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碱一骨料反应是造成混凝土破坏的重大问题之一。自1940年美国首先发现碱一骨料反应使混凝土工程遭受破坏以后,相继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发现类似破坏事例。然而这种破坏事例是可以避免的,长科院40多年对长江流域和其他流域的

  • 标签: 混凝土 碱——骨料反应 砂石材料 化学反应
  • 简介:砂石料投资在水利水电工程投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要占总投的10%~15%左右,所以砂石料成本的计算准确度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总投资。砂石骨料成本的范围包括:骨料覆盖层的摊销;生产工艺流程费;运输、加工、堆存、级配不均等损失费,施工照明类等。砂石骨料成本的计算方法可分为4个阶段,即覆盖层清除、主料开采运输、筛清堆存、成品料运输。砂石骨料成本计算还应有独立性、适应性和完整性。

  • 标签: 砂石骨料 成本核算 水利水电工程
  • 简介:骨料(卵石或碎石)是普通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用量约占混凝土总重量的45%,在混凝土中与砂起骨架作用。因此要求粗骨料品质良好、质地坚硬。但由于所处地域、地质原因,蜀河工程混凝土骨料中夹杂着一定量的千枚岩骨料。而千枚岩骨料岩石抗压强度较低,较易在骨料生产、倒运及混凝土生产拌和过程中破碎,成为针片状或类针片状骨料,甚至成为岩粉,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强度性能均产生较大影响。

  • 标签: 粗骨料 千枚岩骨料 混凝土性能 影响
  • 简介:采用常规的检测方法似乎无法对花岗岩人工骨料的碱活性进行评价。本文从花岗岩岩石的显微构造以及组成矿物的组织结构角度,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探讨了花岗岩骨料的构造及微观结构特征与碱活性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花岗岩 人工骨料 碱活性 微结构 位错 扫描电镜
  • 简介:11月25日中午13时,黄登电站骨料运输洞梅冲河出口处一阵欢呼,在经过五年多的洞室开挖及支护赛跑终于告一段落了,大格拉至梅冲河骨料运输洞工程洞挖已全线贯通,这是自2013年3月份相继实现拉关河1号支洞下游主洞至拉关河2号支洞上游主洞开挖贯通、拉关河弃渣场公路顺利通车、大格拉进口至拉关河1号支洞开挖工作面贯通、仁和河至应和村工作面开挖贯通目标以来,又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节点目标任务的实现。

  • 标签: 贯通 运输 骨料 工程 洞室开挖 工作面
  • 简介:文章介绍了美、德等国家和国内对建筑垃圾处理以及对再生骨料的运用的现状,通过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过程的对比,发现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而再生骨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建筑垃圾带来的问题,并在建筑垃圾资源化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观点和建议。

  • 标签: 建筑垃圾 再生骨料 资源利用
  • 简介:大型水利工程中,具有潜在碱骨料反应的活性骨料若要应用于工程中必须进行抑制试验。抑制试验表明:随着掺和料粉煤灰的增加,对碱骨料反应的抑制效果逐渐明显。而同时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减弱。综合考虑,在粉煤灰掺量为25%~30%时,需研究粉煤灰对活性骨料的抑制作用和混凝土抗冻性能两方面的要求。

  • 标签: 碱骨料 抑制试验 粉煤灰
  • 简介:9月15日,黄登电站骨料运输洞拉关河至仁和河段平稳顺利移交。这是骨料运输洞今年的第一个节点工期线路移交,标志着骨料运输洞今年年底全线移交正式启动。黄登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兰坪县境内,采用堤坝式开发,是澜沧江上游古水至苗尾河段规划中的第五个梯级,上游与托巴水电站衔接,下游梯级为大华桥水电站,距昆明约631公里,距兰坪县城约67公里,坝址位于营盘镇上游。电站安装4台47.5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9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5.7亿千瓦时。拦河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202米。属I等大(1)型工程,工程总投资约为173.28亿元。电站以发电为主,是兼有防洪、灌溉、供水、水土保持和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该电站,对合理开发利用澜沧江水能资源,增加云南电网电力供应,增强云南电力外送能力,促进“西电东送”和西部大开发,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水电站 运输 骨料 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工作面
  • 简介:河北省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区,1956~1979年多年平均降雨量550.9mm,自产地表水量167亿m~3,但因我省人多地广,人均每公顷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全国的1/10、1/8,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第25位和27位。进入80年代以来,一方面由于降水的平、偏枯水年份出现机会较多,造成水资源的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我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用水量和排水量同时增加,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日趋恶化,已

