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针对AISI200、300、400系列不锈钢精整中的重卷工序,介绍了整个机组的设备组成,重点设备的规格及性能参数,整个生产的工艺流程,并对机组的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

  • 标签: 重卷设备 性能参数 工艺 控制
  • 简介:通过制订填筑中频炉酸性炉衬工艺和试验,提高了中频炉碱性炉衬的使用寿命.

  • 标签: 中频炉 酸性炉衬 工艺
  • 简介:以纳米氧化铟锡(ITO)粉末为原料,采用离心喷雾造粒技术制备高性能ITO造粒粉体,通过SEM、激光粒度仪及松装密度仪等手段研究浆料固相含量、粘结剂含量及雾化器转速对干燥粉体形貌、粒径分布、流动性和松装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浆料固相含量为50%、粘结剂为1%、雾化器转速为10800r/min时,喷雾造粒得到的ITO粉体成球率较高、粒径分布均匀、松装密度和流动性显著提高。用该ITO造粒粉末经冷等静压成形制坯和常压烧结制备靶材,压坯和烧结坯的致密度可达到61.7%和99.27%。

  • 标签: 离心喷雾干燥 ITO粉造粒 成球率 松装密度 相对密度
  • 简介:铜精炼生产电铜过程中,净化工序产生大量含砷锑铋的黑铜渣,本研究采用加碱湿磨后固砷焙烧,使黑铜渣中的砷与碱生成易溶于水的砷酸钠,在水浸脱砷工序中进入溶液;水浸液中的砷加石灰生成砷酸钙沉淀填埋;脱砷后滤液含碱高、含砷极低,可部分返回循环使用;其它返铜盐厂沉镍工序替代一部分纯碱使用;滤渣进行硫酸浸出,酸浸液可用作生产铜盐产品;硫酸浸渣用于提取锑、铋、银。整个工艺过程铜回收率达到99.6%,砷脱出率达到98%以上,95%以上的锑和98%以上的铋进入渣中,酸浸时通过加入微量氯根,98%以上的银也进入酸浸渣里,综合回收了黑铜渣中的铜、银、锑、铋等有价金属。

  • 标签: 黑铜渣 加碱固砷 砷酸钠 浸出率 脱出率
  • 简介:在介绍配套大型烧结机检验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的基础上,从原料检验到烧结矿检验全过程取样、检测分析配置特点,并与同行业烧结系统的检验工艺配置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现有配置中的不足与优势.

  • 标签: 烧结检验 取样设备 分析项目 检验流程
  • 简介:对首钢长钢炼钢厂HRB400E钢种的温度控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主要包括:液相线温度的计算;主要工艺路线;温降规律摸索的情况.

  • 标签: HRB400E 液相线温度 温降规律
  • 简介:邯钢在炼钢系统推行转炉少渣冶炼工艺,在冶炼过程中充分利用高碱度的终渣,在吹炼前期适当时机倒出脱磷渣再进行二次造渣,从而实现降低渣料和钢铁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应用该工艺后降低石灰消耗29.3%,转炉渣量减少32.8%,钢铁料消耗降低5kg/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转炉终渣 循环利用 渣量
  • 简介:通过AOD炉的冶炼特点,分析AOD炉的侵蚀机理。通过对炉衬材质合理选择及砌筑、冶炼工艺优化、生产组织改进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使180tAOD炉炉龄得到稳步提高。

  • 标签: AOD炉 炉龄 冶炼工艺
  • 简介:在介绍结晶器振动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酒钢1号连铸机结晶器非正弦振动连铸工艺的生产实践,分析其工艺控制参数、振动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分析连铸工艺优化实践和取样结果.生产实践表明,采用非正弦振动,能够通过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得到合理的工艺参数,在高拉速条件下获得良好的铸坯表面质量.

