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作者: 蒋福娟杨贤军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魅力中国》 2009年第7期
  • 机构:三相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不平衡是变压器试验中的一项重要性能参数,它的大小影响到变压器三相线圈的电压、电流的平衡。国标GB6451.1—86,GB6450—86中规定,对于10kV级,容量1600kVA(干式变压器2500kVA)下变压器,其相直流电阻不平衡率为4%,线电阻不平衡率不为2%,并注明:如果三相变压器的直流电阻值由于线材及引线结构等原因超过规定值,应写明引起这一偏差的原因,同时出厂试验报告中应给出具体实测值,使用单位用验收试验值与出厂值进行比较,偏差不超过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水电厂直流系统中充电机、蓄电池、绝缘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趋势,剖析了直流系统中对元器件的要求,对事故处理的原则与顺序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处理效率,缩小事故范围,确保水电厂安全运行。

  • 标签: 水电厂 直流系统 充电机 蓄电池 故障处理
  • 简介:摘要地铁由于运载量大、快捷,是人们出行首选交通工具。然而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电力的支撑,包括各种运行设备。因此,地铁直流系统安全稳定性,对地铁正常运行有着巨大影响。本文主要谈谈地铁直流牵引供电技术,供同行借鉴参考。

  • 标签: 轨道交通 直流牵引 供电系统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一些基本知识,比较了几种常用2D装置在五种模型上的勘测特点及效果。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装置比较一、高密度电法简介高密度电阻率法是在常规电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物探方法,其工作原理与常规电法一致,以岩土介质的导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建立的地下稳定电流场的分布规律从而来解决地下地质问题。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野外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几十至上百根)置于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当测量结果送入微机后,还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关于地电断面分布的各种物理解释的结果。显然,高密度电阻率勘探技术的运用与发展,使电法勘探的智能化程度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 标签: 不同装置 法不同 电阻率法
  • 作者: 聂荣华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22期
  • 机构:中压系统经低电阻接地后电气设计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七台河分公司电力部聂荣华七台河154600
  • 简介:主要介绍了中压系统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后,中压系统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问题及上、下级选择性、电压互感器的接线、避雷器及电缆的选型等。关键词低电阻;选择性;电缆的选型0前言在以前中压配电系统中性点多为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其主要优点是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在其规定值以下,系统可以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只发出接地报警信号,引起运行人员注意,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不致中断供电,保证供电的连续性。但随着中压配电系统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压配电系统采用电缆配线后,对地电容电流较大,发生接地故障时,电弧不能自熄,间歇性电弧或谐振引起的过电压,损坏配电设备和线路。虽经有关规定6—10kV线路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大于30A时,可不考虑加消弧线圈。但根据有关资料介绍,聚乙烯绝缘电缆大于8.5A时电弧则不能自熄。特别是在电缆沟内,只要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大于该型电缆电弧电流不能自熄的数值,就可能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中压配电系统中,建议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所谓低电阻接地方式是指接地故障时的电流被限制在400-1000A以下,接地电阻值一般在10-20Ω之间。由于中压配电系统由不接地系统改为低电阻接地方式,配电设计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在中压配电系统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点1接地故障保护中压配电系统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后,发生接地时故障信号作用于跳闸。为了检测接地故障电流,可以采用以下两个电路(1)采用三式电流互感器构成零序电流保护,如图1所示KIT继电器为过流保护。KE继电器为接地故障保护。KE继电器的整定应考虑①电网三的不对称度和非线性负载;②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尽量选择准确等级限制系数较大的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2)采用零序电流互感器进行接地故障保护,如图2所示。在进(出)线电缆头下端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其原理与上述采用三式电流互感器构成零序电流保护相同。所不同的是KE继电器整定值可以不考虑电流互感器误差所造成的不平衡电流。接地故障保护图1所示电路与图2所示电路均可采用,但前者可适用于架空电路进(出)线或电缆的进(出)线,而后者仅适用于电缆进(出)线。2接地故障保护选择性系统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后,例如L3发生接地故障,如图3所示,忽略变压器和线路的正序、负序后的等值电路如图4所示,则接地故障电流为式中E——发生接地故障瞬间电压,V;R0——中性点接地电阻值,Ω;Rg——接地点的过渡电阻值,Ω;C0——线路每相对地分电容,设定CL1=CL2=CL3=C0。从上式可以看出,接地故障电流与接地故障点所在位置无关,仅与接地点的过渡电阻、配电线路的分布电容和中性点接地电阻值有关。故不能采用零序电流动作值实现保护的选择性。为了实现接地故障保护的选择性,必须采用不同时限的零序电流保护来实现,如上、下级时限设定为0.5-1.0s或0.2-0.5s。3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在中压配电不接地系统中,为了检测零序电压并作用于信号,多采用三五柱式电压互感器检测零序电压,而中压配电系统经低电阻接地后,电压互感器的接线为V—V型接线,不再检测零序电压作用于信号,而是检测零序电流作用于跳闸。4电缆的选择中压系统经低电阻接地后,谐振过电压被限制在2.5倍额定相电压以下,发生接地故障5-10s之内跳闸,因此电缆可按一型选择,完全保证安全供电的要求。5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应用中压系统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采用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时,发生爆炸损坏较多,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多采用有间隙氧化锌避雷器。中压系统经低电阻接地后,为无间隙氧化锌提供了良好的过行条件,由于它对浪涌过电压响应迅速,具有限制陡波、雷电幅值及操作过电压的功能,进一步降低过电压,为中压系统安全运行捉供了更好的保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分类,直流系统绝缘降低的原因,直流系统绝缘降低的危害以及常规的处理方法,另外还介绍了直流系统中绝缘薄弱环节的查找方法,并提出了避免直流系统运行中绝缘降低的方法。

