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美国能源部Ames实验室和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9年4月宣布,开发成功一种独特的方法,采用海绵状、大孔纳米颗粒从海藻收获生物燃料油类,而不伤害海藻,从而将新的纳米颗粒基海藻油抽提工艺推向商业化。这种纳米田园技术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生产循环时间。

  • 标签: 美国能源部 纳米颗粒 抽提工艺 海藻油 商业化 生产成本
  • 简介: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0.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纳米颗粒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nanoparticle)组成.2011年10月19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对纳米材料的定义.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定义,纳米材料是一种由基本颗粒组成的粉状或团块状天然或人工材料,这一基本颗粒的一个或多个三维尺寸在1~100nm,并且这一基本颗粒的总数量在整个材料的所有颗粒总数中占50%以上.

  • 标签: 纳米材料 纳米添加剂 超微颗粒材料 欧盟委员会 应用 颗粒组成
  • 简介:本文对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种类及其相应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描述,对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以及表面修饰进行了概括归纳,对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同时对纳米润滑添加剂进行了评述。

  • 标签: 纳米润滑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表面修饰 抗磨减摩机理
  • 简介:KYOTO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9年3月底宣布从纳米尺寸纤维素纤维制造出光学透明的纸。这种可再生材料的透明度、强度和热稳定性使其比玻璃或聚合物应用于电子设施具有更好的潜在优点。该大学可持续发展Humanosphere研究院MasayaNogi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开发的这一成果已在3月26日美国化学学会纤维素和可再生材料分会上发布。

  • 标签: 纳米尺寸 纤维纸 纤维素纤维 可再生材料 美国化学学会 可持续发展
  • 简介:美国专利6,512,015涉及到1种型抗泡剂组分,它含有树酯抗泡剂、矿物油、1种聚二有机氧烷(最少有1个聚氧化烯基团)。此型抗泡剂组分可以很方便地抑制泡沫体系中产生的气泡,很好地消除气泡,对气泡有稳定和良好的分散性能。下面是有关此型抗泡剂的配方:

  • 标签: 聚二有机硅氧烷 抗泡剂 组分 美国专利 聚氧化烯 泡沫体系
  • 简介:针对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塞氏比色超标问题,对颗粒白土脱色的可行性,和性等方面进行对比试用,解决了航煤的比色问题。同时航煤经颗粒白土脱色以后,改善了航煤的其他质量指标,如酸值、洁净度等。

  • 标签: 颗粒白土 比色 白色脱色 工艺 航空煤油
  • 简介:精细化工事业部加强现场管理,6kt/a新DCP开车一路顺利,各项指标呈逐月提高态势,大颗粒DCP得率明显提高。2005年初由于粉状的DCP比较多,而市场需求表明,用户希望生产大颗粒DCP。他们开展了技术攻关和提高大颗粒得率竞赛。DCP大颗粒得率从2005年初的62%提高到年末的87%;异丙苯单耗由1180kg降至1167kg,保持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 标签: DCP 大颗粒 得率 国际先进水平 现场管理 精细化工
  • 简介:由中国石油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和中科院共同研制开发,由中国石油实施产业化应用的“新元素”系列润滑油即将上市。据介绍,昆仑此次推出的“新元素”系列润滑油采用了有机一无机复合纳米铜添加剂。这一历时10年才研制成功的“纳米润滑油节能抗磨添加剂”不仅解决了纳米材料在润滑油中的长期稳定分散难题,还通过有机大分子对纳米颗粒的处理,

  • 标签: 上市 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石油 润滑油 产业化 有机
  • 简介:压力传感器在录井设备中不仅使用多,而且必不可少,目前已不必用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本文以国产压力传感器为便,较详细地介绍目前在录井中使用最多的压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和特点;并为现场工作人员指出了正确安装使用、调整校正和故障处理等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压力传感器 综合录井 录井技术 压阻式传感器 技术性能 传感器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