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宏观检验、光谱分析、金相检验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发动机曲轴制动盘表面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因原材中有大量聚集的夹杂物,使夹杂物部位及附近组织在加热炉内被氧化形成部分脱碳,导致缺陷部位颜色与曲轴制动盘正常基体颜色有较大差异,形成了表面缺陷

  • 标签: 夹杂物 表面缺陷 脱碳
  • 简介:对304不锈钢2B板表面边鳞缺陷进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并结合其整个生产工艺参数分析,得出铁素体当量高是导致边鳞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 标签: 304不锈钢 2B板 边鳞
  • 简介:通过409L不锈钢板材表面线鳞缺陷检验、工艺状态及TiN形成热力学分析,认为导致409L板材表面线鳞缺陷原因主要是钛的夹杂物。钛的夹杂物来源于炼钢生产过程大量TiN的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控制钢中的氮含量,在现有工艺装备条件下,重点是减少炼钢过程的增氮量。根据这一思路,制定相应措施,有效抑制了线鳞缺陷的批量发生。

  • 标签: 409L 线鳞缺陷 分析
  • 简介:涂层内氧化物和孔隙等微观缺陷是影响涂层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TiN涂层,利用SEM、XRD、EDS分析喷涂参数对涂层内氧化物和孔隙率的影响,并研究氧化物和孔隙率对涂层硬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规律,优化等离子喷涂参数。结果表明:在较远喷涂距离和较大喷涂功率下,涂层内具有较少的氧化物和孔隙;随涂层内氧化物和孔隙增多,涂层硬度呈降低趋势;涂层内氧化物的存在可提高涂层的断裂韧性,但氧化物较多时会降低涂层层状结构内聚强度,涂层断裂韧性随氧化物增多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 标签: TIN涂层 硬度 断裂韧性 氧化物 孔隙率
  • 简介:通过重新修订各项制度、明确各单位的责任、强化用电管理;通过修订和严格执行大型用电设备启停机制度;通过杜绝空负荷运转、合理避开波峰时段用电;通过采取制度约束与新技术应用并举等有效减少了电能消耗.

  • 标签: 新技术 管理 降耗
  • 简介:虽然我国发展实体经济拥有无穷潜力,但我们在制度要素竞争中却存在着致命的短板。我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不是产业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研发能力弱等技术因素,而在于创新要素、市场环境、法律体系。政府管制等制度因素。技术因素是好弥补的,不会成为我国参与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根本性桎梏;制度因素却是需要攻难克艰、下大力量改革和建树的,对其改革、改善的进度和程度如何都将直接决定我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的成败。

  • 标签: 实体经济 技术因素 国际竞争 研发能力 市场环境
  • 简介: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和污染物减排中的作用,促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有效减少,提出到2015年底前试点地区全面完成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核定,到2017年底基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为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奠定基础。

  • 标签: 交易制度 有偿使用 排污权 污染物排放总量 国务院办公厅 污染物减排
  • 简介:对固溶态1441Al-Li合金板材分别进行T6时效,以及5%冷轧预变形后再进行150℃时效,即T8时效处理,通过晶间腐蚀(IGC)、剥落腐蚀(EXCO)实验、极化曲线测试及透射电镜(TEM)分析,研究时效制度对1441铝锂合金的室温抗晶间腐蚀性能、抗剥落腐蚀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T6或T8时效处理后,随时效时间延长,合金微观组织由欠时效的晶内析出均匀的δ′相,变为晶内析出δ′相和S′相,以及沿晶界析出平衡相δ相和S相,因此合金抗腐蚀性能顺序为欠时效〉峰时效〉过时效。与T6时效态相比,经T8时效处理后,晶内析出的δ′相和S′相的数量增加、尺寸减小、分布均匀;同时,沿晶界析出的δ相和S相数量减少,PFZ变窄,合金的抗晶间腐蚀和抗剥落腐蚀能力提高。在3.5%NaCl溶液中进行的极化曲线测试表现出相同的结果。

