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能源的推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甲醇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甲醇燃料汽车不仅环保,而且使用成本比汽油和柴油低。本文主要介绍了甲醇与汽油或柴油在汽车上的三种使用方式,并指出了这三种方式各自的特点,希望能对甲醇燃料汽车的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甲醇燃料 机械混合 双燃料喷射
  • 简介:本文在某六缸柴油机上,完成了不同EGR率下汽柴油双燃料均质引燃燃烧与排放特性的试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双燃料均质引燃模式具有与纯柴油模式完全不同的特性:随着EGR率的增加,双燃料模式的汽油燃烧品质改善,不完全燃烧产物生成减少,燃烧效率上升;由于滞燃期缩短,燃烧持续期基本不变,指示热效率上升,在大比例EGR下,双燃料模式的燃油经济性具有优势;双燃料模式对EGR并不敏感,随着EGR率的增加,NOx排放降低而Soot基本不变,可采取适当增大EGR率的策略,同时实现NOx与Soot的极低排放;双燃料模式存在THc与CO排放偏高的问题,但可通过加装DOC后处理装置解决。

  • 标签: 汽柴油 双燃料 均质引燃 EGR
  • 简介:基于生物质热解加氢制汽柴油系统的AspenPlus模拟,分析了全系统碳氢氧元素的平衡转化过程,并基于[火用]理论对全系统及各单元进行了用能分析,研究了参数变化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条件下汽柴油产率为0.122kg/kg生物质(干基);生物质碳的24.74%转化到汽柴油;转化到汽柴油的氢占实际总氢消耗的19.79%;加氢过程生物油氧38.2%以CO2脱除,其余以H2O脱除。全系统总[火用]效率(η+)和产品[火用]效率(η-)分别为59.9%和32.8%;全系统[火用]损以内部不可逆[火用]损为主,比例达约30%,热解单元是全系统[火用]损最大的部位。热解适宜温度为450~550℃;重整适宜温度为750-800℃,且压力不宜过大;系统自供氢条件下,η+和η-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分别为63.1%和42.6%。

  • 标签: 生物质 汽柴油 热解 加氢 分析
  • 简介:在1400r/min负荷特性下研究生物乳化柴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满负荷时,生物乳化柴油的缸内燃烧压力和放热率略低于柴油,缸内燃烧温度有所降低;动力性方面,与柴油相比略微降低,E10和E15的经济性与柴油接近;当水和丁醇掺混比例增加时,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降低的越多。生物乳化柴油作为替代燃料能保证柴油机运行的稳定性,它可以同时降低柴油机的PM和NOx排放,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生物乳化柴油 负荷特性 NOx PM
  • 简介:研究了100%的生物柴油(棕榈油)与纯柴油在4100QBZL柴油机上的性能,考核燃用100%生物柴油柴油机的性能影响,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气温度和烟度排放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00%生物柴油与使用纯柴油相比,发动机的外特性扭矩有7%-10%的下降,有效燃油消耗率上升8%-11%,发动机在低速和高速时,燃用两种燃料的排气温度相差不大,在中速时生物柴油的排气温度要比燃用柴油时的低10%左右,整个工况下,生物柴油的烟度要比柴油低50%-80%。

  • 标签: 生物柴油 柴油机 性能 排气温度 烟度
  • 简介: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生物柴油和0#柴油进行燃烧特性分析,比较两者的热稳定性。根据DTG-DTA曲线及实验数据,利用A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n积分法计算了活化能,并推断出生物柴油柴油在低温段和高温段的非等温动力学方程。实验表明:生物柴油的挥发分较高,易于燃烧;但低温段表面活化能高于生物柴油,热稳定性优于柴油

  • 标签: 生物柴油 热重分析 热稳定性 动力学方程
  • 简介:在DL190-12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生物柴油与纯柴油的经济性与排放特性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时,有效燃油消耗率升高约11%~15%,当量燃油消耗率中小负荷时略高于纯柴油水平,大负荷时趋近于纯柴油水平;NOx排放量在中小负荷时趋于纯柴油水平,而大负荷时的排放量较纯柴油升高约14%~20%;CO排放量低于纯柴油水平,最高下降幅度约为11%;THC排放量低于纯柴油水平,下降幅度约18%~47%,燃用生物柴油的炭烟排放较纯柴油大幅度下降,最高下降幅度约50%。

  • 标签: 生物柴油 柴油机 经济性 排放特性
  • 简介:对YC6A220C型柴油机在不作任何调整的情况下燃用一种已知的生物柴油的性能进行测定,并且与0#柴油燃烧和排放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五种不同的工况下,燃烧生物柴油能实现节能降污的效果,生物柴油的油耗比柴油平均略增3.48%,NO。降低率为15.20%,烟度降低率为3.67%。

