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交流注入法的原理,并基于此设计一套在线监测变电站铅酸蓄电池的装置,实现了铅酸蓄电池组质量实时在线监测,为变电站蓄电的高效运行和日常维护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 标签: 铅酸蓄电池 在线监测 内阻
  • 简介:优良的活性物质添加剂能显著改善铅蓄电的各项性能。利用铅蓄电制备过程产生的废料制备铅酸钡,并通过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制备方法对铅酸钡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铅酸钡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添加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铅蓄电制备过程产生的废料所制备的铅酸钡其纯度可达80%以上;铅酸钡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添加剂可提高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性;但由于铅酸钡分解,显著缩短电池深循环寿命。

  • 标签: 铅蓄电池 铅酸钡 活性物质 添加剂
  • 简介:GFM(固定型密封)铅蓄电是直流系统不间断供电的重要设备。然而,如果对蓄电运行维护不到位,就会引起电池提前老化,造成容量损失,缩短寿命,影响整个电力系统安全。通过处理六安某县公司110kV变电站一起蓄电故障,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总结出蓄电运行维护要点,从而提高整个直流系统安全可靠性。

  • 标签: 电力系统 铅蓄电池 运行维护 安全运行
  • 简介:对一种针对铅蓄电烧焊模的改进设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通过对铅蓄电烧焊模的改进设计,避免极耳变形和汇流排产生虚焊,保证了电池的品质。

  • 标签: 铅蓄电池 烧焊模 改进
  • 简介:根据JJF1059.1-2012技术规范要求,全面分析了测量过程中引起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重点计算铅蓄电正极板栅中镉元素不确定度,正极板栅中镉元素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1872mg/kg,正极板板栅中镉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表示为(5.6359±0.1872)mg/kg,蓄电中镉含量的扩展不确定为0.3279×10^-6%,蓄电中镉含量质量分数结果表示为(9.872×10^-6±0.3279×10^-6)%;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铅蓄电中镉含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案,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 标签: AAS法 铅蓄电池 镉含量 不确定度 评定
  • 简介:对三种腐植酸的物理性能、官能团含量、Pb^2+吸附量进行了对比,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各腐植酸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其成品铅蓄电进行充电接受、低温和大电流放电试验,认为腐植酸对铅蓄电电化学反应活性、充电接受等电化学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铅蓄电池 腐植酸 吸附 电化学性能
  • 简介:介绍了电动道路车辆用6-EVF-150电池的研制情况和测试结果。通过对结构设计、铅膏配方、充电流水线、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等进行改进和完善,提升了电池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

  • 标签: 电动道路车辆 VRLA电池 研制 循环寿命
  • 简介:近年来,蓄电产业不断引发的铅污染事件,使该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制约其发展.浙江省铅蓄电产业成为全国颇有影响的特色产业,但其产业标准化现状仍不太乐观,表现为产业升级进程比较缓慢、标准体系不完备、标准话语权地位低下等.应从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提高标准研制水平、实施产业准入门槛和条件等角度实施对策,促进该产业转型升级.

  • 标签: 蓄电池产业 标准化 环保 推进对策
  • 简介:电池工业》双月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的科技类专业刊物,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会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国家轻工业联合会主管,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主办。2009年月,《电池工业》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电池工业》旨在及时公开国内外电池科技成就,反映国际国内电池动态,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推进电池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 标签: 电池工业 征稿简则 杂志 科技成就 科学技术部 国内外
  • 简介:电池工业》双月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的科技类专业刊物,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会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国家轻工业联合会主管,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主办。2009年8月,《电池工业》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电池工业》旨在及时公开国内外电池科技成就,反映国际国内电池动态,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推进电池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 标签: 电池工业 征稿简则 杂志 科技成就 科学技术部 国内外
  • 简介:电子膨胀是由微处理器进行控制,调节蒸发器供液量,属于电子式调节模式,故称为电子膨胀,其外形如图1所示。电子膨胀是一种新型的节流装置,它适应了制冷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实现了微机直接控制和调节制冷循环,具有热力膨胀无法比拟的优良特性,为制冷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条件,