  • 标签: 1441铝锂合金 晶间腐蚀 剥落腐蚀 微观组织
  • 简介:轧辊结构改进,是通过轧辊承受多种应力分析,精确计算出外层镶套的加工过盈量,利用机械方式,将新套与旧辊芯二次组合成新辊,采用此法能节约1/2原材料投入,60%的辊颈循环利用,让废辊残值达到最大化;也是对轧辊修复技术的补充完善,适用于开槽成品辊,可最大限度挖掘出材料的优良性能。

  • 标签: 轧制分析 过盈量 镶套 废辊利用
  • 简介:根据矿物性质的差异,对某选矿尾矿中的石榴子石进行了可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重选、磁选、重选-磁选流程均能获得含量大于90%的石榴子石精矿。

  • 标签: 选矿尾矿 石榴子石 工艺流程
  • 简介:使用不同实验室经直接检定法检定合格的冲击试验机做同批次的标准冲击样品时,冲击值存在较大的偏差,充分说明仅靠直接检定法检定合格(每年一次)的试验机在进行大量冲击试验时,结果的准确不能得到有效保证,需通过标准样品来校准试验机的可靠

  • 标签: 冲击试验机 标准冲击样品 结果准确性
  • 简介:截止到6月末,大连特钢公司钢材氮含量经过半年多的攻关,平均水平达到54.5ppm、合格率达到97%,取得了大连特钢自新厂投产以来的历史突破。

  • 标签: 氮含量 特钢 大连 历史 钢材 制取
  • 简介:以螺纹钢HRB400内控样为例,对光谱分析用内控样品的制作要求、均匀检验与判断,以及定值与数据处理等方面做了介绍。

  • 标签: 内控样品 均匀性 方差分析法
  • 简介:企业培训模式与方法的创新,几年前就在各培训机构和培训中介组织内部广为研究与探讨,回首总结,能举目共赞的东西还真不多,能给企业带来效率的成型模式更是难得一见。原由何为?根据本人一窥之见,关键在于没有找到适宜企业自我需要的方法与途径,用一句俗语“不求最好,只选适用”的培训工作不到位。

  • 标签: 岗位培训 创新 实效性 培训模式 中介组织 培训机构
  • 简介:介绍了经典符合判定和测量不确定理论,结合实例指出经典符合判定存在"风险共担"的问题,由此提出在检测结果符合判断中应引入不确定度理论。

  • 标签: 实验室认可 符合性 风险共担
  • 简介:湖南有色金属行业先后对20户省属企业27个项目实施了政策关闭破产,有效解决了债务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民生、社会稳定等方面也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建议贯彻"两型"理念,采取科学系统的措施,推动转型发展。

  • 标签: 政策性关闭破产 有色金属 两型社会 转型
  • 简介:目前,企业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对质量体系认识不充分、员工参与度不够、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和适宜不够等问题。要从以下7个方面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领导者的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建立适应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提高质量体系文件的执行力;提高内审质量;充分发挥管理评审的作用;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

  • 标签: 质量管理体系 有效性 持续改进
  • 简介:云南某特大型硫氧混合铅锌矿原矿因深度泥化,预先脱泥造成大量金属流失、直接硫化-胺法浮选很难富集,针对以上特性,在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在浮选过程中加入分散剂腐殖酸钠+LA处理硫化锌浮选尾矿矿浆,再加入高效的选择絮凝剂KN絮凝细泥,絮凝沉降后的精矿再加入硫化钠及胺类捕收剂进行硫化-胺法浮选,使用该方法处理原矿含铅2.21%、含锌7.71%的硫氧混合铅锌矿可获得较优的选矿指标,其中氧化锌精矿品位达35.26%,硫化锌和氧化锌总回收率达81.26%,该指标优于国内同类型氧化铅锌矿山,为矿山下一步技术改造提供了夯实的科学依据。

  • 标签: 分散絮凝 硫氧混合铅锌矿 氧化锌浮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