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所以普遍存在人文社科课程边缘化、忽视学生的道德精神和人文素养的现象。而新时代背景下,新工科要面对经济社会问题,工程师在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同时,需要有“大工程观”,即需要系统地协调经济、社会、政治、环境和伦理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建筑专业的培养模式依然具有较为典型的工科传统特征,即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风向标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从当下的建筑设计行业角度来看,大部分建筑师在工作实践中几乎没有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思考,更不必说将马克主义哲学原理运用到设计创作中。而正是目前的这种普遍缺乏哲学思考与运用的行业现状,反过来又制约着建筑专业的学科改革与发展。

  • 标签: 建筑学课程 马克思主义 有机融合 探索
  • 简介: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从个人自发到社会自觉的必然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必须思考的命题。马克主义人学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源泉,本文基于马克主义人学的视角分析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问题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当下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以马克主义人学为指导提出价值选择、价值整合和价值重构的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思考。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人学 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人的发展 核心价值观.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习总书记多次就安全生产发表重要讲话,对企业提出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等要求。安全管理工作重在落实,虽然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安全理论对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与实际操作结合度不高。本文作者通过对马克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结合所在基层单位的基本情况的特点,采用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针对性地实施了若干安全管理活动,解决了安全管理工作“上热下冷”的弊病,有效控制作业现场安全风险,整体取得了较好成效。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安全管理 群众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 危险源辨识 实际运用
  • 简介:摘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主义行,行就行在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理论特色,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主义的共有理论品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守正创新一脉相承、相互贯通,构成中国化时代化马克主义的鲜明理论品格。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 守正创新
  • 简介:马克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研究是一个理论与现实相互动、现实与虚拟相交织的动态实践过程。科技进步引发的信息网络化推动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经历着现实和思想的全面重构,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马克主义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态势。马克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受到网络虚拟平台多元思潮的全面冲击;同时,网络虚拟实践为马克主义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信息网络化是巩固马克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历史新机遇。

  • 标签: 信息网络化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指导地位 影响
  • 简介:摘要:马克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以传统方法论为基石,融合众多理论成果产生的、可以指导社会科学活动的方法论,具有“先进、科学、辩证、扬弃”的特征,是马克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马克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前进的正确指引,本文立足于马克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理论依据,结合我国实际探究马克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对经济社会形态的认识,以期能够运用马克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发展,凸显马克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经济社会形态 当代价值
  • 简介:人类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在65MaBP(6500万年前)恐龙大灭绝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在第三纪已经有了古猿,进入第四纪之后发展为直立人。大约20万年前出现了智人,进入新石器时代才进化为与现代人解剖学上完全一致的智人(Homosapiens)。现代分子人类根据基因图谱证明,

  • 标签: 分子人类学 非洲 哺乳动物 新石器时代 基因图谱 大灭绝
  • 简介:河流与人类自古以来,人类就千方百计利用河流,依赖河流而生存。古代文明的发祥地都位于黄河和尼罗河这样的大河之畔。对于人类来说,河流既是生活必须的饮水之源,又是物资运输的重要交通线。此外,雨季从上游运来肥沃的土壤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可以说,人类是在充分地接...

  • 标签: 古代文明 物资运输 城市人口 刘亚平 水利发电 工业用水
  • 简介:2011年2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汉森(JamesHansen)的新著《环境风暴——气候灾变与人类的机会》(StormsofMyGrandchildren:TheTruthabouttheComingClimateCatastropheandOurLastChancetoSaveHumanity),由张邱宝慧等译。

  • 标签: 人类 美国科学家 出版社 OUR 灾变 环境
  • 简介:在IPCC特别报告《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类系统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影响评估内容之一,其评估结果为:极端影响可能缘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但也可能并非极端事件的后果.暴露度和脆弱性是灾害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极端和非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些事件的脆弱性和暴露度水平;人居模式、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已经影响观测到的脆弱性和暴露度的变化趋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沿海人居环境均暴露于极端事件,并受其影响,如小岛屿国家和亚洲大三角洲地区;脆弱人口还包括难民、国内流离失所的人和那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极端事件将极大地影响与气候联系密切的部门,如水、农业、食物安全、健康和旅游业.

