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6 个结果
  • 简介:肥胖症是当前在北美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甚至最终引致死亡的一种慢性杀手。在发达国家,肥胖症引发的严重后果,使其成为了国家提高全民健康工作的重点。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包括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某些癌症。

  • 标签: 矿物质 乳清蛋白乳 肥效 减肥 肥胖症 人体健康
  • 简介:制品成功应用在再制乳酪中已有多年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新加工工艺使得配料的风味和功能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物美价廉。它能赋予再制乳酪产品优良的风味、视觉效果、质地和组织状态,并能改善延展性、切片性、切丝性、涂抹性及融化性。例如在设计片状巴氏杀菌乳酪食品配方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使产品空易压延成片、易于从冷却滚筒上脱落和容易切片,并且产品包装之后仍要保持各自独立成片而不至于粘附在一起,此时若在配方中培加适量制品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合用配料的另外一个优点在于它能赋予产品更高的营养价值的同时又十分经济。中含有大量的营

  • 标签: 配料 生产 乳清制品 再制乳酪 应用
  • 简介:随着中国乳品工业的发展,以酸奶为主的发酵乳品,已经成为继白奶之后,发展最快,产量和销售收入增长最显著的乳品类别。据统计,2005年我国发酵乳品的总产量比2004年同比增长44%,总销售收入比2004年同比增长40%,已经达到了白奶销售收入的70%。

  • 标签: 乳品工业 发酵 乳蛋白 应用 产品 销售收入
  • 简介:本文研究了将水解后的分子量在1000-2000D大豆分离蛋白(SPI)添加到肉制品中,并通过扫描电镜发现大豆分离蛋白可在脂肪球表面形成亲水蛋白膜,起到乳化作用,且在巴氏杀菌温度下,不具热凝性,稳定了肉糜的脂肪一蛋白质一水体系。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肉制品 亲水蛋白膜 乳化作用
  • 简介:目的评价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重组人蛋白乳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方法选用100只清洁级刚断乳(出生后20-23d)SD大鼠(雌、雄各半),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重组人蛋白乳粉组、普通乳粉组、酪蛋白乳粉组、牛乳铁蛋白乳粉组、重组人蛋白乳粉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28d,观察大鼠的进食量、体质量,测定血常规、血生化情况,试验末期处死动物,称量脏器重量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蛋白功效比和校正蛋白功效比,对氨基酸评分。结果重组人蛋白乳粉雄性动物组总体蛋白功效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组人蛋白乳粉组雄性和其他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动物重组人蛋白乳粉组和其他对照组蛋白功效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蛋白乳粉的蛋白功效和其他组相比并无较大区别,氨基酸评分结果显示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与普通乳粉一样。

  • 标签: 重组人乳铁蛋白 重组 人乳铁蛋白 乳粉 蛋白质 功效评价
  • 简介:采用多聚磷酸钠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磷酸化修饰.研究磷酸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厦改性后大豆分离蛋白几种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大豆分离蛋白4%、三聚磷酸钠9%、反应初始pH9、反应时间3h时,磷酸化程度最大:磷酸化后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以厦粘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磷酸化 功能特性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重组人蛋白(rhLf)的致敏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消化稳定性试验了解rhLf致敏的可能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rhLf与已知致敏原转铁蛋白和卵转铁蛋白有序列同源性,与Aspf2、Olee10和Olee9存在结构相似性。消化稳定性试验显示rhLf在胃液中易被消化成小片段,在肠液中不易被消化。结论rhLf具有一定的潜在致敏可能性。

  • 标签: 重组蛋白 人乳铁蛋白 转基因食品 致敏性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观察转人蛋白(hLF)基因大米是否具有慢性毒性作用。方法初断乳的180只SD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3组:转基因hLF基因大米组、亲本大米对照组和AIN-93对照组,分别饲喂相应饲料12个月。观察大鼠的体重、进食量、血常规、血生化情况,实验末期处死动物,称量脏器重量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转hLF基因大米组血常规(LYM%、GRN%)、血生化(ALT、AST、GLU)在个别时间点上与亲本对照组或AIN-93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观察指标与两个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现有实验结果不能证实转hLF基因大米对大鼠有慢性毒性作用。

