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对河流生态功能的认识是评价水利工程建设生态影响的基础,水文过程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控制性变量.本文介绍了河流的栖息地、过滤和屏蔽、通道、源汇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以及流量与频率变化、来水时间、变化的速度、来水时间长短等水文特征变量的生态效应.

  • 标签: 河道 生态功能 水文过程
  • 简介:生态水文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河流生态水文学作为其一个重要分支,在河流生态恢复中被寄予厚望,以协调河流开发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简要回顾了生态水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并从河流生态学理论、河流水文情势生态效应评价方法、河流生态流量及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河流生态水文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河流生态水文学 河流生态修复 河道生态流量 河流水文情势 生态效应
  • 简介:海河流域"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水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对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出"要采取综合措施遏制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刻不容缓,并且必须抓紧规划和落实"的重要批示,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也多次强调"海河流域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搞生态环境保护,流域机构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河流生态代言人的重任,从生态保护和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角度来确立工作方针、原则和规划,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工作的制高点放在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上".作为海河流域的管理机构--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已经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上来.

  • 标签: 海河流域 水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 水文信息 地下水动态信息 河道径流信息
  • 简介:针对丰满水库下游鱼类多样性减少的问题,在满足最小生态流量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了营造适宜鱼类的水文情势研究。通过筛选改变度大且适宜鱼类的水文情势指标构建生态完整度函数,将此作为生态目标建立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调度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生态调度模型在满足发电、供水和最小生态需水量的基础上,可将生态完整度至少提高48%,其中,涨水率、高流量脉冲数指标隶属度分别增加了0.112、0.261,且涨水率指标在枯水年改善程度好,高流量脉冲数指标在枯水年改善程度大、丰水年改善程度小。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显著提高了适宜鱼类水文情势的生态完整度,可为有鱼类修复任务的流域提供参考。

  • 标签: 丰满水库 水文情势 鱼类 生态完整度 生态调度
  • 简介:生态恢复是目前岩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手段。为寻找相关生态恢复项目的理论指导,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采用SCS模型对贵州平湖流域进行不同生态恢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径流深水文响应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平湖流域林地和草地对水源涵养具有重要作用,且林地的涵养作用大于草地,而耕地的增加使径流深增大,加剧了水土流失,因此岩溶地区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退耕还林(草)十分必要的。

  • 标签: 岩溶地区 SCS模型 生态恢复 水文响应 坡耕地
  • 简介:根据河南境内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征,并在县域尺度上分析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近年来该区域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面积较多,但土地利用的整体格局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而整个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中线工程施工以来,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有所改善。

  • 标签: 土地利用 南水北调中线地区 生态环境指数 河南省
  • 简介: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它与流域水文循环通过复杂的生理学过程和水文学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对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及其与流域水文模型的耦合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将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分为基于静态植被和动态植被两种类型,讨论了两种类型包含的各种模型及其与流域水文模型耦合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阐述了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与流域水文模型耦合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分析指出两者耦合研究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陆地生态系统模型 流域水文模型 耦合 生态水文
  • 简介:雨,暴雨,特大暴雨……7月19日,河北省中南部的天空乌云笼罩,暴雨如注。平山县北冶最大6小时339.4mm……“两天下了多半年的雨!”实时雨水情监控台不断传来强降雨区雨情信息。微水水文站是冶河的水文控制站,在7月19日的暴雨洪水中,冶河微水水文站20日3时54分最大流量8500m3/s,为50年一遇。微水水文站职工马拉兵,算是站上的“老人”了,

  • 标签: 冶河 微水 监控台 控制站 河北省中南部 最大流量
  • 简介:变化环境下湿地水文连通性显著下降,导致湿地面积萎缩和生态水文功能退化乃至流域水环境恶化与水旱灾害风险增大。在定义湿地水文连通性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湿地水文连通的研究历程,可分为萌芽起步阶段(1980-2009年)和研究探索阶段(2010年至今);重点阐述了湿地水文连通的研究热点及进展,主要包括湿地水文连通性的定量评估方法、湿地水文连通功能、湿地水文连通在湿地保护修复和流域水管理中的应用;最后,针对当前湿地水文连通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新时期湿地保护修复和河湖水系连通等国家重大需求,提出了未来亟需加强研究的重点方向。

  • 标签: 湿地水文连通性 湿地水文连通功能 河湖水系连通 湿地保护修复 流域水管理
  • 简介:针对目前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短期水文预报业务中尚未推广应用的事实,论证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在短期水文预报中的可行性.以第二类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为例,分析了水文过程的模拟原理、方法和基本步骤,提出了其在短期水文预报中应用所需的降水预报技术、降水数据的空间展布技术、“3S”技术、流域坡面离散技术、对人工侧支水循环的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并指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于短期水文预报时存在输入资料不足、模型自身缺陷、计算精度和效率的权衡等局限性和不足,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循环过程的机理研究,加强与气象模型的耦合研究及对“3S”技术的应用研究.

  • 标签: 水文预报 分布式水文模型 SWAT模型 预见期
  • 简介:为研究综合规划实施对全省水文情势的影响,在八大水系、两大流域、贵州全省3个层次上,紧扣规划实施对全省径流量时空分配的影响这一中心,从对各层次径流调配能力的变化、对枯期和汛期径流分配改变等角度入手,分层次阐明规划实施对全省水文情势造成的影响,得到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获得了环境保护部的认可。本研究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对其他省份开展类似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 标签: 水利建设 生态建设 石漠化治理 水文情势影响 贵州省
  • 简介:探索河北水文固定资产集中统一管理架构设计,整合、统筹固定资产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共享。

  • 标签: 水文 固定资产 管理架构
  • 简介:《丹心一片照江河》一书日前正式出版了,此书汇辑了河北省水文系统离退休老同志以“追忆水文生涯传承水文精神”为主题创作的文章,记述老一代水文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反映了河北水文取得的成就,再现了水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感人事迹。河北水文今天的成绩是几代水文人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浩繁的历史古籍中,不乏对水文现象的描述。

  • 标签: 水文系统 精神风貌 传承 传统 河北省 水文现象
  • 简介:9.河流泥沙及输沙率的概念是什么?根据泥沙运动特性可将泥沙分为几类?答:河流泥沙是指河流中随水流输移或在河床上发生冲淤的岩土颗粒物质。输沙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数量。根据其运动情况,可将泥沙分为推移质、跃移质和悬移质。由于跃移质是推移质和悬移质间的过渡情况,因此有时将其合并在推移质中而分为两种。

  • 标签: 基础知识 河流泥沙 水文 推移质 运动特性 颗粒物质
  • 简介:1水文物探回顾用于固体矿产物探方法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等国开始用电阻率法找水,50年代发现含水体的弱激发极化效应,美国、前苏联等国作了一些理论研究和野外试验,但实际应用发展缓慢。我国的物探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仅有丁毅、顾功叙、王子昌等少数科学家,做了较小规模的试验性研究工作。50年代以后,我国的物探工作得到了迅猛发展,水文物探亦同时起步。60年代末进行了激发极化法找水野外试验研究,

  • 标签: 水文物探方法 核磁共振法 仪器设备 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