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KYOTO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9年3月底宣布从纳米尺寸纤维素纤维制造出光学透明的。这种可再生材料的透明度、强度和热稳定性使其比玻璃或聚合物应用于电子设施具有更好的潜在优点。该大学可持续发展Humanosphere研究院MasayaNogi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开发的这一成果已在3月26日美国化学学会纤维素和可再生材料分会上发布。

  • 标签: 纳米尺寸 纤维纸 纤维素纤维 可再生材料 美国化学学会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主要介绍甲醇储罐泄漏扩散类型、高斯扩散模型、伤害模型,通过对甲醇储罐泄漏的事故后果进行数值模拟,确定甲醇储罐泄漏中毒时伤害区域、泄漏扩散到伤害区域所需的时间,以及在具有轻微中毒危害时,甲醇蒸汽所能扩散的最远距离。根据模拟得到的结果,提出甲醇储罐泄漏应急预案的改进和生产设施的配备。

  • 标签: 甲醇 泄漏扩散类型 高斯扩散模型 伤害模型
  • 简介:为研究海上平台冷放空可燃气体扩散分布规律,以某平台为对象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及气体扩散模型,模拟火炬冷放空可燃气体扩散积聚行为。结果表明:冷放空可燃气在来风作用下可扩散至钻台区域,对钻台区域构成威胁;风速较小时,可燃气主要向上部空间发展,风速5.1m/s时,1.25%体积浓度的可燃气最大扩散距离为85.9m,聚集在井架上方,发生燃爆后将造成井架顶部设备失效;风速越大,天然气受稀释作用越强,可燃气越容易消散;不同来风风向下,可燃气分布体积和扩散距离基本一致。

  • 标签: 海洋平台 冷放空 可燃气云 扩散积聚 影响因素
  • 简介:作为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清洁能源,液化天然气(LNG)在储存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将会导致重大事故.采用沸腾液体扩散蒸气云爆炸(BLEVE)火球模型,模拟分析100m3液化天然气储罐发生沸腾液体扩散蒸气云爆炸的事故后果,定量计算事故的伤害半径、财产损失半径、伤亡人数,为事故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液化天然气 沸腾液体扩散蒸气云爆炸 火球热辐射模型 BLEVE 事故分析 伤亡人数
  • 简介:从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方程出发,给出了其对应的数值离散公式及其最简单的各向同性扩散滤波离散计算公式,开展了扩散滤波方法在低频逆时偏移噪音的多尺度分离、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波场的相对分离、保断层边缘的随机噪音压制以及地震数据插值处理等4个方面的应用,并给出了其对应的应用假设条件。计算结果表明,扩散滤波方法可在不同应用假设条件下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该方法可指导实际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 标签: 扩散滤波 噪音压制 数据插值 波场分离 地震勘探
  • 简介:石油化工企业危险物质的泄漏扩散往往导致重大的火灾爆炸事故,利用气体扩散模型计算泄漏物料的可能范围,对指导人员逃生,保护重要设备,规范厂区布局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该领域国内外常用于气体扩散的数学模型,系统分析了这些模型的优缺点及工程适用范围。借助于目前广泛应用的ALOHA、DNV—PHAST、FLUENT软件,针对DEGADIS、UDM及CFD模型的具体应用,分别从气云密度、扩散环境、风速方面进行模拟结果的对比,指出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具有更高的模拟精确度,但由于经典模型计算简便,结果直观,耗时较少的特点,往往具有更好的工程适用性。最后提出了气体扩散模型需要开展的若干方向。

  • 标签: 气体扩散 数学模型 DEGADIS模型 UDM模型 FEM3模型
  • 简介:在研究烃浓度盖层形成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上覆烃浓度盖层对下伏天然气扩散屏蔽作用的两种模式,即完全屏蔽模式和部分屏蔽模式。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昌德气藏天然气的保存研究,结果表明上覆青山口组泥岩盖层对昌德气藏天然气的扩散具有部分屏蔽作用,可使其扩散损失量减少近2/3。证实了上覆烃浓度盖层对下伏天然气的扩散具有重要屏蔽作用。

  • 标签: 天然气 上覆盖层 烃浓度盖层 屏蔽作用 昌德气藏 青山口组泥岩盖层
  • 简介:每年3月28日到5月3日,是桃花举办桃花节的时候。常德营销中心桃花加油站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桃花风景区里。这时候的桃花桃花盛开、漫山红遍,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桃花加油站也迎来了一年之中最繁忙的时候。加油站为此专门针对外地游客开展了优质服务活动。

  • 标签: 桃花源 加油站 营销中心 服务活动 风景区 桃花节
  • 简介:内蒙古满洲里检验检疫局9月20日对外发布消息称,首批重62吨、货值30.5万卢布的俄罗斯植物生物质燃料木颗粒首次进口到中国。此次进口的木颗粒是植物生物燃料中的一种。这种植物燃料因其与燃煤相比,热值相当而污染排放物低,故称作绿色能源。

  • 标签: 生物质燃料 植物源 进口 中国 检验检疫局 污染排放物
  • 简介:通过对比珠江口盆地东沙隆地北部、恩平凹陷、东沙隆起中部和白云凹陷的4组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及碳同位素特征的相似和相异点,证明盆地南部白云凹陷生成的油曾向东沙隆起及恩平凹陷南坡超过35-40km的长距离运移。白云凹陷具备优越的生油条件,存在4套生油层,生油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适中。白云凹陷有效生油岩的面积及厚度为盆地内各凹陷之冠,排油时间长,可供聚集的排油量亦居盆地各凹陷之首,是油十分丰富的生油凹陷,可为其北部隆起区的油气聚集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 标签: 油源对比 白云凹陷 富油性 生物标志物
  • 简介:归纳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标准要求,分析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时机和范围,指出开展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容易出现的问题。

