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研究了矿浆pH值对浮选精矿品位、回收率、综合尾矿品位以及浮选泡沫量大小和泡沫粘度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pH值控制在8.7-9.0范围内,可获得铁品位相对较高的铁精矿,且回收率较高,粗尾品位低。适当提高pH值可减少泡沫量,降低泡沫粘度,有利于后续扫选流程顺行。

  • 标签: 胺类捕收剂 反浮选 PH值
  • 简介:用本文提出的新公式进行计算时,先分别算出酸的[H~+]浓度、碱的[OH~-]浓度,再用加舍式算出整个缓冲溶液的pH值。既克服了使用最简式时,溶液稀释后所测结果与计算结果不符的缺点,又避免了精确式的繁杂计算。

  • 标签: PH值 缓冲溶液 计算公式
  • 简介:在组分活度项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绘制同时平衡E-pH图的新观点、新思路,根据相律原理,从数学和化学本衡的角度全面探讨了同时平衡E-pH图中点线面的构成特点;采用了一种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新方法(Arithmetic-GeometricMethod),很好地解决了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

  • 标签: 数学平衡 化学平衡 E-pH图 绘图方法 金属腐蚀学 M-H2O系
  • 简介:研究微晶蜡含量对改进型石蜡基17-4PH不锈钢喂料流变性能的影响,比较4种喂料的综合流变因子大小,对粘结剂与金属粉末的相容性进行观测。采用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喂料的流变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喂料的形貌。结果表明:4种喂料均呈假塑性流体,微晶蜡的加入可提高喂料的流变性能,且在温度160℃、剪切速率1000s-1的条件下,向石蜡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微晶蜡的喂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流变性能,其综合流变学因子αstv=3.068×10-6。同时,适量微晶蜡的加入有助于提高金属粉末在粘结剂中分散的均匀性。

  • 标签: 金属注射成形 17-4PH不锈钢 微晶蜡 流变性能
  • 简介:以纯度为99.99%的纯金属In和SnCl4·5H2O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铟锡氧化物(ITO)纳米粉末。对ITO前驱体进行TG-DSC分析,并借助XRD、SEM、TEM、BET、XPS等分析测试方法对ITO粉末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研究反应终点pH值和煅烧温度对制得的ITO粉末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相中加入硅酸钠,反应温度为60℃,反应终点pH值约为8,陈化60min,在750℃煅烧2h的条件下,所制得的ITO纳米粉末不含SnO2相,为单相结构,是1种立方结构的In2O3固溶体;粉末纯度很高(99.99%),粒径均匀,颗粒尺寸在30~60nm之间,比表面积为34.26m2/g,形貌为近球形,且团聚系数小。

  • 标签: PH值 煅烧温度 化学共沉淀 前驱体 INDIUM tin
  • 简介:高家山矿区位于北武夷成矿带陈家坊矿集区,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7个W-Sn-Mo-Bi-Cu-Pb-Zn-Au-Ag-As-Mn综合异常区,以W、Mo、Bi、Cu异常为主,含矿异常5个,其中R-5、R-6综合异常区经深部钻探工程查证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下汪家、螃蟹垅两个小型矽卡岩-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段。下汪家、螃蟹垅铜多金属矿段的发现,表明高家山矿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异常下限的选定合理,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找矿效果显著。

  • 标签: 高家山 铜多金属矿 土壤 地球化学测量 找矿效果
  • 简介: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了根系——土壤复合体的宏观力学性质,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和根系——土壤复合体的应变。结果表明,生态防护对加固土壤、保护边坡体有可支持的力学依据,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壤的力学性质。

  • 标签: 生态防护 土壤-根系复合体 细观力学 虚拟试验 宏观力学
  • 简介:江西省浮梁县牛角岭铜多金属矿与朱溪铜多金属矿同处在塔前—赋春成矿带上。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4个综合异常区,其中综合异常H-2通过钻孔ZK001验证,发现4条铅锌矿化体,综合异常H-4经槽探工程揭露,发现一条金矿化体,显示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牛角岭矿区良好的找矿效果。

  • 标签: 塔前——赋春成矿带 土壤地球化学 找矿效果 牛角岭 江西
  • 简介:对某钢厂周边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和磁化率的测定,分析了其分布的规律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钢铁厂内部表层土壤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污染要素是Pd以及Cr,重金属含量高的区域,其磁化率值也比较高。剖面重金属的Pd积累明显,属于中度污染。相关性的分析表明了研究区土壤磁化率值和重金属元素pd、Zn的含量呈正相关的关系。

  • 标签: 重金属 磁化率 分布规律 相关性
  • 简介:在湖南郴州某铅锌矿区采集94个表层土样,分析土壤中As、Cd、Pb、Zn的含量及污染程度,并运用hakanson指数法对其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As、Cd、Pb、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9.73mg/kg、7.69mg/kg、876.83mg/kg和1018.83mg/kg,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限定值,其平均污染指数分别为:2.24、7.69、1.75、2.04。研究区综合污染指数为13.76,污染程度为较高污染。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性为Cd〉As〉Pb〉Zn,其中Cd是主要的生态风险的贡献因子。

  • 标签: 重金属 综合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 铅锌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