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科学报讯约两年前,一个由20名来自大学与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小组开始对基因工程(GE)作物的风险和收益进行评估。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资助。5月18日,该小组发布了一份详尽的文献综述,阐述了老生常谈的关于GMO讨论的主要问题。这些植物能安全食用吗?它们如何影响环境?他们是否会在杂草中引发除草剂抗性或在昆虫中引发杀虫剂抗性?

  • 标签: 转基因作物 安全食用 健康问题 专家组 癌症 基因工程
  • 简介:根据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DAS-40278-9外源基因的旁侧序列,采用ABIPrimerExpress3.0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DAS-40278-9品系特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采用该检测方法对DAS-40278-9玉米含量为1%(质量分数)的标准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采用建立的方法获得的标准曲线,通过斜率、相关系数、扩增效率判断是可靠的,待测样品的定量检测结果为1.024%,非常接近真实值。本试验表明建立的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DAS-40278-9品系特异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DAS-40278-9 z SSIIb 旁侧序列 定量PCR 检测
  • 简介:棉花黄萎病被称为棉花生长中的癌症,棉花患此病必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在防治棉花黄萎病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相关论文26日在《自然一植物》杂志在线发表。中科院微生所研究员郭惠珊团队,通过8年努力,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黄萎病菌的致病机理,并利用RANi干扰技术,培育出防治棉花(陆地棉)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系。

  • 标签: 抗黄萎病 调控技术 基因 棉花黄萎病 棉花生长 致病机理
  • 简介:中国科学报讯胡萝卜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在线发表在《自然一遗传学》的一篇论文中,这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蔬菜基因组测序结果之一。胡萝卜的基因组序列阐明了它的演化起源,还解释了它独特的橙色与其营养价值的由来。

  • 标签: 基因组序列 胡萝卜 科学家 基因组测序 营养价值 遗传学
  • 简介:木糖还原酶是酵母代谢木糖发酵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已报道的木糖还原酶基因的全序列设计引物,从休哈塔假丝酵母中克隆得到1110bp大小的片段。将木糖还原酶基因亚克隆到酿酒酵母的整合表达载体p406ADH1中,醋酸锂转化法将线性化重组质粒pYX-AK-xyl1转化到酿酒酵母W5,对阳性转化子进行酶活测定,结果表明,以辅酶DANH和NADPH为底物诱导,转化子均表现出活性,酶活分别为6.513U/mg和7.080U/mg,是受体菌W5酶活的1.4倍(NADH)和1.3倍(NADPH),其酶活比为0.919。

  • 标签: 休哈塔假丝酵母 木糖还原酶 重组酿酒酵母
  • 简介: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发表消息称,开发了通过基因分析判定胶囊的主要成分明胶原料来源的方法。具体方法是查找明胶原料中的固有基因的特征部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扩增。该分析方法跟以往的只能辨别牛皮和猪皮的方法相比其灵敏度和准确度得到了提高,能辨别鱼类和植物性原料。

  • 标签: 原料来源 分析判定 明胶 基因 开发 韩国
  • 简介:据外媒报道,《自然通讯》刊登一项研究指出,拥有一种独特变异基因的人,会更偏爱高脂肪食物。剑桥大学法鲁奇(SadafFarooqi)称,即便严格控制食物的外观与味道,人们的大脑仍能探查出的食物。研究人员测试14名带有罕见变异基因MC4R过胖者的食物偏好,并与其他没有这种基因的过胖者、瘦子等做比较。

  • 标签: 高脂肪食物 变异基因 研究人员 味道
  • 简介:目的分析广西市售婴儿食品中的克罗诺菌分离株的种类、表型和基因特性。方法将保存的试验菌株进行复苏,通过API20E生化条和ompA基因扩增检测进行初步鉴定,扩增16SrRNA基因后进行测序,将获得的全16SrRNA基因序列在GeneBank数据库上比对,构建进化树,确认是否为克罗诺菌。将试验菌接种于显色平板观察其表型和黄色素的产生情况,通过手工生化进行分型,确定其种属。结果9株分离菌确定为克罗诺菌,有5种生化型,属于4个克罗诺种。检出Cronobactersakazakii6株菌,C.malonaticus、C.muytjensii和C.dublinensis各有1株;7株菌符合API20E鉴定结果,9株分离菌均可检测到ompA基因。结论广西市售婴儿食品中克罗诺菌的污染以C.sakazakii为主,生化表型、种属及基因型具有多样性;鉴定时仅以单一的生化或其他表型作为判别依据存在很大的局限,需辅以分子生物学手段加以鉴别。

  • 标签: 克罗诺杆菌 鉴定 16S r RNA 表型
  • 简介: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着色能力强,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七大天然食用色素之一,是被WHO和FDA公认的天然食品添加剂。除此之外,姜黄素因其具有分子中含有多个双键,同时还有酚羟基和羰基等活性基团,在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微生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均有疗效,但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该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姜黄素的生理活性及应用进行概括,并对姜黄素体内代谢途径进行综述,分析指出姜黄素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并介绍研究姜黄素生物利用度的模型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为全面系统研究姜黄素生物利用度打下基础。

  • 标签: 姜黄素 生理活性 代谢 生物利用度
  • 简介:以如意草为原料,在冷浸预处理基础上,分别采用超声波及热回流法对总生物碱提取得率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超声波与热回流提取如意草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条件,并比较最佳提取条件下两种提取方法的总生物碱得率。结果表明,冷浸-超声波提取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150min,料液比1∶10、乙醇浓度70%;冷浸-热回流提取最佳条件为回流时间180min,液料比1∶25,回流温度55℃,乙醇浓度85%。超声波提取较回流法提取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提取温度低、乙醇浓度低等优点。

  • 标签: 如意草 总生物碱 冷浸 超声波 热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