  • 标签: 水环境 地下水水质 水质污染 河北省 径污比 工业废水
  • 简介:鄱阳湖水质安全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本文通过收集湖区主要水质监测断面2003-2008年逐月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湖泊富营养化评价、季节性肯达尔检验等分析主要河流、湖泊水环境演变特征。研究表明,鄱阳湖区现状水质较好,全年、汛期、非汛期的I-Ⅲ类水面积比例分别为63.9%、99.3%、40.8%,水体处于中营养一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赣江、抚河、修河等人湖控制断面I一Ⅲ类水比例高于90%,乐安河、长江等控制断面I-Ⅲ类水质比例高于70%,湖口断面现状水质较差,Ⅳ类及以下水质比例高于30%。随着鄱阳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水质断面污染物浓度增加,湖泊I-Ⅱ类水面积比例呈下降趋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流域污染物排放量和人湖量,实现一湖清水的目标,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提供良好的水环境条件。

  • 标签: 鄱阳湖 水质 富营养化 污染物浓度
  • 简介:利用桐庐县6个雨量代表站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桐庐县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同时对不同短系列年降水量丰、枯年型出现频率做出了分析.为桐庐县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综合规划和防汛防旱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年降雨量 梅雨量 年际变化 代表性 变化趋势 桐庐县
  • 简介:本文主要分析了徐州城市洪涝水的特征,按照"人水相谐"的治水理念,着重研究了"挡、分、拦、蓄、避、排"等综合工程措施,有效地解决徐州城市洪涝水的问题,同时也研究了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徐州城市洪灾风险.

  • 标签: 城市洪水 特征分析 对策研究
  • 简介:受天然因素和人工调控的综合作用,湖泊水文过程和其他自然因子显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这些因子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纳污能力的动态变化,同时水体污染源也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本文分析了湖泊纳污能力的动态特征,提出选择典型水文年和将湖泊与人湖河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模拟是进行湖泊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的关键。以枯水年作为代表水文年,采用二维数学模型进行太湖纳污能力动态变化的模拟,得到了纳污能力总量和逐月的量值。该研究对提高湖泊水库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意义,也可供河流纳污能力研究进行参考。

  • 标签: 湖泊 纳污能力 动态特征 太湖
  • 简介:针对松花江流域日益突出的水问题,研究总结了流域水污染的五大特征,即:入河污水量大,点面源并重;有机污染严重,有机毒物突出;大城市排放集中;水污染趋势加重、冰封期问题突出;污染事故风险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现状,识别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调控的主要问题,即缺乏系统协调性。提出松花江流域构建基于"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过程的水质水量联合调控体系的思路,在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两大层面七个方面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水量控制及水质保障系统,并提出进行综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保障措施以及注重水污染的风险管理与应急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水污染特征 水管理与调控 污染风险 松花江流域
  • 简介:冯村水库大坝由于对坝基处理不当,大坝建成后,发生变形裂隙及严重渗漏,后虽补作砼截渗心墙,但未能彻底解决坝体及坝基存在的质量问题。因此,大坝不能加高作为东庄水库干渠过清河的渠库结合工程。

  • 标签: 水库大坝 加高 东庄水库 心墙 坝体 截渗
  • 简介:利用辽西北地区14个气象站与水文站1971年-2010年的基础数据,得到降水量距平值、连续无雨日数、河道来水量距平值和相对湿润度,并以这四项指标为基础,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得到辽西北地区综合干旱级别特征值,再结合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2Kendall趋势检验与反距离权重法对辽西北地区的气象、水文综合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整体旱情呈显著加重趋势,1971年-198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旱情较严重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后,1981年-1990年干旱程度最为严重,1980年-2010年是重度干旱高发期,但特大干旱少有发生;辽西北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旱情较为严重,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加重趋势,而中部地区干旱较轻,因此抗旱减灾的重点应集中在该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

  • 标签: 辽西北 综合干旱 可变模糊 时空变化 级别特征值
  • 简介:基于广西25个气象台站1958-2016年的气象资料,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Lee-Heghinan变异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R/S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广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9年广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表现出微弱增加趋势;各气象要素分别在1979年、1974年、2011年、2002年和1997年发生变异;各气象要素均表现出多时间尺度耦合的复杂特性,第一主周期分别为22a、29a、31a、26a和13a;各气象要素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说明未来变化趋势将继续与过去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空间上,广西年日照时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

  • 标签: 气象要素 趋势分析 变异分析 周期分析 空间分析 广西
  • 简介:在分析贵州省水资源主要特征(年径流、洪水、枯水特性)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喀斯特对年径流特性、洪水特性、枯水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喀斯特对中小河流水文规律的影响显著,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关系复杂,但对大河流水文规律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

  • 标签: 工程水文学 喀斯特地区 水资源特征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