  • 标签: 电子膨胀阀 故障检修 结构 制冷循环 直接控制 机电一体化
  • 简介:采用三元(LiNi1/3Co1/3Mn1/3O2)材料为正极材料、人工石墨为负极制成容量为4500mAh的26650型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该类型的电池3C放电容量能够达1.0C容量的95%以上,在55℃条件下以0.2C放电,能够放出25℃条件下的99%,1.0C循环测试320次后,容量剩余80%。经过针刺短路之后,没有爆炸和起火,显示了电池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循环寿命 安全性 LINI1/3CO1/3MN1/3O2
  • 简介:锂硫电池是一类极具发展前景的高容量储能体系,将是下一代电动汽车以及混合电动汽车的化学能源。通过十余年的研究和开发,虽然对其电化学过程中复杂反应机理还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描述,但是围绕锂硫电池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回顾了过去十余年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体系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锂硫电池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 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 简介:采用高镍材料作为电池正极制作了18650型圆柱锂离子电池(0.5C放电标称容量为2800mAh),并对该材料扣电池与18650锂离子电池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高镍材料扣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8.7%;Li氧化覆盖整个氧化峰范围(3.7~5.0V),同时4.25V时Ni2+/Ni4+电对氧化,5.0V处为Co3+/Co4+的氧化,并且反应开始时优先发生Ni的氧化,随着电位增大,发生Co的氧化。高镍材料18650锂离子电池0.5C、1.0C、2.0C放电容量分别是0.2C时的99.89%、99.26%、97.38%,能够满足电池对于快充快放的使用要求;电池0.5C充电1C放电20周、100周、200周、450周对应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8.40%、94.74%、87.62%、82.22%。低倍率(0.5C)时,常规结构18650电池与本实验结构电池的散热效果相当,随着放电倍率增大,两种结构散热效果温度差值也增大。

  • 标签: 18650锂离子电池 高容量 电化学性能 循环寿命 倍率放电 散热结构
  • 简介:介绍了一种铅炭电池电池壳体开发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散热结构的槽体使铅炭电池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散出,降温效果明显,减少电池失水,通过计算得出在散热结构的槽体上贴附高导热的石墨散热膜,可以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

  • 标签: 铅炭电池 电池壳体 散热膜 散热结构
  • 简介:全固态电池是以固态电解质取代传统液体有机电解质的大容量新一代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和使用寿命长而愈益引人注目。现研发前景较好并形成主流的为Lipon电解质和硫化物玻璃态等高导电率无机固态电解质。此外,在结晶质中,又开发了超过非结晶高离子导电性的Li3.25Ge0.25P0.75S4和Li2S-P2S5固态电解质,已展示出世界最高的离子导电率(高达2.23.2×10-3S/cm)。全固态Li电池,在高安全性、长寿命化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高可靠性的智能电网蓄能电池,以及超微超薄、柔性电池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标签: 全固态电池 固态电解质 离子导电率 能量密度 可靠性 长寿命化
  • 简介:分析了锂硫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主要从硫正极、黏接剂、电解质和锂负极等4个方面对锂硫电池关键材料的改性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 标签: 锂硫电池 正极 黏接剂 电解质 锂负极
  • 简介:具有超高比能量的锂-空气电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电解质和空气电极催化剂是锂-空气电池的重要研究内容。介绍了有机体系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碳、贵金属、氧化物三类催化剂材料的特征及性能,进而提出了新型、高效、兼具催化氧还原/氧析出功能的纳米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锂-空气电池 空气极 氧还原 氧析出 催化剂
  • 简介:阐述了锂离子电池炭负极的表征手段,重点介绍了XRD、拉曼光谱、FTIR、XPS、XRF等分析方法在炭负极材料表征中的应用。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炭负极 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