  • 标签: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人类系统 暴露 脆弱性 影响
  • 简介:6.1总论事实上,人类健康和福祉的每个方面都与地球相联系:这种联系存在于我们呼吸的空气、经历的气候和天气、所吃的食物、饮用的水以及我们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环境中。各种环境要素影响着疾病和其他健康效应的分布、多样性、影响范围、强度和持续性,有一些因子人们已经知晓了几千年。

  • 标签: 人类健康 安全 环境要素 健康效应 多样性 持续性
  • 简介: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是周边居民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资源.同时,当地居民在湿地上从事的各种生产活动对湿地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了解保护区湿地上人类活动规律,运用走访调查和定时、定点调查的方法,对湿地上人类活动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湿地上的人类活动可以划分为红树林下捡拾海产品活动类型、夫妻船讨小海活动类型、公有河道捡拾海产品活动类型和滩涂养殖活动类型4种.其中第4种类型在1a周期中又可以划分为除草、整地、施药消毒、再整地和养殖收获5个阶段.夫妻船讨小海人类活动的人数最多时为80人/d,最少时为16人/d,平均为50.4人/d;密度最大为7.5人/km^2,最小为1.5人/km^2,平均为4.8人/km^2.公有河道捡拾海产品活动的人数最多时为62人/d,一般情况下较少,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2005年12月中旬至2006年的4月初,该类活动基本停止,之后呈逐渐增加趋势.滩涂养殖的再整地阶段,人类活动的人数约为70人/d,密度为10人/km^2;2005年10月下旬以后的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苗养殖阶段,人类活动的人数约为60人/d,平均密度约为10人/km^2;整个11月份期间,与养殖有关的人类活动基本停止,养殖户在自家承包的滩涂上进行一些捡拾海产品的活动,但人数较少,最多时为55人/d,一般为10多人/d,密度为10~20人/km^2;进入12月份后的收获季节,人类在滩涂上活动的人数及其密度急剧增加,为100多人/d到500多人/d不等,平均密度为44人/km^2.在收获季节,人类活动的人数及其密度与有无商人收购蛏产品以及蛏的生长情况有关.总的来看,保护区湿地上人类活动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从2005年10月中旬至11月底;第2阶段始于12月初,止于2006年1月底;第3阶段为2006年2月初至4月底.第1

  • 标签: 人类活动类型 人数密度 福建漳江口湿地
  • 简介: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组建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组织全世界几百名著名科学家的科学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年中全球气候总的趋势是变暖的,全球地面气温上升了0.3℃到0.6℃,如果人类不有效的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将持续变暖,在未来40年至50年内全球平均温度如每10年上升0.2℃,

  • 标签: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人类 世界气象组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全球气候 气温上升
  • 简介: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而带来的缺氧、低温和大风,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在这种极端环境气象中,人们为了生存和工作,必须了解和掌握缺氧、低温和大风等与人类的关系,并逐渐摸索人类如何适应上述极端环境气象的规律,从而在这种极端环境气象条件下自由自在地生活与工作。若能如此,可谓“天人合一”了。

  • 标签: 青藏高原 高海拔 极端环境 适应问题 山地环境生理学
  • 简介:<正>臭氧是大气层重要的组成成份,一般从5—10km臭氧含量开始增加,至20—25km的平流层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再往上逐渐减少。在标准大气状况下大气的臭氧总量厚度约3mm。由于它对太阳紫外线

  • 标签: 大气臭氧层 生态环境 人类 保护措施 气候 植物
  • 简介:每年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国际气象界共同庆祝世界气象日,以纪念《世界气象组织公约》于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的日子,更确切而言,那是在希望加入这个新组织的国家交存第30份《公约》批准书之后第30天起生效之日。早在1947年10月11日,出席在华盛顿特区召开的国家气象局长大会的31个国家代表就已一致批准了《公约》文本。

  • 标签: 人类安全 世界气象组织 世界气象日 公约 华盛顿 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