  • 标签: 生物柴油 柴油机 性能测试 排放
  • 简介:拉缸是柴油机试车磨合或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之一,轻者可造成零部件的过度磨损,减少使用寿命,重者可带来重大损失。下面谈谈拉缸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概述缸套的粘着磨损俗称拉缸。是一个金属熔结的过程;它是在柴油机运转过程中因摩擦副之间的润滑油膜遭到破坏,两摩擦副的金属表面的尖峰互相接触发生干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小面积的金属熔化而发生的表面撕裂。发生拉缸后的气缸,活塞及活塞环的表面磨损量比正常情况大许多倍,损伤面呈熔融流动状态,且带有不均匀、不规则边缘的条状磨痕。粘着磨损多数情况是发生在磨合或早期运行阶段。在柴油机的工作后期,有时也会发生拉缸现象。这种后期拉缸主要是由负荷变化过于频繁,机油老化或维修保养不当等原因造成,或因活塞头部积碳严重,活塞环在环槽内卡死而造成拉缸。

  • 标签: 柴油机拉缸 问题浅析 气缸套 粘着磨损 活塞 摩擦副
  • 简介: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其中水泵是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170柴油机为例,针对水泵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利用相似理论,对水泵重新进行校核设计。此理论对柴油机水泵的快速设计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柴油机 水泵 校核 设计
  • 简介:柴油机密封问题是出厂台架试验时的重点关注内容之一。回顾近两年的柴油机试验记录,出现了一些漏水、漏油、漏气的问题,如何准确地查找漏水、漏油、漏气点和故障原因是解决密封问题的必要前提。

  • 标签: 密封 泄漏 垫片 故障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CAE仿真分析与疲劳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柴油机连杆疲劳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柴油机连杆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状况,对其进行了拉压工况下的有限元计算,计算了连杆结构的应力分布特性,获得连杆结构中相对薄弱的疲劳区域;同时按照一定的强化要求对其进行拉压疲劳试验,分别获得大小头部位的载荷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最后对连杆疲劳断裂部位进行断口分析。

  • 标签: 连杆 有限元计算 疲劳试验
  • 简介:本文论述了柴油机的噪声控制措施,对柴油机噪声进行了分类,并分别从燃烧噪声、机械噪声、进排气噪声和风扇噪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 标签: 柴油机 噪声 控制措施
  • 简介:概述了各种柴油机喷雾特性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喷雾特性的现代测试技术,特别是激光全息技术,比较了几种测试技术的优越性、局限性以及适用性,并讨论了喷雾测试技术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柴油机喷雾特性的测试提供参考思路。

  • 标签: 柴油机 喷雾特性 测试技术
  • 简介:中国生物柴油生产商中国清洁能源公司于2009年10月23日宣布在江阴建成生物柴油装置,并于11月投入试生产。新装置设计每年生产10万吨生物柴油,或每年联产4万吨生物柴油和3万吨特种化学品。中国清洁能源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福建中德科技公司和福建中德能源公司从事从可再生资源开发、制造和销售生物柴油和特种化学品。

  • 标签: 生物柴油 能源公司 装置设计 中国 特种化学品 再生资源开发
  • 简介:介绍机车柴油机排放控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概述机车柴油机排放物组分、生成机理及控制措施,阐述我国开展机车柴油机排放控制的重要性,提出我国机车柴油机排放控制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

  • 标签: 机车 柴油机 排放 控制 发展
  • 简介:柴油机曲轴采用谐振疲劳试验系统进行静态与动态疲劳试验,3根试验曲轴均在连杆轴颈与曲柄的过渡处,与轴颈呈45度角处出现断裂,通过曲轴的材料化学成分、断口形貌、金相组织检验、氮化层、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分析,确认导致曲轴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是曲轴高应力集中和高应力区存在非金属夹杂物,

  • 标签: 曲轴 疲劳试验 断裂
  • 简介: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有关柴油机烟度排放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中的烟度单位,揭示了目前我国柴油机行业所用烟度单位多而混乱的状况,分析了其中哪种烟度测量方法合理,准确,更能真实地反映“烟度”,提出了一些涉及柴油机烟度排放的标准应尽快修订,统一采用“光吸收系数-m^-1”烟度单位之建议。

  • 标签: 柴油机 排气 烟度单位
  • 简介:本文阐述了目前柴油机制动技术中较为先进的缸内压缩释放制动技术,并对缸内压缩释放制动技术的受限因素及风险点进行了分析,为将来的设计、开发过程提供支持并提前预防。

  • 标签: 柴油机 压缩释放制动
  • 简介:本文介绍了CFZ195柴油机的设计思路、主要部分的设计方案及结构特点、主要性能指标及试验研究情况。

  • 标签: 柴油机 结构 性能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