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主体资源的不断减少,资源枯竭城市必然面临转型的路径选择。在转型的过程中资源枯竭城市受到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的困扰,需要用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构建公共政策支持系统,破解城市在转型中的困境,财政政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 标签: 资源枯竭型城市 城市转型 财政政策
  • 简介:成果概况:《资源枯竭城镇反贫困模式选择及制度构建的研究》为官锡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5BJY038,结项号20080256)成果之一,由中国言实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于2010年12月获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成果简介:成果第一部分分析资源城市发展中的理论困惑与矛盾,明确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府的责任。第二部分重点考察我国资源城镇贫困人口的贫困发生率状况和基本家庭生活状况,深入分析了资源枯竭城镇贫困问题的七大成因,引发的社会后果及其发展趋势。

  • 标签: 城镇贫困人口 资源枯竭型 反贫困模式 成果简介 制度构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简介:这里是诞生新中国第一个油田的地方,也是诞生新中国第一个石化基地的地方。这里是孕育开发大庆、胜利、克拉玛依油田的地方,也是养育和繁衍中国现代工业的地方;这里曾经激荡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她就是玉门,玉门油田。

  • 标签: 玉门油田 甘肃 石油工业 玉门石油管理局 城市搬迁
  • 简介:最近,我在萍乡矿务局就搞好转产分流、解决企业亏损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萍乡局是个有96年煤炭开采历史的老矿,现有7对生产矿井,20家局属多种经营工厂和公司,10多个辅助事业单位。职工近3.5万人,矿区总人口16万人。全局固定资产5.8亿元,是一个以煤为本、多种经营的大型煤炭综合企业。过去为了江南夺煤保电的需要,该局长期超强度开采,造成资源过早枯竭,加上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条件较差,生产能力急剧下降,年产量现已降到280万吨以下,原煤生产长期亏损。这个局遇到的另一方面的困难是企业包袱日益沉重。由于人员多、产量低、包袱重、亏损严重,企业长期在困难中挣扎,只能依靠国家和政府给予补贴,勉强维持生存。

  • 标签: 资源枯竭 生存发展 内部劳动力市场 减人提效 矿区 生产矿井
  • 简介:我国60%-70%的大中型矿山已经或即将进入衰老期,企业效益不断下滑,社会负担沉重,富余、下岗矿工的就业和生活十分困难,给企业发展及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后果.由于矿业企业具有许多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的特点,国家应对矿业企业从开始投产起即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以免到了矿山的衰老期,各种问题积重难返.本文主要从财政分析角度提出了要求政府设立矿业企业转产基金、允许企业建立反哺基金及对矿业企业采取灵活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等措施.

  • 标签: 矿业企业 资源枯竭问题 财政策略 中国 固定资产折旧 反哺基金
  • 简介:资源枯竭煤炭企业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走出资源枯竭关井停产的宿命,实现企业基业长青,这是众多资源枯竭煤炭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徐州矿务集团是具有128年煤炭开采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面对资源衰竭、矿井衰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发展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转型振兴为目标,

  • 标签: 企业可持续发展 资源枯竭 煤炭企业 大型国有企业 徐州矿务集团 科学发展观
  • 简介:本文借鉴专家学者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研究成果,分析和研究了城市发展规律在煤矿城市的特殊表现形式以及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指导意义,并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一般规律做了探索.

  • 标签: 城市 煤矿城市 经济转型
  • 简介:阜新市是一个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曾为国家贡献了5.3亿吨煤及155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如今地下资源已近枯竭。国务院于2001年12月11日将阜新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地下资源的虽近枯竭,可阜新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均耕地达6亩,是全省的2倍,全国4倍,因此阜新将转型的重点放到了第一产业上,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来实现经济的第二次腾飞。以政府和龙头企业为主,积极培育农民自办组织形式,加快培育代表农民自身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 标签: 资源枯竭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合作经济组织
  • 简介: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群体性贫困、集体性失业和人居环境恶劣等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采用粗放生产方式,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事业,使社会问题积重难返。建议把解决资源枯竭城市社会问题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行动”,完善教育、医疗救助制度,加快棚户区拆迁速度,尽早改善贫困人口的人居环境。

  • 标签: 资源枯竭型城市 社会问题 辽宁 失业率 人居环境 经济发展
  • 简介:职业枯竭是一种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疲惫的状态。教师已成为“职业枯竭”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造成高校教师“职业枯竭”的因素有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社会、政治、经济及师生关系的处理等。要深入分析影响教师职业枯竭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教师个体因素等因素,提出应对教师职业枯竭的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标签: 教师 职业枯竭 职业倦怠 特征 对策
  • 简介: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资源城市逐渐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因为自然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生产量逐年减少,而且在开发建设各资源城市时只考虑资源的开采,而忽略了城市发展的条件和因素,导致了诸多问题,资源城市面临着复杂多样的城市转型和管理的困境。本文就资源城市转型思路、实践经验和遭遇的困难加以归纳总结,为资源城市的转型提供路径参考。

  • 标签: 资源型城市 转型 经验路径
  • 简介:文章探讨建设资源节约企业的途径:国企所面对资源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提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激励机制、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设计理念创新的途径创建资源节约企业。

  • 标签: 环保 资源 节约 社会责任
  • 简介: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社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面对我国资源约束的突出矛盾,我们必须加速推进资源社会的建设.

  • 标签: 资源节约 构建 社会
  • 简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强调在2020年前“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代化发展战略 宁波 保护生态环境
  • 简介: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瓶颈”,已引起中央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联系到正处于迅速推进中的政府采购工作,发挥其政策功能和行为导向的作用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就政府采购工作自身而言,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政府采购同样势在必行。

  • 标签: 政府采购工作 资源节约型 保护环境 势在必行 友好 社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