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在菌种筛选过程中,以回收酵母泥作筛选底物可得到正突变的优良菌株;三角瓶低温发酵试验可对大量的菌株进行特性试验,快速筛选到特性较好的菌株。但三角瓶试验与实际生产相差较大,得到的菌株性能不一定稳定。因此,需再经EBC管发酵试验,酵母性能稳定后方可认为是优良菌株。

  • 标签: 啤酒酵母 筛选 低温发酵试验 EBC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了氧化对啤酒的危害与氧化机理,介绍了啤酒酿造过程控制氧化的工艺措施,比较了常用啤酒抗氧化荆的作用效果。

  • 标签: 咩酒 氧化 抗氧化刑 保鲜
  • 简介:氨基甲酸酯是发酵食品天然产生的1种2A级致癌物。建立以氨基甲酸酯脱氨酶为基础的生物清除方法,在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单因素比较方法,通过测定比酶活,对氨基甲酸酯脱氨酶的发酵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的最适发酵条件是:以15.0g/L麦芽糖为碳源,5.0g/LNH4Cl+5.0g/L酵母膏为氮源,7.5g/L氨基甲酸酯,培养温度28℃,起始pH5.5。培养菌株枯草芽孢杆菌ZJ0930h后,氨基甲酸酯脱氨酶的比酶活达到最大值18.86U/mL。经盐析、离子交换和膜浓缩后,氨基甲酸酯脱氨酶的纯化倍数达到174,冷冻干燥的酶粉比活力为32186U/g。氨基甲酸酯脱氨酶的最适催化温度45℃,最适反应pH4.0。该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酸性环境的催化活力和稳定性较好,适当浓度的Zn2+和Mg2+对酶活有显著促进作用。菌株ZJ09所产氨基甲酸酯脱氨酶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易于发酵制备,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的食品用酶,具有广泛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 标签: 氨基甲酸乙酯 脱氨酶 发酵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 简介:用氢氧化钠水解白皮粉得到水解胶原,再用二醛和丙烯酸对水解胶原进行接枝改性,然后用乙醇和丙酮对产品进行分离提纯,制得铬鞣助剂。讨论了合成时二醛的最佳用量,并将制得的高吸收助鞣剂应用于山羊皮铬鞣实验,测定收缩温度并用ICP分析废液中的铬含量来调整应用工艺以达到最佳效果。通过实验得出:合成助鞣剂时二醛的最佳用量为8%,制得的助鞣剂接枝率为23.50%。在工艺应用实验中,通过鞣制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助鞣剂最佳用量为4%,此时废液中铬含量与不加助鞣剂相比减少了18.2%,同时收缩温度提高了7.2℃。

  • 标签: 助鞣剂 铬鞣 丙烯酸 乙二醛
  • 简介:通过制备色谱,从云杉树皮乙酸酯萃取物组份中,分离得到化合物CB,CB的纯度由色谱技术确认。经元素分析,化学分析以及光谱分析(IR、UV、c、d,NMR)鉴定。已经证实:化合物CB为以4—8位连接起来的儿茶素的5聚体,其聚合物4位均为S构型。结构式(一)如下:鞣性试验表明,CB具有明显的鞣性。属于典型的鞣质。本论文的结果表明:云杉大分子鞣质的一部分是以儿茶素为母体缩合而成的儿茶类鞣质。

  • 标签: 云杉 树皮 鞣质 儿茶素 乙酸乙酯
  • 简介:采用无溶剂一步法,在聚氨酯主链上引入氧基悬挂链,制备了水性高固含量氧基悬挂链聚氨酯(WHPU)。考察了软段相对分子质量和软段含量对WHPU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软段含量和软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乳液平均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乳液黏度增大;当以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g/mol和2000g/mol的PTMG为复合软段,二者摩尔比为1,其含量为55%时,制得的聚氨酯乳液固含量可达50%以上,乳液粒径呈双峰分布,黏度较小,涂膜具有一定的微相分离,低温转变温度(Tg)为-72.6℃,热分解温度为293℃,成膜抗张强度可达35.7MPa,断裂伸长率可达760%,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 标签: 聚醚软段 高固含量 乙氧基悬挂链 水性聚氨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