  • 标签: 转基因大米 人乳铁蛋白 慢性毒性 毒理学试验 食品安全
  • 简介:探讨不同添加量的不同变性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将压热冷却高直链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制成糊化淀粉、老化淀粉、抗性淀粉,与大豆分离蛋白以质量比15:85。20:80,25:75混合,在高压80MPa均质两次,研究不同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结构、质构及持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高压80MPa两次均质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硬度和持水性均增大:而不同添加量的不同淀粉对蛋白凝胶的硬度和持水性均显著增强(P〈O.05)。在淀粉添加量为20%的条件下,蛋白凝胶硬度最大,而各样品间凝胶持水性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凝胶的微观结构,结果发现蛋白凝胶网状结构中产生孔洞,暴露出更多的蛋白结构表面活性基团,改善蛋白质功能特性,增大凝胶硬度并提高凝胶持水性。添加淀粉的大豆蛋白凝胶的亮度L显著高于未添加淀粉的大豆分离蛋白(P〈O.05)。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淀粉 高压均质 凝胶性质
  • 简介:UHT灭菌牛乳是指采用超高温灭菌(137~150℃保持4~20s)和无菌灌装的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牛乳制品。UHT以其高品质,饮用方便,长保鲜期以及可远距离销售等特点。然而,UHT在贮存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到产品品质。胶凝现象就是一个限制UHT灭菌货架期,阻碍其商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胶凝是以贮存过程中产品的流动性损失为特征的。在贮存过程中UHT灭菌发生黏度变化,通常起始阶段产品变薄,接

  • 标签: UHT乳 胶凝 灭菌乳 贮存过程 超高温灭菌 蛋白酶
  • 简介:乳化性是大豆分离蛋白(SPI)改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不同浓度的蔗糖酯添加到SPI中,经过或不经过热处理后测定1%SPI溶液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基于其乳化性的变化,通过测定粒径来揭示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并结合红外光谱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系列蔗糖酯浓度梯度中添加量为1∶100(m/m)时SPI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粒径测定表明:乳化活性比较高的样品的粒径都相对较小,由此推断蔗糖酯能够抑制SPI分子间聚集。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加入蔗糖酯后,SPI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蔗糖酯 粒径 二级结构
  • 简介:主要研究不同水解度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解度的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相对分子量逐渐减小,其平均粒径、黏度、持水性分别由89.3gm、540mPa·S、699.3%降低至10.2μm、3.07mPa·S、231.1%;而溶解性和持油性显著提高,分别由32.55%、112.7%增加至67.85%、174.7%;乳化性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水解度2%时乳化性达到最高为0.462,乳化稳定性无显著变化;起泡性显著增加,在水解度2%时达到最大为107.3%。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具有与原大豆分离蛋白显著不同的理化性质,为其作为新型食品添加剂提供了可能,拓宽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酶解 理化性质 碱性蛋白酶
  • 简介:为了解结冷胶在酸性饮料中与酪蛋白的结合情况,通过罗丹明B标记酪蛋白,异硫氰酸荧光黄(FITC)共价标记结冷胶,并与CMC进行对比;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冷胶和CMC与酪蛋白结合的状态。结果表明,CMC包裹在酪蛋白胶束团粒周围(粒径2.95~2.99μm),结冷胶吸附在酪蛋白胶束上(粒径1.50~2.00μm)。说明CMC对酪蛋白起稳定作用,而结冷胶不能在酪蛋白胶束团粒表面形成有效的保护层以阻止胶束团粒的聚集。

  • 标签: 结冷胶 酪蛋白 异硫氰酸荧光黄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本研究选择低温脱脂大豆粕为原料,提出并采用碱提酸沉膜分离法来分离7S和11S大豆球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鉴定分离纯度,并与传统的几种方法比较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碱提酸沉膜分离法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所得的7S和11S大豆球蛋白的纯度可以分别达到75.5%和84.7%.

  • 标签: 7S 11S 大豆球蛋白 膜分离
  • 简介:采用湿热法将绿豆分离蛋白(MBPI)与葡聚糖(Dextran)进行糖基化反应,并对MBPI-Dextran共价复合物的空间结构及乳液性质进行研究。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MBPI-Dextran共价复合物的接枝度先迅速增加后增速变缓慢。糖基化作用对MBPI的分子结构影响显著,这是由于Dextran分子对色氨酸残基的屏蔽作用导致糖基化反应后MBPI-Dextran共价复合物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最大吸收波长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移,糖基化反应后MBPI的三级结构变得更加松散。这对功能特性的发挥非常有利。糖基化反应能够显著改善MBPI的乳化性能及乳液稳定性.80℃及90℃糖基化反应2h制备的MBPI-Dextran共价复合物乳液的平均粒径和析指数最低,乳液稳定性最好;而反应超过2h后,乳液粒径和析指数又增大,使乳液稳定性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过多的亲水基团的引入破坏了油-水界面平衡所致。

  • 标签: 糖基化反应 绿豆分离蛋白 荧光光谱 乳液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