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培养人才的岗位适应性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目的,大部分高职人才就业岗位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因而成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对象。从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合作的现状出发,提出高职院校要发挥优势,因势利导地与中小企业展开全面校企合作的策略,为人才培养服务。

  • 标签: 中小企业 校企合作 特征 策略
  • 简介:利用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和Codamoti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采集45名男性和45名女性自然行走过程中足底与地面依次接触的时间和下肢关节角度随时间的变化。重点对男性和女性步态周期中支撑期时相和一个完整步态周期内下肢关节角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男性和女性的前掌触地期和离地期时长存在显著性差异;2)脚跟着地后至脚跟离地期间,男性踝关节角度显著大于女性踝关节角度;3)脚跟着地后至全掌触地但脚跟未离地期间,男性膝关节角度显著小于女性膝关节角度,但摆动初期男性膝关节角度显著大于女性。

  • 标签: 踝关节 膝关节 时相 性别
  • 简介:目的分析2010—2012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当前防控重点。方法对2010—2012年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2年浙江省共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95起。以微生物类事件为主,占58.9%,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最常见,占23.2%;5~9月为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月份,占66.1%,微生物类事件夏秋季发生更为频繁,在确定的中毒食物种类中,以肉与肉制品最多,且每个季度均较多,以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污染为主;其次是水产品,在二、三季度较多,主要是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误食毒蕈、误将亚硝酸盐当成食盐等调味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仍有发生。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是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及亚硝酸盐的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减少蕈类中毒发生;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宾馆饭店、集体食堂,重点类型为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浙江省 流行病学分析 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