震成像方法。这种成像方法,依次作为高频体系段、层序界线和地质时间域中地层层序的识别和成图基础。在路易那海上的中新统中,应用主频为30赫兹的地震数据集能够对井数据得出的4阶层序或层序组进行成像,成像的分辨率在厚度上相当于30英尺(10米)。在超出井控制范围的地震覆盖区内,这一分辨率足以精确再现高频层序地层的框架。

  • 标签: 3D地震数据 层序地层学 路易斯安那州 沉积学 高频 中新统
  • 简介:摘要:煤矿瓦斯通风安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煤矿瓦斯通风水平不高时,煤矿井下生产率会降低,并导致煤矿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因此,在井下实际开采过程中,要提高对煤矿瓦斯通风安全的重视程度,在发现有瓦斯通风安全问题时要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进而减少煤矿瓦斯安全事故的发生。

  • 标签: 煤矿通风 瓦斯安全 存在问题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我国是煤矿大国,煤炭运输安全问题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开采监测系统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煤炭开采过程,及早发现煤炭开采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并发出预警以确保煤炭开采。煤炭开采监测系统,包括煤炭开采监测系统、矿产监测系统和燃煤电厂下的人力资源定位系统,通过互联网向远程监测和处理系统提供监测信息,实现了煤炭开采设施、人员和材料的综合监测。煤炭开采监测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煤炭水合物的发生率,这对我国煤炭开采安全和能源安全发展煤炭信息管理至关重要。

  • 标签: 煤矿 瓦斯 安全监测系统 设计
  • 简介:1引言玉树藏族自治地处青藏高原主体的东南部,平均海拔约4000米以上,是我省主要牧业区之一。雪灾是这个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它不但严重地危害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对这个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都会造成严重威胁。自从1976年以来,玉树气象工作者对雪灾的研究曾做过大量的工作,也找出了一些好的预报方法。本次为了建立《玉树雪灾预报系统》,在研究新预报方法的同时,对1976年和1984年两次雪灾研究成果的预报方法和预报因

  • 标签: 冬季雪灾 预报方法 玉树州 预报系统 雪灾预报 灾害性天气
  • 简介:摘要:水网建设关系千家万户、国计民生及社会经济发展。文山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水网建设任重道远。本文在分析文山资源特点、开发利用及水网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山水网建设的构想。

  • 标签: 文山 水网建设 构想
  • 简介:2015年玉树平均气温以偏高为主,除夏季气温偏低外其余三季均偏高且秋季大部气温特高;年降水量大部偏少,尤其夏秋季降水量偏少明显,冬春季偏多;年日照时数偏多,四季日照时数基本持平或略偏多。气候条件对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行业都有较大影响,2015年玉树各地牧草产量长势普遍偏差,牧草年景综合评价为“欠年”。玉树总体温度正常偏高、降水偏少,气候干燥,气象条件对牧草的生长及产量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 标签: 玉树州 气候条件 牧草
  • 简介:防震减灾作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新时期防震减灾科普现场工作的新要求,通过调研(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给出一些建议。

  • 标签: 防震减灾 科普宣传 云南
  • 简介:本文利用临夏气象台实时常规资料,分析了1989年7月20日积石山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触发机制、热力和动力条件及地形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本州临近强对流天气预报水平有一些帮助。

  • 标签: 强对流天气 地形作用 环流形势 触发机制 预报水平 动力条件
  • 简介:1黄南气象公众的现状黄南气象局始建于1974年,属国家事业单位,实行部门和地方双重领导,所辖4个气象台站,现均为基本站,现有职工79人。从1992年开始黄南气象局开展公众气象服务(当时称气象科技服务),多年来,在上级部门相关政策的引导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公众气象服务有长足的发展。

  • 标签: 公众服务 黄南州 气象局 公众气象服务 气象科技服务 事业单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甘南气象部门产业发展思考姚玉璧(甘南气象局合作747000)引言发展气象产业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增强自身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气象局已将气象产业列入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省局也制定了全省产业...

  • 标签: 产业发展 甘南州 气象部门 气象产业 管理机制 综合经营
  • 简介:自1998年以来,亚利桑那地质调查局就收到许多周边大范围多个分散地点出现新裂缝的有关报告。此前90年代中期,报告的大部分裂缝均是人们所熟悉的类型,即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引发的地裂缝。然而,这些新裂缝大部分被证明具有不同的诱因——富含粘土的土壤或沉积物的干燥或被烘干。通过绘制这些被报道裂缝的地图及观察其航空照片,结果显示,这些“巨型干裂缝(GDC)”要比预先想象的普遍的多,并且比由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裂缝广泛的多。通过绘制亚利桑那这些巨型干裂缝的地图,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证明了勘测的结果。这篇文章概述了那篇报道。

  • 标签: 亚利桑那州 地裂缝 巨型 开采地下水 地质调查局 地面塌陷
  • 简介:对新疆博(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地区1958-2005年作物生长季降水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博地区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存在显著增加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降水偏多年略多于偏少年;降水存在5~7a、16a和30a左右的周期变化;90年代以来,由于博河上游地区5月份降水偏少,而且博河中游地区第一场“透雨”日期又快速推后以及透雨次数减少等原因,造成河谷一带春夏干旱尤为突出;而在6—8月份,博河上游地区降水量与大雨日数的显著增加却极易诱发山区洪灾;秋季月降水量的普遍增加对作物的采收晾晒不利,但是山区秋季降水的增加有利于秋水转为春用。

  • 标签: 博州地区 作物生长季 降水变化
  • 简介:通过对地形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特殊地形下的物理量场,得出该地区地形对降水分布的作用。

  • 标签: 特殊地形 降水分布 对比分析
  • 简介:利用1961-2004年同仁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44a来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4a来隆务地区年降水量呈明显减少的变化趋势,其减少幅度大于全省同期26个站平均值。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达0.38℃/10a,倾向率明显大于青海全省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冬季变暖趋势最明显,秋季次之。夜间气温升温幅度大于白天气温升温幅度,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小。

  • 标签: 气候 变化 特征
  • 简介:7月4~11日,省局党组书记、局长崔讲学一行到果洛气象局和所属5个气象站(局)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对果洛气象部门近年来在艰苦条件下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全体职工不畏艰苦、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给予了高度赞扬。崔局长要求果洛气象部门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气象业务和产业工作的协调发展。

  • 标签: 果洛州 气象部门 协调发展 指导工作 讲学 积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