  • 标签: 绝缘降低 直流系统 危害 处理 蓄电池
  • 简介:摘要综述了输电方式的变化及直流输电系统的构成,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

  • 标签: 高压直流 特高压 输电
  • 简介:摘要: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实例,对直流接地产生原因及危害进行深刻分析,为我们以后处理直流接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维护直流系统的稳定,确保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不误动作,更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健康稳定运行。关键词:直流系统接地误跳闸对地电压绝缘一、直流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直流系统分布范围广,电缆多且较长,电缆接头多,连接复杂,有一部分为室外设备,绝缘老化、破损、机械振动、灰尘沉淀、潮湿、金属生锈、漏水、裸露、元件本身设计不合理等所以很容易受尘土、潮气的侵蚀,使某些绝缘薄弱的元件绝缘降低,甚至绝缘破坏造成直流系统接地。(一)绝缘材料绝缘性能下降二次回路、二次设备绝缘材料不合格、绝缘性能低,或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或存在某些损伤缺陷,如磨伤、砸伤、压伤、扭伤或过电流引起的烧伤,靠近发热元件(如灯泡、加热器)引起的烧伤等……

  • 标签: 接地故障 故障诊断 系统接地
  • 简介:摘要综述了输电方式的变化及直流输电系统的构成,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

  • 标签: 高压直流 特高压 输电
  • 简介:摘要回路电阻测试是GIS设备交接或大修后关键试验项目,对保证GIS运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某变电站进行交接过程中,在进行GIS回路电阻试验时,发现回路电阻偏大,分析了造成回路电阻偏大的原因,并找到了解决办法,避免了接头与导体连接处接触不良损坏引起的事故。

  • 标签: 回路电阻 GIS 设备 故障处理 接地刀闸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针对抗燃油体积电阻率超标问题进行分析,运用了再生方法提高抗燃油电阻率,对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经过研究发现,导致电阻率超标主要是由于抗燃油劣化变质,进而产生导电或者极性物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更换无法提高电阻力而使用强极性吸附剂能够提高劣化抗燃性电阻率,说明运用硅藻土和离子交换树脂这两种方法对提高电阻率并无明显的效果。

  • 标签:
  • 作者: 李良侯健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1-06-16
  • 出处:《赤子》 1年第6期
  • 机构:(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基建处,辽宁阜新123000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 简介:绝缘电阻是变压器在进行出厂试验过程中必须要测试的一个项目。变压器生产制造企业通常会将绝缘电阻质量检测工作放在首位,因为绝缘电阻会对整个变压器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造成直接影响。变压器绝缘电阻偏低是变压器生产制造过程中最为常见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造成变压器绝缘电阻偏低的因素较多,要想有效提高绝缘电阻测量数值的准确性,就要找出导致绝缘电阻偏低的干扰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 标签: 变压器制造 绝缘电阻 偏低因素