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必将朝着精准的方向发展,而通过GPS等高精度仪器获得的变更数据与原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数据不能较好地匹配,导致了测量得到的高精度数据产生了“精度偏移”,而解决“精度偏移”问题是实现调查精准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此问题,在普洱市思茅区主城区范围内进行研究实验,提出了利用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算法解决这两种不同精度数据的融合问题,减弱了“精度偏移”对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影响。

  • 标签: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精度偏移 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算法 GPS
  • 简介:为了绘制黄白茨矿10#煤层和12#煤层的瓦斯地质图,根据现场测得的瓦斯含量数据,利用等值线绘制软件surfer8.0,采用Kriging网格方法绘制了10#、12#煤层瓦斯含量等值线,并通过AutoCad2008输出,准确绘制10#煤层和12#煤层的瓦斯地质图。从绘制的煤层瓦斯地质图可以看出,黄白茨矿瓦斯含量基本上是随着深度的变化呈线性增加,井田东部瓦斯含量大于西部,埋藏越深,瓦斯含量越大,基本与已采区域相对瓦斯涌出情况相符合。采用Kriging网格方法解决了空间连续性变化的属性非常不规则时较难准确绘制地质图的问题,因此Kriging网格方法可以用来绘制煤层的瓦斯地质图。

  • 标签: 瓦斯地质图 SURFER Kriging网格化方法 协方差函数 变异函数
  • 简介:介绍了利用AutoCADVBA语言进行编程,并结合Geoway软件实现等高线图形数据自动处理和检查的方法。实践证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减少人工检查干预的过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 标签: VBA GEOWAY 地形图 等高线 点线矛盾 检查程序
  • 简介:武汉地铁工程岩溶问题研究主要采用水文地质调查、工程钻探、孔间电磁波CT和弹性波CT、沿线钻孔地下水位分层观测、抽水试验、不同时段地下水水质分析、岩石化学分析等综合勘察手段,既准确揭示了武汉地区总体岩溶发育特点和水文地质特征,又详细查明了与地铁工程密切相关的溶洞空间分布、规模、赋水情况、充填情况等,从而使地铁施工工法选择、岩溶治理等工程设计方案优选更加全面、科学、准确。通过开展地铁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并整合多方变形监测成果,全程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确保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矿山法地铁隧道安全施工与运行。

  • 标签: 岩溶 水文地质 地铁 勘察 施工地质
  • 简介:利用现有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缩编成所需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可以减少成图时间。为此,介绍了一种利用1:500数字地形图缩编1:2000地形图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能以半自动的方式缩编地形图,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大比例尺地形图 交通规划设计 地图缩编 批量处理程序
  • 简介:为了预防隧道坍塌,总结隧道防坍塌预警监测技术的关键点。提出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围岩位移传感器自动监测方法,并介绍了系统原理、基本组成、设备现场安装和监测数据精度。

  • 标签: 隧道 防坍塌 监测系统 雷达传感器
  • 简介:织金区块以发育宽缓、稳定含煤向斜为特征,煤体结构保存较好,以碎裂煤为主;煤层层数多,累计厚度大,是中国南方晚二叠世的聚煤中心。本文在织金区块煤层含气量展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区煤层气富集规律,为以后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织金区块 煤层气 富集规律 含气性
  • 简介:传统的瓦斯涌出量分源预测法未考虑到上部邻近层开采对本煤层煤体瓦斯涌出的影响,本文提出在计算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时,在传统公式q1=K1K2K3·mM(W0-Wc)中加入了系数K4,K4为上部邻近层开采对工作面煤体瓦斯涌出影响系数,取K4=1-ηi,ηi为开采层向上部邻近层排放瓦斯的瓦斯排放率,从而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改为q1=K1K2K3K4·mM(W0-Wc)。加入了上部邻近层开采对工作面煤体瓦斯涌出影响系数的计算瓦斯涌出量的方法,比起传统的瓦斯涌出量分源预测方法提高了矿井瓦斯涌出量计算的准确性。

  • 标签: 分源预测法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上部邻近层开采 瓦斯涌出影响系数 瓦斯排放率
  • 简介:中国煤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裂缝发育但分布不均等特征,所以煤岩储层比常规储层更容易发生损害。煤岩储层的损害不仅导致煤层气采收率下降,且增加开发成本,延缓工程进程,严重制约煤层气的开发效果。主要从煤层气钻井完井及压裂、排采三个方面,介绍了损害发生的影响因素、过程机理、预防措施等研究进展,指出了煤层气的开发过程中外来流体不配伍、煤粉运移和压力变化等是诱发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如何保护煤岩储层是煤层气经济、高效开发的重要条件。最后提出了煤岩储层保护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保护煤岩储层发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非常规储层 煤层气 储层保护 储层损害
  • 简介:为提高煤矿瓦斯抽采方法的选取的科学性和实时性,本文针对煤矿瓦斯抽采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对煤矿瓦斯抽采方法6大影响因素和19个基本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影响煤矿瓦斯抽采方法选择的逻辑体系。通过对不同地区地质特性分析,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不同地区抽采技术评估模型,并在J2EE平台上,研发了B/S架构的煤矿瓦斯抽采方法评估系统,经实际应用验证,本系统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煤矿瓦斯 层次分析 模糊评价 抽采方法 评估模型
  • 简介:一、加快推进全省煤矿整合技改及机械改造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下达“十一五”后三年关闭小煤矿计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08)2624号)明确我省到2010年底小煤矿数量不超过833个,由于我省资源赋存条件差、资源整合中的行政审批推进缓慢等原因,未能如期完成任务。我省目前煤矿数量居全国前三,其中30万吨/年以下小煤矿仍有1107个,9万吨/年以下小煤矿有965个,3万吨/年以下小煤矿有285个。根据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我省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推进进度,力争于2015年未将小煤矿数量控制在833个以内。任务艰巨而时间紧迫。