  • 标签: 方坯连铸 非正弦振动 振痕 质量
  • 简介:介绍了焦炉煤气净化常采用的几种氨资源回收利用的途径:结合酒钢集团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相关政策,提出酒钢焦化厂一回收作业区硫铵生产工艺改无水氨生产工艺,二回收作业区间歇性生产硫铵和无水氨。

  • 标签: 焦炉煤气 净化 氨资源 无水氨
  • 简介:以浮选难处理金矿产焙砂为原料,试验氰化工艺提金效率可达55%,硫脲法提金效率可达60.34%,均较低。而试验氯化工艺时,研究出当盐酸加入量1.3倍(焙砂Fe理论耗量倍数)、氯化钠加入量90g/L、氯酸钠加入量为矿样量的10%,浸出时间6h和浸出温度85%时的浸金效率最佳可达87%。通过对氯化提金工艺进行简单热力学分析,得出增加盐酸和氯化钠的含量有利于氯酸钠浸金。

  • 标签: 金矿 氯酸钠 氯化 浸金
  • 简介:研究对象为黑色页岩型氧化铜钴矿石和铜钴硫化矿石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样。通过对氧化铜钴矿石混合样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物的嵌布特征及铜和钴的赋存状态。

  • 标签: 氧化铜钴矿 工艺矿物学 物质组成 嵌布特征 赋存状态
  • 简介:提高我国复杂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对氯化法冶金分离工艺的研究及应用必不可少。基于氯化法应用的核心机理问题,分析了氯气氯化法、氯化氢氯化法和固体氯化剂氯化法的过程机理,并讨论了各方法的处理效果,指出其应用于复杂矿处理的前景和关键技术问题。

  • 标签: 复杂矿 氯化 分离与富集 研究进展
  • 简介:以羰基镍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热管用Ni多孔毛细芯,研究装料密度、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等对毛细芯的孔隙率、平均孔径、微观形貌、渗透率及毛细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为750~800℃,烧结时间为30~45min,装料密度为0.9~1.0g/cm3条件下烧结,获得的毛细芯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孔隙率为55%~64%,渗透率为1.2~1.7×10-13m2,毛细压力为200~240kPa,满足环路热管用毛细芯的性能要求。

  • 标签: 环路热管 粉末冶金 孔隙率 渗透率 毛细压力
  • 简介::铜陵有色循环经济工业园球团项目链篦机冷却用水水质处理方式为,在循环水泵出水管设置一体化离子棒水处理器,运行半年在链篦机高温段出现明显结垢,回水温度高,设备冷却效果差,为改善这一情况,将系统进行管道改造和化学清洗,增加药剂处理,改造后水冷却效果良好,保证正常生产.

  • 标签: 循环水 结垢 离子棒水处理器 化学清洗 加药处理
  • 简介:采用3种不同的工艺(直接在450℃下进行时效处理;80%冷轧,然后在450℃下进行时效处理;600℃/8h高温预时效+80%冷轧+780℃/2min+450℃/16h终时效)对固溶处理后的Cu-2.0Ni-0.34Si-Mg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研究形变热处理工艺对该合金的组织与硬度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第3种工艺对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由于其中的短时高温预处理可以获得溶质原子充分固溶的过饱和固溶体,因此终时效后的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显微硬度为180HV,相对电导率为49.8%IACS,伸长率为13%。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0μm,主要析出强化相为δ-Ni2Si。

  • 标签: Cu-2.0Ni-0.34Si-Mg合金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电导率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WC-0.5Cr3C2-0.5Co和WC-8.2(W、Ta、Ti)C-1.0Co两种合金粉末,以1480℃/90min真空烧结工艺和1480℃/90min/5MPa低压烧结工艺分别制备出WC-0.5Cr3C2-0.5Co和WC-8.2(W、Ta、Ti)C-1.0Co两种无粘结相硬质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研究合金的物相,利用扫描电镜与能谱仪对合金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真空烧结工艺制备的合金晶粒细小、硬度高;低压烧结工艺制备的合金致密度较高、晶粒粗大、硬度降低。此外,Ti原子的存在使WC晶界能各向异性,从而造成W原子在粘结相中的各向异性溶解-析出,导致形成少量的板条状WC晶粒。

  • 标签: 硬质合金 粘结相 烧结 性能 微观结构
  • 简介:从生产操作、药剂制度、设备优化、节能降耗等方面,酒钢选烧厂浮选工艺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实践。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表明:该工艺工艺参数、选别性能的提高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且在诸多方面不断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生产操作 药剂制度 设备优化 节能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