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水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牵系国家可持续发展.基于水安全的内涵,提出了水安全综合评价模型,模型中构建了包含水健康安全、水发展安全和水保障安全3个准则层在内的4层次48个指标的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给出了评价公式.最后利用2000年-2014年中国的相关数据,对中国2000年-2014年间的水安全发展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水健康安全基本上呈波动上升趋势,水发展安全呈平缓上升趋势,水保障安全则以较快的速度得到了改善,但仍未达到最优的水安全标准,水安全建设任务亟需继续大力推进.

  • 标签: 水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熵权法 指标权重 中国
  • 简介:“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十八届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定,也是加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现就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对象及体系设计展开讨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对象应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利用并具有未来经济利益的自然要素,具有自然与经济双重属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表格设计包括期初存量、期末存量和存量变化部分。文章以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土地资源为例,编制了2013年竹溪县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实物量表与价值量表。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末竹溪县土地资源3.23×105hm2,价值89.94亿元,整体减少42.86hm2,损失价值866.23万元,呈现林地减少,耕地增多的趋势,因此土地规划应充分保护林地和水域,发挥各种土地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维持区域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平衡。

  • 标签: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编制对象 体系设计 实物量表 价值量表
  • 简介:结合毛家河水电站拌系统改造后科研课题《水工混凝土生产匀质性数字化在线监测和网络化管理系统》对毛家河水电站拌系统混凝土生产匀质性进行试验与分析研究,为课题提供试验数据分析,提高混凝土生产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 标签: 混凝土 搅拌时间 匀质性
  • 简介:通过对间距为4D和8D(D为圆柱直径)时的圆柱串列水流流速分布进行了试验分析,由试验结果可知:在横断面上,由于桩的阻力和前柱尾流区存在的漩涡,水流向阻力小的无桩区转移,动量向水槽边壁呈近似波状传递;无桩区附近流速增大,流速的改变趋势沿水槽中心基本呈对称分布;两种间距试验结果比较发现:桩柱间距越大,流速减小幅度越小,流速改变波及面越小。

  • 标签: 垂线流速 水流特性 流速分布 桩柱
  • 简介:从空间数据模型、模型的构建方法、复杂地质体建模及应用维水文地质模型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维水文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维水文地质建模技术的难点和不足;对未来维水文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得出虽然目前一些难点和不足限制着维水文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但由于水文地质行业对可视化及定量化的迫切需求及建模理论和建模技术的提高,其在水文地质行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后,指出了针对不同应用的指导性质的概化原则、方法及标准体系的研究是未来专业水文地质工作人员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 标签: 三维地质建模 水文地质 应用现状
  • 简介:结合毛家河水电站拌系统改造后科研课题《水工混凝土生产匀质性数字化在线监测和网络化管理系统》对毛家河水电站拌系统混凝土出机性能与搅拌机运行时电流的关系进行试验与分析研究,为科研课题提供试验数据分析。

  • 标签: 混凝土 坍落度/VC值 电流
  • 简介:通过向家坝工程灰岩人工砂对碾压混凝土拌物性能室内试验研究,灰岩人工砂小于0.08mm含量对碾压混凝土拌物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出了影响碾压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的主要因素VC值的大小与砂级配及小于0.08mm含量。

  • 标签: 石粉 碾压混凝土 性能影响
  • 简介:峡库区次级河流的整治过程中大都涉及到部分涉河工程,由于库区为山区地形,次级河流也大都存在暴雨期间爆发洪水的可能性,因此在进行涉河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洪的分析研究,才能确保工程实施后的流域安全。而目前设计过程中还尚未见针对库区流域内次级河流防洪分析的系统研究,计算和设计方法也比较多样化,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该文结合重庆市梁滩河综合整治工程防洪分析系统提出了防洪分析的方法和体系,为后续的库区次级河流整治工程的防洪分析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标签: 三峡库区 次级河流 涉河工程 防洪分析
  • 简介:目前,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为了解决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江平原的粮食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存在着诱发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可能性。因此,以挠力河流域为例,对江平原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内外经验,对江平原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江平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农业非点源污染 现状 防治对策 三江平原
  • 简介:为满足岔河流域经济调度运行实践需求,采用最近邻回归(NNB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对流域的径流演变特征与趋势进行多时间尺度预测。预测值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最近邻回归(NNBR)模型进行径流预测,其预测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ANN神经网络模型高,与实测数据拟合性更好,更贴近径流实际,可为岔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配置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数据支撑。

  • 标签: 径流演变 径流预测 最近邻回归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 简介:介绍峡工程建成后峡—葛洲坝两坝间河道通航水流条件研究的历史过程和研究成果,内容包括两坝间通航水流技术标准研究峡电站枯水期负荷日调节,峡电站汛期调峰对航运的影响研究峡大坝泄洪时下游河道通航条件的影响研究等。

  • 标签: 三峡电站 河道通航 水流 排沙 非恒定流 电站机组
  • 简介:平原角洲地区考查洪灾,采用沉积地层学或孝考古地层学的方法来探寻水灾发生的证据已有很大困难。为此,通过对长江角洲地区历史资料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筛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并得出该区域洪灾发生的规律性。尽管所得出的洪灾发生波动周期或峰值、峰谷序列较为粗略,不够严谨,然而作为在较长的历史时段(2000aBP)内考察、分析洪灾的发生过程和自然历史特征并总结出其规律性,应该说此结果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本区洪灾历史演变规律较为清晰的脉络。同时也为预测下一个洪灾峰值期的到来提供了可能性。千年长跨度洪灾峰值周期内明显地表现在200-300年的中等跨度洪灾峰值变化周期,预示着2000年前后又一次可能的洪灾峰值期的到来。

  • 标签: 长江三角洲 历史洪灾 洪灾峰值期 发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