  • 标签: 资源整合 小煤矿 改造工作 安全监管 机械化 项目管理
  • 简介:平顶山矿区是受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影响严重的矿区之一。目前,平煤很多矿井采深超过800m,随着矿井开采的延深平顶山矿区煤炭深部开采安全风险呈现危险性增大、破坏强度急增、复合灾害显现特点,深部瓦斯防治受埋深增大、煤层赋存条件复杂所限,瓦斯抽采困难。本文针对平顶山矿区瓦斯赋存和开采情况,提出了解决深部开采瓦斯防治技术路线。

  • 标签: 深部开采 灾害趋势 瓦斯防治 卸压防治
  • 简介:通过分析和顺区块15#煤层含气量在横向上和纵向上的分布变化特征,发现:1000米以浅15#煤层含气量分布与煤层埋深相关关系不明显,受构造陡坡带影响较大;深部随埋深加深,含气量有增大的趋势。陡坡带、顶板泥岩和煤层厚度共同控制15#煤层含气量横向上的变化;煤的镜质组含量和灰分产率的非均质性控制了单井15#煤层含气量纵向上的差异。

  • 标签: 含气量 分布特征 陡坡带 顶板 煤厚 镜质组含量
  • 简介:新疆下坂地水库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受古冰川及新冰川活动频繁影响,河床下有150m的深厚覆盖层,工程性质差,会产生渗漏及渗透破坏问题。水库防渗采用上防渗墙、下部防渗帷幕的方式全断面截断覆盖层,坝下游9km失水河段因河床比降大,河水对地下水补给量大幅减少后,可能会引起该河段地下水位大幅下降,致使坝基防渗幕、墙承受过高水头引起破坏是该水库较为独特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及预测工程蓄水后坝后地下水位变化,对保证大坝防渗体系运行安全十分重要。

  • 标签: 深厚覆盖层 地下水位 渗漏 预测
  • 简介:针对特大区域城市轨道交通首级控制网覆盖面积广、线路长、历经时间久、工作量大等特点,将广州市城市轨道建设作为切人点,以建设高精度特大区域轨道交通首级控制网为目标,结合现有线路以及远景规划,经统筹规划与精心设计,成功解决了特大区域城市轨道交通首级控制网建设的若干重大技术问题。

  • 标签: 轨道交通首级控制网 INSAR GZCORS GZGEOID
  • 简介:主题词:根据干沟煤矿地质、生产情况和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及越来越紧的对环境污染、破坏强制性约束,干沟煤矿选择用生产排放物粘土生产陶粒,以求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企业持续发展。

  • 标签: 粘土 陶粒 综合利用
  • 简介:以河东煤田北部石炭二叠系煤层气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储集层物性及含气性特征等内容。认为:该区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埋深适中,含气量、渗透率较好,煤层气资源开发条件较为理想;此外该区砂体发育,封盖条件较好,具有煤层气与砂岩气共同开发的潜力。

  • 标签: 沉积环境 含气量 砂岩气 潜力
  • 简介:以焦坪矿区下石节井田煤层气生产试验井JPC-02井排采生产数据为基础,利用煤层气专用储层数值模拟软件(CBM—SIM)对其进行了历史拟合,纠正了通过参数测试获得的煤储层参数,并进行了产能预测。运用煤层气排水采气理论,结合JPC-02井排采生产数据,细化了排采各阶段的划分,分析了各阶段的特征和储层伤害机理,研究了排采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合焦坪矿区量化的、可操作的排采工作制度。

  • 标签: 焦坪矿区 排采制度 煤层气 数值模拟
  • 简介:如何减少煤层气低效井,提高产能建设到位率是目前煤层气开发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投产时间长,集输系统较完善的沁水盆地樊庄区块为例,结合该区块开发历程和效果,利用大量的实际生产数据,研究总结了该区低效井的形成原因,提出了提高产能建设到位率的建议。分析指出早期地质认识不足、储层改造针对性不强、储层保护意识不够、排采认识不到位、抽排工艺适应性不高是导致该区部分井低效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沁水盆地 樊庄区块 煤层气 低效井 产能建设到位率
  • 简介:本文以平顶山矿区首山一矿为例,根据Langmuir方程和排采过程中实测的临界解吸压力计算了四:煤层含气量。结果显示:四2煤层含气量为6.42~7.45m2/t,平均为6.94m2/t,是煤层含气量测试结果的1.15—1.34倍,平均为1.26倍;同时,运用运移理论探讨了煤层含气量测试结果失准的原因,认为由于松软煤层煤体抗压、抗拉强度小和取心过程中钻具对煤心碰撞、切削作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造成了松软煤层含气量测试结果的失准。考虑上述因素,笔者认为应对松软煤层含气量测试结果进行科学、合理地校正。

  • 标签: 松软煤层 首山一矿 含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