  • 标签: 危险源 风险评价 体系标准 识别 控制
  • 简介:介绍了API推荐的外浮顶储罐蒸发损耗量计算公式,并利用流体力学理论、菲克定律和达西定律系统研究了密封空间油气浓度数值计算、密封元件泄漏强度、有限孔径泄漏强度、储罐底板渗漏强度的计算模型,其中利用层流流动理论细致地推导了密封元件平行圆板泄漏模型,利用柱坐标系的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储罐底板泄漏强度模型。这些都为系统研究外浮顶罐区泄漏控制技术和风险评价提供了基础。

  • 标签: 浮顶储罐 泄漏 源强模型 达西定律 菲克定律
  • 简介:通过砾岩成分、古流向、碎屑组成、重矿物、主量元素的系统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水西沟群进行物分析。砾岩成分组合特征显示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沉积期.伊林哈比尔尕山、北天山和中天山北缘断裂一线为物区。古流分析数据显示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古流以北东、西向为主。表明伊林哈比尔尕山应为其主物区;三工河组古流向主要为南南西和南东向,表明当时博格达山和伊林哈比尔尕山并非物区。盆地南缘西段和东段为基性岩浆岩的重矿物组合显示物可能来自北天山。而中段存在中酸性岩浆岩一基性岩物显示博格达山为物区。

  • 标签: 物源分析 古流向 重矿物 砾岩成分 准噶尔盆地
  • 简介:漏磁检测凭借灵敏度高、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储罐底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设计了永磁铁和电磁线圈共同作用的新型混合励磁磁化部件,采用ANSYS软件对仿真模型进行基于缺陷漏磁场分布的励磁耦合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励磁参数及检测对象参数对缺陷产生的漏磁场分布的影响,确定底板厚度和饱和安匝数的关系。通过搭建的实验装置开展一系列实验研究,分析对比实验数据,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为基于混合励磁漏磁检测的缺陷量化、仪器设计等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 标签: 储罐 混合励磁 漏磁源 耦合 实验研究
  • 简介:根据目前琼东南和莺歌海盆地油气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将原油分成三种类型:石蜡型、芳香-石蜡型和石蜡-环烷型;将天然气分为三种类型:伴生气、煤成气和生物成因气.利用甾萜、异戊.间二烯烷烃、碳同位素和轻烃等油(气)/岩对比指标,结合地质条件,确定了各类油(气)的烃岩,进而讨论了各烃岩层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特征.

  • 标签: 琼东南盆地 莺歌海盆地 油气特征 烃源岩 研究
  • 简介:由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完成的“中国海相烃岩生、排烃机制研究”项目,日前已通过中国石化的技术成果鉴定。该项目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国海相地质体的发育特征和实际地质条件,建立一套适合中国海相不同类型烃岩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及其生、排烃模式。

  • 标签: 海相烃源岩 石油勘探开发 中国石化 技术成果鉴定 地质研究所 机制研究
  • 简介:年轻盆地高速沉降区常伴有厚层泥岩欠压实现象,并因排烃困难而形成很厚的烃滞留带,使其中已生成的游离烃含量可高达5000ppm以上。随着埋深加大,地热的作用使游离烃裂解成气体。根据裂解过程中氢平衡的原理,选用渤海辽东湾地区的某些参数,可计算出1m^3游离烃裂解后可形成317.94m^3的甲烷,32.59m^3乙烷,19.22m^3丙烷和一定量的残渣,因此油气转换系数为369.75m^3/m^3。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并考虑对各种因素的校正以及把理想气体状态转移到真实气体的计算中,便可计算出任何深度下游离烃裂解后所形成的巨大压力值。当孔隙总压力超过岩石的破裂压力时,气体将被释放。本文阐述了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并对辽东湾地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生油岩中游离烃的裂解气开始排出及高峰期出现的深度进行了剖析。

  • 标签: 烃源岩 游离烃 裂解 高熟气 排出 油气藏
  • 简介:崖13-1气田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气田.根据其气体组份、同位素资料、轻烃及汞含量等分析资料,认为崖13-1天然气具有煤层气的典型特征,而间接(气-油-岩)和(气-岩)对比表明,崖13-1的气和凝析油均来自崖城组的含煤地层.此外该含煤地层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均表明其具有煤层气和煤成油的潜力.

  • 标签: 崖13-1气田 天然气 特征 源岩 研究 地化资料
  • 简介:莺-琼海盆地梅山组烃岩有机质类型在VanKrevelen图上为典型Ⅲ型。据光学显微镜分析,其树脂体含量<4%,平均含量1.5%-2%;且颗粒细小(1-3μm),显微组分以无定形、镜质体和惰质体为主。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发现成熟度较低(<0.7%Ro)的梅山组烃岩干酪根中广泛存在<1μm的超微树脂体,其丰度可达5%-10%。而较高成熟度下,则其中广泛存在亚微粒体和微粒体。梅山组烃岩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检测出十分丰富的杜松烷系列化合物。超微层次和分子级层次是梅山组植物树脂的主要赋存形式。梅山组烃岩是良好气岩,丰富的树脂物质使其生气强度大大提高。从有机岩石学角度研讨了煤和陆有机质烃岩的生烃潜力。

  • 标签: 莺-琼海盆地 梅山组 烃源岩 超微树脂体 透射电子显微镜 油气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