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燃气轮机与汽轮机组成的联合循环这一先进的发电技术,它的优点是:热效率较高,达58%甚至更高;启动较快,从启动到并网只需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配置简单,汽机不设高、低加甚至除氧器,余热炉没有送、吸、排、磨及一次风机。对于汽轮机我们都比较熟悉,这里仅对几种主要类型燃机,就热效率、构造、调峰能力等进行简单的比较,可供设计人员选型参考。

  • 标签: 燃气轮机 汽轮机组 发电技术 热效率 构造 调峰能力
  • 简介: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分析空气标准Otto循环,由数值计算给出了存在传热损失和工质变比热时循环功率与压缩比、效率与压缩比以及功率和效率的特性关系,并分析了传热损失和工质变比热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特点.通过分析可知传热和变比热特性对Otto循环性能有较大影响,所以在实际循环分析中应该予以考虑.

  • 标签: 有限时间热力学 Otto循环 性能优化 传热损失 工质变比热 压缩比
  • 简介:采用红外热像仪、表面温度计等对双盘式浮顶储油罐的表面温度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罐顶表面温度呈轴对称分布,径向温度梯度远高于周向,且距离罐中心越远,表面温度越高。油蒸汽挥发导致浮顶和罐壁间的一二次密封处散热损失明显升高,使其成为罐顶表面温度最高的区域。浮舱隔板、桁架和椽子等结构形成了热桥,使局部位置的表面温度升高,增大了罐顶的散热损失。罐壁周向表面温度梯度低于轴向,并且受油温影响较大,在罐壁保温结构的结合部位、局部保温结构破损位置的表面温度较高,散热损失较大。基于表面温度法,结合环境温度和风速测试结果,采用强迫对流换热关联式计算得到储罐不同部位的散热损失。结果表明:对于双盘式浮顶储油罐,罐顶散热损失最大,约占储罐总散热损失的67%,罐壁散热损失约占25%,罐底散热损失约占8%。

  • 标签: 红外热像 浮顶储油罐 散热损失 温度场
  • 简介:该文拟通过秸秆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部分实例的分析,对其燃料资源评估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使同类型项目燃料来源的可靠性得到重视。

  • 标签: 秸杆发电 燃料资源 可靠性
  • 简介:为了更好地促进甘肃省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与开发,日前,甘肃省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西北首家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据介绍,这一评估中心将主要负责甘肃省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勘探与调查、监测与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以及评估技术的研究与培训推广、开发利用的管理和气象咨询服务,同时负责测风、测光仪器的鉴定和观测资料的审核。甘肃省风能、太阳能资源在全国有着独特的比较优势,储量居全国前列。

  • 标签: 太阳能资源 评估中心 甘肃省 风能 开发利用 咨询服务
  • 简介:亚太地区的丰富煤炭资源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后盾,一些本地低品位煤碳资源不适合出口,但可以就地燃用发电,从而使本国电力生产不受世界燃料市场价格影响。燃用低品拉煤来发展经济必须满足政府环保法规及融资机构对环保的要求,现有燃用低品位煤的发电技术成本仍较高,要求配套的部件较多,B&W研制的低NOx燃烧器及分级风燃烧系统已应用到很多的电站项目上作控制NOx的排放。本文把高效和清洁的燃用低品位煤作为一个重点来说明如何利用一类燃料促进经济发展。

  • 标签: 化石燃料 洁净燃烧
  • 简介:本文介绍了甘肃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辅助决策的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是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2003年搜集甘肃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开发的。

  • 标签: 可再生能源 开发利用 资源调查 地理信息系统 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