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扩招政策的出台给黑龙江省高教强省规划的实施带来巨大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决策、控制规模,制定相应成本分担和助学政策,建立"教学—科研—服务"并行的培养体系。

  • 标签: 硕士研究生 扩招 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 影响
  • 简介:介绍当前我国工科研究的学位制度以及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区别,详细阐述当前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在其培养模式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 标签: 学位制度 工学硕士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建议
  • 简介:浙江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省会城市杭州,创建于1974年,1987年成立浙江财经学院,1991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标签: 浙江财经学院 硕士研究生 财经大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位授予权 报考
  • 简介: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中,考官评分是否客观、公正,是决定面试结果是否公平、合理的最主要因素。文章以某高校2006年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面试为研究对象,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W值和方差差异性分析,来反映此次考官的评分信度。结果表明此次面试总体上考官间有较高一致性,但考官的面试技能、考生的面试表现、评分纬度对考官的评分一致性有不同的影响。更多还原

  • 标签: 硕士研究生 招生面试 评分信度
  • 简介:高校应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他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人的发展。随着高校硕士研究生人数的扩招,每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增多,但科研的能力却有高有低。为了更好的提升高校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科学研究能力,结合学科语文专业,本文将浅谈中国的高校应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从政策支持、增加投资,高效管理、提供保障,自我归因、得以提升三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学科语文 科研能力 策略
  • 简介:摘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构建多维度体系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本文提出从导师效率保障、学生效率保障、课题质量保障、学术环境保障、程序与制度保障五个维度加强硕士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五个维度之间互为基础、相辅相成,存在很强的内在协同性,要从体系上完善硕士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强化各个维度的协同效应,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标签:
  • 作者: 董星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8-18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8期
  • 机构:PracticeResearchofBasicAcademicAbilityTrainingonAcademicDegreePostgraduate董星DONGXing曰赵振民ZHAOZhen-min曰董如国DONGRu-guo(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150022)(Heilongji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150022,China)
  • 简介:个人教育收益率作为制定和衡量经济、教育、就业等政策的重要指标,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本文将研究重点定位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收益率分析上,试图通过比较硕士研究生在不同学费条件下的收益率水平,并结合硕士研究生对教育成本收益的评价,为确定硕士研究生收费的合理额度提供依据。

  • 标签: 个人教育收益率 成本收益分析 内部收益率
  • 简介: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相对于其他学科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而言,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具有独特的学科及能力要求。面对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培养质量的问题日益凸显,无法满足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聚焦于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揭示研究的培养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科研创新 问题 对策
  • 简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向科研机构和教育领域输送具有教学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的高层次学术人才,但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全球化的今天,高层次的学术人才已经不足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毕业的研究也不再只是把目标定格在科研和教育上,而是走向了一个个更实际的就业岗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则是为了培养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最突出的特点即为实践。但是由于在培养模式上没有创新,大多沿用学术型研究的培养模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 标签: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实践能力
  • 简介:沟通是培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互联网社会大背景,分析现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师生交流与沟通手段利弊,结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特点,提出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技术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交流沟通平台,采用该平台的交流方法,显著提高了师生交流与沟通的效率和成效,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互联网时代 研究生培养 师生交流沟通
  • 简介:本文论述了目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大面临着各种困难,指出了硕士研究生择业时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确立正确的就业观。

  • 标签: 硕士研究生 就业 形势 观念
  • 简介:摘要院“211”教学模式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一种教学探索,它体现了硕士研究生教学目标的要求,突出了硕士研究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研究主体的作用,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标签:
  • 简介:一、硕士论文的教育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于研究教育来说,学位论文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能.学位论文的教学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既是对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考查和全面提升.在高等学校,工科学生一般通过毕业设计综合考察其知识和能力,文理科学生则主要通过毕业论文综合考察其知识和能力.学位论文是课题研究的成果.学位论文的完成要先后通过选题、查阅文献、形成假说、社会调查、数据分析、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对学生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因而使学生在迎接挑战中得到全面的锻炼.

  • 标签: 研究生 硕士论文质量 学风 制度建设 写作规范 论文答辩
  • 简介:将德语专业学习和生态文明理论教学相结合是南昌航空大学德语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种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尝试。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德语系自身的优势,为本专业生态文明理论类课程的开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不仅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可为中德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 标签: 德语专业 硕士研究生 生态文明理论 课程建设创新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研究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培养质量有所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主要论述如何通过加强研究培养过程的管理来提高研究培养质量。

  • 标签: 研究生培养 培养过程 培养质量
  • 简介:摘要在研究教育中,研究期末考试起了很重要作用,本文力求从研究期末考试的作用、考试有效性分析、研究教育的本质、培养目标的实现不同的方面来把握研究期末考试与研究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研究期末考试在研究教育中的层次地位,以期更好地推动研究期末考试发展。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期末考试 逻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