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对中国23个资源衰退型城市2003—2014年的脆弱性进行了测度,并通过Moran指数和LISA分析法对脆弱性的集聚情况以及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3个城市的脆弱性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现象;高高型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低低型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其中,黑龙江省的伊春、鹤岗、七台河和双鸭山市的脆弱性较高,且具有较强的显著相关性,较难摆脱资源枯竭困境。应对各区域城市进行差异化发展:对脆弱性较高的城市,加大帮扶力度,且以鹤岗为中心,探索其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对脆弱性较低的城市,应积极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城市的稳定性。

  • 标签: 资源衰退型城市 脆弱性 空间相关性 LISA分析
  • 简介:从文化记忆的角度,以屯堡最具标志性的戏仪式为中心,考察屯堡人的文化记忆及其对屯堡文化空间的建构作用。通过研究,认为屯堡人保持着“王朝武士”“江南祖…‘征南平边”“儒家礼制”的文化记忆,这些记忆建构了屯堡族群文化空间,而反过来文化空间亦强化了他们的文化记忆。在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提炼认为屯堡人的记忆是一种“定向记忆”,由此尝试性地探究“定向记忆”概念的人类学含义及其研究意义。

  • 标签: 文化空间 屯堡族群 地戏仪式 定向记忆
  • 简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顺利步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是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建立面板平滑门限回归模型(PSTR),研究不同收入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特征,并对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性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合理规避路径。实证结果表明:相关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发生平滑转移;不同收入阶段,产业结构和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高度相似;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以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作用消失,产业结构、最终消费率、贸易开放度和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稳定在1.5%、-30%、10%和10%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消极效果大于积极效果;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如果不能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

  • 标签: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 PSTR
  • 简介:基于GDP数据的历史修订与地区差异情况,依照反事实分析的推理逻辑,考察GDP核算误差的特征事实,探讨其中覆盖误差、操作误差以及估算误差的发生机制与影响模式。结果表明,在各年份现价GDP数据中,由覆盖误差和估算误差造成的综合效应是以系统性的低估为主,其中服务业部门是核算误差的主要来源所在;地区层级GDP核算过程中覆盖误差、估算误差与操作误差的综合效果以持续性的数据高估为主,其中的操作误差效应也会存在于国家层级的GDP核算中。由于缺乏对于GDP核算误差发生机制的必要考虑,计量模型方法在评估GDP数据质量中的功效非常有限。

  • 标签: 统计数据质量 GDP核算 数据修订 反事实分析
  • 简介:看面貌:“四大产业”、“一个园区”煤炭业经历了连续三年惨烈的下跌后,煤企终于迎来了整体复产。2016年,尤其是最后两个月,随着煤价的快速回升,煤企的苦日子似乎已经过去了。全县10家规上煤炭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34.8%;完成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37.3%;煤炭产量110.73万吨,同比增长10.5%;主营业务收入5.26亿元,同比增长31.8%。

  • 标签: 工业发展 多元化 宣汉县 同比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 工业总产值
  • 简介:针对南充人口老龄状况,我们近期对35家民办养老机构和466名普通群众进行了抽样调查,并结合“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探析。养老状况不容乐观从基本成因看现状人口出生率下降:南充人口出生率2000年下降为9.35‰,2010年下降为8.2‰,2015年人口出生率为8.69‰。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南充 人口出生率 民办养老机构 2010年 抽样调查
  • 简介:以川藏公路和鲁朗社区为例,基于田野调查以探讨旅游语境中道路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分析道路变迁对沿线地方社区产生的影响,以及边缘地区如何借助道路变迁卷入全球和现代进程,借此寻找偏远社区去边缘的基本逻辑。认为旅游发展背景下川藏公路实现了意义转变和功能重构,道路与社区的关系因而引申为景观空间乃至发展中的共生关系,社区被纳入道路旅游空间,实现旅游联结,推动社区从被动卷入向主动参与、从单向发展向多元现代的转变。鲁朗社区也依托重要道路而进入国家政策话语中并构建政治联结,边缘社区借助川藏公路而实现'旅游中心'及去边缘

  • 标签: 道路人类学 川藏公路 鲁朗 旅游中心化
  • 简介:近年来,我国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数量持续增加,导致人口老龄日益严峻,如何有效解决养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不仅可以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其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老有所养”战略目标的根本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以人口老龄化为研究背景,在分析社区养老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社区养老模式的完善对策,以此来为完善社区养老体系,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质量。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社区养老 运营模式
  • 简介:国家已经发布了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率达到45%左右的具体目标.在分析了提升新型城镇质量和人口城镇质量的重点和如期实现国家人口城镇目标所面临的形势之后,指出了增加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相关指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相关指标的组成及其内涵界定,并讨论了这些指标的创新性和分析应用.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相关指标包括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人数、在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人数、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率和已有城镇户口数与在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数之比共4项指标.现有的国家统计体系难以全面反映新型城镇的内在要求,应当加速完善.增加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相关指标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新型城镇统计指标体系,有利于提升人口城镇质量和如期实现国家人口城镇的具体目标.

  • 标签: 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 指标 市民化率 人口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新型城镇化统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